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 Glenn 术治疗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p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双向 Glenn 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对103例具有 Fontan 术高危因素的复杂紫绀型先心病患儿行双向 Glenn 术。术前诊断:功能性单心室61例,大动脉转位12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15例,右心室双出口5例,Ebstein畸形4例,肺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右室发育不良4例。50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53例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单侧双向 Glenn 术83例,双侧双向 Glenn 术20例,Glenn 同期行肺动脉成形术18例,房间隔切除术15例,肺动脉环缩术1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6例,房室瓣整形术6例、房室瓣置换术2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1.9%。术毕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16.74±2.95)mmHg。出院日不吸氧静息氧饱和度由术前(68±13)%升高至(84±6)%。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1例死亡;2例因房室瓣反流加重行“房室瓣置换术”;1例因顽固性上腔静脉综合征行“双向 Glenn 拆除+B-T 分流术”;26例完成 Fontan 术;余患儿生长发育基本正常,心功能(NYHA)I-II 级,静息 SpO2(80±11)%,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双向 Glenn 术可有效改善复杂紫绀先心病患儿氧饱和度,降低心室容量负荷,近期及中期效果满意。积极处理合并的危险因素,可显著提高双向 Glenn 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第二届中国尿道下裂论坛暨2014年国家继续教育项目[2014-04-05-028]儿童尿道下裂个体化诊治与进展学习班于2014年3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上海市儿童医院主办,来自全国17个省市60余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姚铭广教授,香港小儿泌尿外科学会主席、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小儿外科蓝传亮教授也参加了会议。 本届论坛邀请了2位世界著名的小儿泌尿外科专家:美
目的 探讨距下关节制动术在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中的矫形效果,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接受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的15例柔韧性扁平足患儿的诊治结果,分别测量和分析术前、术后前后位片上距跟角、距-第一跖骨角和侧位片上距-第一跖骨角、距骨倾斜角,并用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对术前、术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4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0个月。随访病例均无
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是新生儿严重消化道畸形,其中Ⅰ型发生率约占7.8%,且均为长段缺失型,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已成为该领域临床研究新热点,并在Ⅲ型食管闭锁中取得了成功经验[1-3],对于延期一期胸腔镜手术治疗Ⅰ型食管闭锁,国内尚未见报道,仍是新生儿外科领域的难点之一,自2012年4月至今我院成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脑梗塞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Ⅲ型食管闭锁是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中最常见的类型,其手术成功率达90%以上[1]。以前常用食管造影来明确诊断,而容积再现(volume reconstruction,VR)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Ⅲ型食管闭锁的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69例Ⅲ型食管闭锁患儿64排 CT 的 VR 影像及临床资料,旨在探讨 VR 容积再现技术在Ⅲ型食管闭锁的应用价值,为新生儿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以及早期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