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ton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是一种社会岗位分类概念,公认的解释是个人所从事的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名词,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培养劳动者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使劳动者获得通向某一岗位的技术知识与应用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

综 述


  2019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扩招百万的决定,同年5月8日,教育部发布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全国职业院校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如火如荼地开展扩招工作,成效颇丰。在社会总的就业岗位速度增长不变的情况下,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势必会导致工作岗位供不应求。以此招生速度类推,明年开始,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与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较为欠缺,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都达不到本科录取分数线,以我院为例,只有不足1%的学生高考成绩超过本科线。由于成绩的直接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足,长此以往,这种消极情绪可能会打击学生方方面面的主观能动性。帮助高职学生把握好在校学习机会,用实力重塑自信,弯道超车,在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是每个高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受新冠疫情影响,学生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度过,课余活动内容受周围同学的影响较大,耗费在运动和上网(聊天、玩游戏等)这两项活动的课余时间最多。由此可见,被调查的学生并未能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时间安排水平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程度、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课余时间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学生全面成才目标的实现和优良学风的形成,同时也关系着学生的安全。

理论依据


  按照教育部职教人才培养存在方案要求,三年制毕业生总学时不低于2500学时,开设课程为五学期。一般而言,学校会将500学时的教学任务分为20个教学周展开,学生与高中时期的全天候学习相比,学生有了极大的自主性。学生除了完成固定学时所必需的时间,课余时间均属于可支配时间,对可支配时间的利用效果与利用率将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发展,也将影响学生的毕业去向。本文引入了帕累托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研究高职学生的课余时间。
  帕累托原则,也称二八定律,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一定会存在无法解释的不平衡,这一原则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科学等很多方面被应用。他的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帕累托最优代表了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意指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帕累托改进是指在存在经济无效率的情况下,若进行了资源重新配置,使得某些人的效用水平在其他人的效用不变的情况下有所提高这一状态。对学生而言,自身课余时间的总量没有发生变化,按照帕累托改进,学生需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实现课余时间的最优配置,提升获得感。

目标导向


  就业取向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取向和本质属性。解决就业问题一方面为了学生的发展,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考验。学生要想在社会立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必须抓住在校的时间和机会。尽管每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以及教师的授课方法可能不同,但是,同一个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全国不同学校接受的专业基础教育相差无几,教学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最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乎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幸福的人。
  为了使高职学生能够找到找准自身定位,发挥优势,迸发最大能量,按照帕累托原则,我们需要对学生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
  1.重要且紧急,必须立刻做的事。这一类事情有很强的时效性,特指的是和就业相关的、不可拖延的事情,错过有可能是一年时间,也有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比如考试,体测,好的实习、就业机会,职业资格证报名、考试等。这类事情一旦错过,就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一切事情都要为其让路。
  2.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要当成紧急的事去做。除了第1种有极强的时效性的,剩下的时间就要立刻去做第2种,不能拖延。这类事情大部分都是围绕着第1种展开,并为其做准备。比如说学习、锻炼、专业技能练习等。
  3.紧急但不重要。此类事情不能立刻做决定,需要先判断是不是非常有必要,是不是会影响到你重要事情的完成。比如,当你正在学习或者运动的时候,有人找你组团开黑,这个紧急的事件很明显会打断你完成重要事情的进度,因此,最好拒绝。很多时候,人们都会优先考虑一件事是否紧急,而忽略其是否重要,这种紧急的事情越多,重要事件受到的干扰就越大,越不利于个人发展。
  4.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聚会、逛街、玩游戏等娱乐性的事情,等自己忙完上述事情,需要休息放松的时候再去。这样做可以劳逸结合,反而对完成重要事件有帮助。

研究结论


  强化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教育学生端正思想态度认识。教育教学是学校最基础最根本工作,课程思政是教育教学亘古不变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化过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英语教材为例,课本中涉及到阅读、大學教育、在线学习、日常生活、就业等多个话题,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密切相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依托教材内容,巧用教材、教参、互联网资源等资料,以优秀案例替代说教,将每个话题加以引申,在讲授英文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个人素质与品格的培养,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分清楚轻重缓急,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时间利用,把握自己人生,用行动创造美好未来。
  设置就业相关的课程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说是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的铁三角,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与否影响到学生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心理健康并非是没有烦心事,而是可以适时的调整自己,不断求变求新,勇于突破。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也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势不可挡,学校、政府、社会都在支持学生灵活就业,学生可以抓住机会试错,挑战自身极限。职业规划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提纲,历史和实践都表明,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配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进行指导,确保学生可以依照个人兴趣与特点提前做准备,并且在校期间有目的地培养工作要求的能力,避免“临时抱佛脚”。

  创新学生评价体系,重视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学生评价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指导着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上课表现。传统的考核大部分都是卷面考试,个别课程会有实操考核,但是也仅仅占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也许他们的特长并不在于卷面考试,他们的就业单位也并不仅仅要求他们学懂弄通理论知识,因此,需要从专业特点与就业背景出发,针对不同学生指定不同的考核项目。除此之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社团、比赛活动也是学生在校表现的一部分,教师应该提升过程性评价在终极评价中的占比,刺激学生合理分配课余时间,全面提升自己,为就业蓄力。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天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2]李世合,徐英鹏.高职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188-189.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45-146.
  [4]侯嵘.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商论,2020,(13):187-188.
其他文献
新会计制度重新划分了会计的种类,制定了全新的会计核算方法,优化了会计财务报表,令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也更好的契合了我国当前经济事业的发展。新的会计制度不仅解决了原有会计制度的各种问题和弊端,对会计制度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也更好的凸显了我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经济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推行新会计制度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由于原有的会计制度不完善,导致我国会计从业人员门槛较低,会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公司资产管理水平相对比较滞后,忽视对固定资产方面的管控,这就导致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甚至是流失的问题,使得煤炭企业资金周转上较为困顿,资产利用率很低。基于此,本文将就目前煤炭企业提高固定资产再利用率展开讨论,希望可以通过市场经济的针对性手段将企业的闲置资产予以盘活,实现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引 言  通常来说,固定资产的物质、信息运作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而既然固定资产
目前,虽然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此次重大卫生突发事件的叠加影响,但在国家宏观指导下,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良性发展,但保就业工作仍面临很大压力。今年又迎来了就业新挑战,2021届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创历史新高。同时,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成为当下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关键。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  95后大学生群体所呈现的新特点以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面对金融体系在金融需求、金融供给、金融监管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国家审计为根本出发点,分析我国金融体系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希望能提高金融体系的高效性,满足人民的金融需求,使金融市场稳定向前发展。国家审计的重要性  国家审计阐述金融体系蕴含着重要作用,在政府限制行为与市场行为并存的金融体制主导下,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金融服务更加完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金融市场开放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促进综合能力的培养。当前,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存在设计不合理与评价不完善的两大突出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改进对策有:纳入整体规划,构建课程体系;结合第一课堂,促进协同育人;满足学习需求,扩展发展空间;规范评价机制,追求卓越管理。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在“双高”背景下,结合高职院校常规教学的“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扩展产生的学生素质培养的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化转型,财政税收政策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有关财政税收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财政税收方面的问题限制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容易引发职能部门之间的矛。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有效应对财政税收问题的措施,及时加强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调控,从而保证事业单位协调稳定的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的平稳运行。加强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的意义  税收是重要的政策工具,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