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养生的苏东坡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23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大文豪,诗词书画都有卓越的成就,特别是苏氏的诗文豪放清新,尚善养生。他在《上皇帝书》中提出:“是以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他尤有独特的“以诗为乐”的长寿之术。如:
  常“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在春季则以“蓼茸蒿笋试春磐”,他认为蔬菜“味含土膏,气饱风露”,有健脾、和胃、利尿功效。
  “不可食无鱼。”在烹调清蒸鲫鱼时,就咏有“菜姜紫醋实银鱼,雪碗擎来二尺长。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盛鲈鱼”的诗句。因鱼多为低热食品,含优质蛋白质及人体不可缺少的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具有健身、防病和延寿之功。
  “慢看火,少看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这是他在介绍制作流传至今的名菜“东坡肉”经验时的佳句。肉荤食物多为酸性,而蔬菜多为碱性,两者搭配,可达到食物的酸碱平衡。
  “宽胃以养气。”他不暴饮暴食,他写有“软蒸饭、烘煮肉、温羹汤”和“耐咀嚼而真味隽永”的诗句。温软食物并细嚼慢咽,既品尝知味,又使食物同唾液充分混和,有利于老人胃肠的消化吸收。
  “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卧,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他爱喝酒,把饮酒当作一乐,但不酗酒,浅斟轻酌,兴至即止。他认为酒有行气血、疏经脉的功效,但滥饮则伤身。
  “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椽,比坚密”,又有预防龋齿之利。他在《论茶》中也说:“除烦去腻,世固不可无茶”,然饮之失当,则“暗中损人不少”。还用“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对掌握水温也十分讲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煮茶方法。
  “老夫聊发少年狂……亲射虎,看孙郎。”他主张人要多动,“能逸而能劳,善养生者使之”,自己就喜射鹰、狩猎、郊游、登山揽胜、泛舟畅游,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娇美。他认为“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这是他对待疾病的辩证看法,他不相信炼丹术和世上有“长生不老药”,但推崇食疗和运动在健身方面的作用。
  “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因头部有许多重要穴位,通过反复梳头理发,有按摩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和开窍宁神、平肝明目之功效。
  “东坡擦脚心,并非随观音,只为明双目,世事清浊分。”按摩脚心涌泉穴,能导虚火、降浊气、舒肝明目和健脑睡眠。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形容了洗足熟睡之乐。晚间用温热水洗足,可使足部血管扩张,减少脑部充血,能加速睡眠。
  “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他认为静坐是使大脑休息的良好方法。少视听,则心不烦,以期延年。
  “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瘦,无竹令人欲”。竹是“四时青一色,霜雪不能侵”的碧绿枝叶,给人的住处以绿化和幽静的美感。
  “寒暑之变”引起的气候变化,不可“畏之在甚”,则以“厚毡褥”增减衣着等适应之。苏东坡一生坎坷,颠沛流离,活到65岁,在那个平均寿命只有30岁的时代,也真算是长寿了。这恐与他深得“咏诗养生”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气顺则无疾,吟诗能疏气”,也有益于人的免疫功能的发挥。
其他文献
10个月大的健健和8个月大的峰峰,都不幸患上“先天性胆道闭锁”这一重症,必须进行肝移植手术才能活命。他们都住在北京大学附属医院,苦苦等待合适的肝源。终于,一个适合两个孩子的肝脏供体出现了!可是肝脏供体只有一个,该移植给哪个孩子呢?  按先来后到的惯例,该给健健,但他的父母是深圳一对贫寒的打工夫妻,为了给他治病,现在已是负债累累,连手术治疗费都凑不齐了;按病情严重程度,该给峰峰,他的父亲是福建一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