秦岭山上的云朵(外二章)

来源 :散文诗(青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候,一疙瘩一疙瘩的云在天空堆积着,仿佛村庄四周簇拥的山峰都跑到了天上。
  有时候,云朵在天空变幻着人的、牲口们的身体。一个村庄也仿佛跑到了天上,上演着生死轮回的游戏。
  有时候,也仿佛一个看不见的人,在天上的云朵后面点名。念到一个名字,一朵云马上就幻化出他的身体和容貌。我则在云朵下面辨认着。
  有时候,云朵幻化出来的人形和身体,我认不出来。我相信他们就是那些在村庄已经去世多年的人。也仿佛是云朵珍藏着的一个村庄失传的家谱。
  只是我不知道,如果把一块块坟地也搬到天上,那一个个死去活来的先人,该不该再让他们拥有一副副身体?而拥有一副副身体,又该动用多少云朵?
  以我对村庄的了解,在一个一出门就要上山下山的村庄,活着,人人都有一副沉重的身体。而云朵这么轻浮的东西,即使能说出什么,说出来的也可能只是一个人一生中困顿的几秒钟。
  一天的云朵如报应,幻化着一个人在生死轮回中的来与去,不理会我的愚钝和想法。
  只在一次次的变幻中,云朵让我看到了什么是大悲伤?什么是小欢喜?什么是以乐致哀的游戏?
  就像这副给过我荣耀,也给过我耻辱的身体。
  也只有在以乐致哀的觉悟中,我才能说出,感谢母亲多年以前要生我下来的欲念和想法。
  鹰的话语
  在村庄,鹰是陌生的。鹰只属于村庄上空的那一片天空,神秘的大鸟,像一个幽灵。
  在村庄,听到最多的也正是这样的话语:看,鹰来了!
  一个人自言白语一般说给自己,或者是一个人幽灵一般突然提高声音,说给身边的另一个人。他们几乎是在同时,抬起习惯了在土地上低下去的头颅。看见鹰,收拢翅膀,因失重而俯冲下来的影子,或者是鹰在高不可及的头顶,静静地悬浮着。
  从来没有一个人,走近过鹰,即使他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费力地把头抬得老高,看见鹰,还是在高不可及的上方。一个人,在山顶绝望一样的影子,代表了一个村庄所能爬到的高度。而头顶的天空。那片只属于鹰的领地,那片除了亡灵,从没有一个人踏进的国土,也只有鹰在引领着人的灵魂。
  鹰。一个人在村庄接受了对这幽灵一样的大鸟的命名。但鹰,依然是一个黑暗的词语。鹰,肉食动物,会捕捉老鼠、蛇、野兔或小鸟。多数时间在白天活动,即使在千米以上的高空翱翔,也能把地面上的猎物看得一清二楚。强壮的脚,锐利的爪,嘴弯曲成钩形,喙大,肠胃发达,消化能力强,体态雄伟,性情凶猛。
  是的,这声音仿佛就在说另一只鸟。
  一个人可以呵斥地上所有不听话的牲口,老鼠、蛇,甚至是一只让人害怕的长着獠牙的狼,却无法对着天空呵斥一只鹰。一个人只要抬头看到天空中的鹰,喉咙里想要发出的声音就会消失于身体。一个人死于土地,一只鹰死于人所不能到达的高高的山顶和天空。
  在村庄,很少有人谈论鹰。
  鹰常常令人哑口无言,而我写下这些,事实上,也并不比村庄一代一代沉默的人们说出得更多。
  一个出生在秦岭山中的人
  作为一个出生在秦岭山中的人,这里有父亲之山,这里有母亲之水。我在山水中也有一个说不清楚的源头,和漫长時间中,一个几乎虚构的家谱。
  走出来,我也仍然生活在它的旁边。终生和它保持着关系。但不像我的爷爷和父亲那样忍辱负重。他们因为离得太近,因为终生都埋首于困苦的生活,没能长久地离开过而把它看得更清。
  他们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包括像我一样,常常是等一天结束,在夜色中,站在朝南的窗户或阳台上,看见不远处的秦岭,只剩下一个庞大而虚无的轮廓。与被灯光照亮的小镇和街头不同,那里漆黑一片,世界在那里仿佛重新回到了原始和混沌。
  黑暗中,我会想到他们困顿一生的村庄,也是这样又黑又静。
  若是雨天,湿漉漉的云雾中,似乎只有若有若无的孤峰在变幻。雨过天晴,大团大团的云朵方喷涌而出。秦岭山头的白云真多呀,仿佛天空中有一个云朵的加工厂。
  想想爷爷和父亲曾经也是这样,抬起头来看天。在云朵下,弯下腰来耕种,得到风调雨顺的一年。而死亡,山中的孤坟,回不去时,就觉得这么多的云朵,都像在天空中为我铺路,又都像奠祭的白花。有时候,秦岭就这样没来由地出现在我的语言中。
  那些似乎听命于我,其实被它秘密召唤的词语,是那些天真又保持着神秘的词语。也是我在一次次地观察中想了又想,和我的身世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救赎和启示一样的词语。
  包括多年前我曾写下的诗句,现在也只能念给他们听。
  我的爷爷和父亲,虚无的耳朵里,在以后的很长时间,我知道还要被动地接受,很多时候,我开口说出的乡愁,也不知道是告慰,还是哀悼。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可谓意义重大。此举已非单纯地要求官员带头禁烟,更被看成是官员改进工作作风、防范贪腐浪费的具体体现。那么,烟草是何时传入中国的?中国古代有哪些“禁烟”措施呢?  “特效药”传入中国不到500年  中国有句老话叫“烟酒不分家”,但相对于酒在中国的悠久历史,烟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自明朝嘉靖年间烟草由菲律宾传入后,至今
1.最幸福的猪:巴哈马群岛小猪岛  巴哈马群岛的伊克马苏区有个无人居住的小猪岛,岛上的猪号称是“世上最幸福的猪”!它们不仅会在海滩上晒太阳,还会在温暖的海水中游泳,而且不怕人、好客,还会游到九十多公尺远的海中与游艇上的游客打招呼!2.海鸟天堂:挪威伦德岛  挪威最南部知名的鸟崖——伦德岛,是赏鸟的天堂,岛上居住着约一百位居民,却每年有超过五十万只鸟来此筑巢繁殖,种类高达二百多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海
玫瑰纪事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每周  订一束从花田采摘的玫瑰,亲手为它们打刺、  除叶、剪枝,在倒满深水的桶里将它们  唤醒,然后插瓶、摆放整齐。  每周都是,有时是香檳,有时是红袖、卡罗拉、  黛安娜,或奥斯汀,我记得它们每一朵的  名字,这比我看的任何一本书都更有趣。  每天,它们都有新的变化,在平静的水里  它们各自热烈地开放,直到枯萎、皱缩。  一束花的生命就是一个自然的时间单位
“剥制标本”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剥皮处置;指的是猎人将猎获动物的皮进行鞣制,以利保存。有的人将动物皮缝合起来,里面填入碎布和谷草,再装在支座上,使动物的外形恢复成原样,称为剥制的动物。由于没有任何内部支撑,所以标本只是与活的动物的外形大致相似。18世末,开始出现了专业的剥制专家,他们用棉线和铁丝做成支撑框,使标本定型;还使用含砷的肥皂来保护动物皮,以增长使用寿命。这为19世纪剥制行业的飞速发展打
透视装的鼻祖原来是中国  你以为只有现代人穿透视装?远在古时候,人们就穿上了,而且其中不缺乏男士。  《北齐校书图》表现的是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命人校勘五经诸史的故事。在画面中,不难发现有四位士大夫坐在榻上,一位在展卷沉思,一位在执笔书写,另一位想要离席,被旁边的另一个士大夫挽留。认真端详这幅画,画中人物个个神情生动。从士大夫的服饰可看出当时是盛夏,他们都披纱而坐,衣服极像现代人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4日,第46届西夫韦世界南瓜重量锦标赛在美国加州半月湾举行,当天比赛现场竞争颇为激烈,参赛者一大早就用车将自家种植的南瓜运来了。由于南瓜重量太大,主人不得不用铲车来搬運,称重过程也颇费周折。最终,来自加州纳帕的农民莱昂纳多·乌丽娜,凭借重达约987公斤的巨瓜获得了一等奖,创下了加州最大南瓜的纪录。更以每磅7美元的价格赢得了约合10.8万人民币的奖金。  这位51岁的老人说
有比回形针还轻的无人机吗?  看它扇动翅膀的可爱样子,还真像哆啦A梦的竹蜻蜓呢!这款无人机名叫RoboBee X-Wing,仿蜜蜂设计,翼展3.5厘米,高6.5厘米,动力系统加机器本身只有259毫克,甚至比一只回形针还要轻。这是迄今为止,重量最轻的无线飞行的昆虫级飞行器,能够从自然灾害、作物病害甚至战争地区中收集图像和数据。你听说过水中毒吗?  水中毒是一种因人体在短时间内摄取了过量的水分而产生的
万物复苏时节,阳光充盈,节节向上。  一把春风的大剪刀,裁出了芳草茵茵、十万亩花香和嗡鸣。  自北向南而下的嘉陵江,不舍昼夜,静静流淌。  沿岸的河滩上,三三两两的大人和孩子,手握丝线,把下午的休闲时光,小心翼翼地送上天空。  燕子、蝴蝶、青蛙、长龙……孩子的玩具,老人的精神伴侣。那些风筝高高低低飞翔,同时被放飞的,是他们清脆的笑声。  嬉戏追逐的孩子,是河滩这块调色板上最斑斓的部分。愛像泥沙堆积
摘要:分析此次培训的几个课例,对学教评一体化策略的评价提出一些思考:教学目标应根据统编教材的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与过程要保持一致;强调“真实情境”的评价,避免烦琐化;发挥学习起点评价的导向作用;评价未来趋向多样化。   关键词:学教评一体化;评价;真实情境   三天的观摩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学教评一体化的课程实施策略,把评价真正放到教学过程中,更好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而非仅仅是像纸笔测验那样
一百多年以前,当自行车在一些城市的街道上刚刚出现时,世界各国就有许多发明家开始设想为它们配上发动机一一制造摩托车了,问题的关键在于选用什么样的发动机。1885年,德国工程师、发明家G·戴姆勒成功地制造了一辆内燃发动机驱动的“乘骑”自行车,从此开创了世界摩托车发展的新纪元。  最原始的“摩托车”:蒸汽自行车  十九世纪中叶,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装载白控式发动机交通工具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一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