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对称性的思考

来源 :科技尚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ai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研究对称性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指导作用、功能效果以及应用规律,建立了机械制造工艺对称性的概念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扩充,最终形成了由工艺方法对称性、工艺过程对称性以及工艺设备对称性构成的多层次分类体系,并对机械制造工艺对称性中的组合/分解对称性进行了细分。机械制造工艺对称性对机械施工设计水平和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篇文章就机械制造工艺对称性概念体系进行了系统且完整的实例说明,具体体现了对称性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普遍存在现象,为机械制造工艺对称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对称性;概念体系;初步探究
  0 引言
  对称性是人类在观察自然和认识自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主观认知,也是自然界事物中的基本特征和固有属性之一。对称性存在于大自然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在机械制造工艺中也不例外。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对称性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吴志明利用操作转台的对称性对键槽进行了对称加工;郭峰利用对称锁削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械产品加工制造的生产效率;宋立彬则设计了两端对齐的零件浮动模型,可以保持零件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受力均衡,进一步提高了零件的质量等,这些实例都是利用将对称性原理运用到机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以进一步实现降低成本。对机械制造行业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对称性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还局限在织造工艺和设备本身,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忽略了在产品设计、施工运作等方面对称性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机械制造工艺中对称性概念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究。
  1 机械制造工艺对称性的概念体系分类
  机械制造工艺对称性包括工艺方法对称性、工艺过程对称性和工艺设备对称性3大类。其中,工艺方法对称性具体包括工艺方法分解对称、工艺方法组合对称、工艺方法交换对称、工艺方法时空对称3项基本内容;工艺过程对称性包括工艺过程交换对称、工艺过程分解/组合对称、工艺过程时空对称;工艺设备对称性包括工艺设备交换对称、工艺设备分解/组合对称、工艺设备时空对称。
  2 机械产品制造工艺方法对称性
  2.1 工艺方法交换对称性
  工艺方法中的对称性是指应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对产品进行处理,得到的产品具有相同的制造特征,则这两种或多种工业方法则具有交换对称性,称为工艺方法的交换对称性。比如,机械制造中的十类工艺方法包括切削加工、热处理、焊接、铸造等,这十类工艺方法又分为若干类具体的方法,这些所有的工艺方法中都存在交换对称性,但是,由于目前的机械制造企业都采用的是流水生产作业,大大减弱了多种工艺方法间的交换对称性。
  2.2 工艺方法中分解对称性和组合对称性
  如果在机械制造业中某一产品的某一制造特征可以通过单一的工艺方法获得,也可以采用多中工艺方法组合应用获得,那么这种单一的工艺方法则与那多种的工艺方法存在对称性,也就是工艺方法中分解对称性和组合对称性。举个例子辅助说明:某一特定的零件可以采用金属型铸造直接加工获得成型,也可以采用砂型铸造和后续的切削加工两道工序方法组合应用获得,也便可以说就这一种零件,金属型铸造工艺与砂型铸造结合切削加工组成的这一组合之间存在着工艺方法分解/组合对称性。在机械制造的具体加工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要结合本企业的设备,视情况而定。
  2.3 工艺方法时空对称性
  工艺方法中的时空对称性由空间对称性、时间对称性、时空对称性3个基础对称性组合而成。工艺方法是否具有实践对称性表现在该工艺方法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是否出现制造工艺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规律性重复的现象。例如,机械制造工厂会通过一种机械制造工艺方法生产加工大量的零件,这批零件的生产过程便是由一种工艺方法重复使用的过程,便称这种工艺方法具有时间对称性;当机械制造中的某一工艺方法随空间的变化出现规律性的重复时,说明该工艺方法具备空间对称性。比如,对称焊接的过程中,两个焊枪在工字梁同步作业,使工字梁两侧受到的变形力和收缩力相互抵消,保证了焊接质量,这就是利用了焊接的空间对称性;顾名思义,工艺方法的时空对称性组合是空间对称性和时间对称性的组合,在加工和装配生产线上应用较为广泛。
  参考文献
  [1]韦敏情.机械制造工艺对称性的概念体系及其应用思路[J].中国科技投资,2013,(A22):202.
  [2]冯培恩,刘伟平,马友才,等.机械制造工艺对称性的概念体系及其应用思路[J].工程设计学报,2010,(3):161-167.
  (作者单位:河北德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以来,我国保险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和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险业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在业务量增长的同时,非寿险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环境风险、承保风险、投资风险、巨灾风险等风险因素更加严峻。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对于整个保险行业投资收益也产生了重大不利
摘 要:由于常规水电厂来水以及水库运行方式的不确定性,使得发电量测算准确性不是很高,无法满足公司年度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常规水电厂发电量测算准确性难以达到要求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发电量测算;准确性  1 前言  为了加强公司年度资金预算管理工作,提高资金收支预测的前瞻性、准确性、时效性以及决策支持作用,公司财务资产部要求各单位按时上报年度滚动资金收支预测表
摘 要:电力配网工程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并与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息息相关。本文分析了电力配网工程在规划阶段和实际施工阶段的建设及管理模式,为后期提高建设水平和管理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力配电;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的普及,对电力资
尽管政府出台了许多促进创业的扶持政策,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仍然非常低。创业资源有限、缺乏商业常识和商业经验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先天不足问题。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
摘 要: 本文针对黔西南州城市圈产业竞争力评价问题,首先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产业市场绩效和产业技术水平四个方面建立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和机械电子等黔西南州城市圈主要产业为例,对黔西南州城市圈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勾勒出了黔西南州城市圈产业竞争力现状。  关键词: 黔西南州城市圈 产业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宏观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快速、良好的发展势头。而土地特别是城市土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并表现出强大活力、为数众多的民营、私营企业,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其中的大多数在形式上就是家族企业。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