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e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的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策包括提高教师的分层教学能力和注重“分”与“合”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分层教育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76
  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逐步推进的当前,分层教学已经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可,该教学方法在一些科目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如何将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是我们应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多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在这些理念中,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方法。因此,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在高中思想政治科目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大纲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实现自身的发展,虽然学生上同一节政治课,授课的教师相同,但是,由于学生自身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在政治的学习上、理解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采用比较单一的授课方式,那么其结果很可能是只满足班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而忽视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然而,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目标是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果,使所有学生都得到进步。因此,分层教学法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得以应用和推广。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对策
  1.提高教师的分层教学能力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应用的对策有很多,而就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教师的分层教学能力。教师要对班级的所有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该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掌控能力。由于分层教学会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对待,对学生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学生出现误解。由于分层教学有显性分层和隐形分层,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的接受情况,适当采用这两种分层方法。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分层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在多元化方面进行有重点的设计。
  例如,教师在教学《神奇的货币》一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课堂的教学进行设计。根据课堂的主题——货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考虑货币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学生的家境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学生接触硬币的机会更多,有的学生接触纸币的机会更多,还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可能接触信用卡比较多。学生的生活条件不同,对于货币的了解程度以及形式认知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一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货币,同时还要避免学生出现消极的情绪。教师也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再将不同形式的货币发给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消除了不同小组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注重“分”与“合”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高中政治哲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该理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也适用该理论,分层教学活动的整体与部分也是对立统一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分”与“合”的统一。这里所谓的“分”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分层,而这里的“合”指的就是每一个层次间的内部关系,教学中每一个部分都从属于政治课堂教学任务。
  例如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概念复习课时,教师可以按照常规的方法引领学生对其中的多个定义进行复习。在对每一个概念进行复习之后,教师就需要将这些知识点装进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大箱子里,然后告诉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样“分”与“合”有机统一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且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更好地提高复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无论是对于提高该科目的教学质量而言,还是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而言,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今后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分层教学法的重视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柳 紫)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五四爱国运动”为例,在研读课标基础上,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对四个板块进行知识点填充,将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思维导图中,可运用图片、文字、颜色、形状等多种因素加深记忆。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应对课程重难点。最后总览全图,查漏补缺,升华思想,巩固知识体系,因此思维导图对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思维导图 五四运动 思
[摘 要]新课程为高中选修课的设置提供了多种可能,比如对学生普遍认为充斥负能量的张爱玲作品的阅读与探讨。通过对张的代表作《金锁记》的个人赏析,勉力推送这位“眼极冷,心肠极热”的奇女子。  [关键词]张爱玲 “负能量” 阅读深度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31  很多高中生在读张爱玲时,常常会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张的文章太冷血,充
语法是从交际中来,到交际中去的一种语言规范。语法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规范使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语法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脱离语境。缺乏情景创设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沉闷的课堂,给学生留下了语法难、繁和杂的印象,以致学生怕学语法。二是模式僵化。大部分教师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简单的演绎法,先呈现规则,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语法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模仿和简单重
[摘 要]中学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度研课必须服从这一目的。具体到《鸦片战争》这一课,首先要确定其教学立意,即鸦片战争告诉我们,中国必须实现现代化,主动融入世界潮流。然后要讲清楚三个问题:偶然与必然;平等与不平等;觉醒与反思。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深度研课 鸦片战争 课程性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本文认为,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阅读与写作就是吸收输入和倾吐输出的关系,它们都是学生在思维发展中的最直接体现。从其根本目的出发,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而写作水平的提高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
[摘要]教师上课尽心尽力,学生不买账,究其原因竟是教师的“过度付出”。教师的“包干”让学生迷失了自我,让师生关系紧张,让历史学习低效,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教育要以人为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真正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在学生的心灵教书,课堂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生命活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
[摘 要]基于语文课程的知识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等特征,它的很多教学内容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知识,所以有必要将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将有助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让高中语文教学实现生活化,能有效激活传统课堂,让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教育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摘 要] 乡土史是中国历史的细胞,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每个地区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乡土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情味,学生对此有亲切感、认同感,对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有自豪感。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乡土历史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的现实感受历史,不仅可以使抽象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也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趣味盎然,充满活力,而且也可以对学生起到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摘 要]在看待历史问题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用不同的史学观点看待同一历史问题会得出不同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来分析、认识历史问题。  [关键词]历史问题 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 史观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96  一、引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历史教材中经常会涉及许多历史事件的分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
[摘 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等有一定的作用。但历史漫画尚未得到充分的应用。近年的中考试题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说明应当更加重视历史漫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漫画 运用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114  历史漫画能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