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容及实施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ylovez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教师群体中,青年教师的数量与日俱增,他们精力充沛、见多识广、专业知识丰富、成就欲望强烈,但由于工作年限短,存在实践经验贫乏、社会阅历肤浅,奉献精神欠缺等弱点。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应是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容
  1.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主要包括专业理念和专业道德两方面的内容。
  专业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所持的基本认识与看法。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灵魂,是支撑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教师要适应世界教育大变革的态势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确立现代教育专业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以此为基础,新课程观在教育目标、课程结构、知识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课程管理等诸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青年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深刻领会其实质,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摒弃传统观念中与新课程精神不相符的一些陈腐思想与行为,重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理念。
  专业道德是指教师能够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合理行使自己的专业权力,以完成自己的专业职责和使命的基本伦理标准和规范。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前提。若把教师比作一棵大树,教师的专业道德就如树根,它是整棵大树枝繁叶茂的根基。在现代教师的专业道德规范中,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专业信念和敬业精神,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能敬业乐业,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倾情奉献,从而形成特有的专业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其次,还要热爱学生,严谨治学,虚心求教,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再次,对待专业问题及困惑,要能认真探究,不断反思,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以达到辨明真伪、弄清是非、获得真理之目的。远离敷衍塞责、一知半解、以假乱真、学术腐败等伪科学行为。
  2.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应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四部分。其中,具备比较扎实、全面、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拥有广博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对教师更好地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对教师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和水平,科学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与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与体会,这是在书本中难以学到的知识,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的亲身体验,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来源。
  3.专业能力
  即教师在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总和。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课程能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其中,学科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它主要包括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除此之外,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尤其需要重视提高自身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课程能力等。
  二、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施
  1.通过学校整体推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引领青年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青年教师要发展,就必须有规划。引领他们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是促使他们朝着目标前进的根本动力。学校管理者应鼓励青年教师设计个人发展规划,帮助青年教师通过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与调整,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欲望和热情,为他们自身的成长带来强大的动力。
  (2)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督促青年教师提升专业素质与水平
  学校应建立规范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如教案、上课、作业、听课记录等检查与评比,督促青年教师认真对待本职工作,严谨治学,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水平。学校应成立督导组,经常化地督导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帮助他们改进教学。实行导师制,以老带新,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3)规范学校的听、评课,优质课比赛等制度,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
  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体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教学之余的听课、评课等活动之中。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可以帮助青年教师跳出个人教学活动的狭小圈子,开阔视野,扬长避短,从而更好地促使他们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4)通过教研室(组)的教学业务学习和研讨活动,带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室(组)是青年教师赖以成长的业务基地,教研室(组)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学习与研讨,让教师及时更新知识,补充新鲜血液,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横向的沟通和交流,以达到相互切磋、互通有无、集思广益、共同成长之目的。
  (5)制定科研激励政策,推动青年教师积极从事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也是教师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教育实施过程中,新问题、新情况总会不断出现,很多问题用过去的经验、理论来应付和解释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法,由“教书匠”逐渐成长为“研究者”。为此,学校要鼓励每位青年教师积极从事教科研活动,通过制定教科研激励政策,如科研奖励政策、科研成绩与评优评先挂钩制度等,促使每位青年教师积极投身于教科研活动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进而迅速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2.通过青年教师自我推动,促进其专业化成长
  (1)加强自我认知,肯定、完善自我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青年教师可能是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富有者,而中老年教师则可能是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匮乏者。所以,青年教师要有自信,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中老年教师,要通过自我分析与评价,对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准、专业能力、个性特长等进行全面评判,从中寻找自己的相对优势,以增强工作的信心。当然,青年教师也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相对老教师而言,青年教师难免存在情绪容易急躁、经验相对缺乏、科研能力不强等弱点。面对自己的暂时弱势,要坦然正视,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工作潜能和发展方向,善于面对不足,去跨越障碍,挑战自我,以最大限度地缩小与老教师的差距,使自己逐渐成熟与完善起来。
  (2)强化专业意识,坚定专业信念
  强烈的专业意识和专业信念,是一个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根本动力与源泉。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应能坚守自己的专业理想,以学生利益为前提,强化专业知识与能力,负起专业责任,敢于迎接各种挑战,自我加压,不断学习和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充满自信,具有敏锐地观察、分析问题和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多种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来逐渐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在实际学习中,应做到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相结合,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教育是有个性的创新性活动,需要大量的实践知识、技能知识,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实践需要来探究学习,如带着问题去参加业务培训或教学研讨会,听校内外教师的观摩课或优质课,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比赛,积极学习和勇于实践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等。这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4)学会反思与研究,在实践中迅速成长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专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专业活动中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与研究是当代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即反思者”、“教师即研究者”已是当代教师发展的典型趋向与特征。青年教师要善于通过写反思日记、教学小结、研讨型文章、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结果作出理性的分析与评价。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研究,2004(6).
  [2] 孟卫青.教师自主性探析.现代教育论丛,1998(3).
  [3]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4] 蔡辰梅,刘刚.论确立教师专业道德的意义和基础.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5] 靳玉乐.现代教育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付一静)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黛力新、埃索美拉唑以及莫沙必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
晚明是一个"新旧鼎革"的动荡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转变,社会上奢靡之风日盛。收藏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活动,各阶层广泛参与。文人由于知识和审美的优势,逐渐
无论在我国古代的儒家文化,还是在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宽恕历来被人们所推崇。它是指个体消除对自己或他人的指责、抱怨和抨击等负性情感后,觉察到对自己或他人的仁慈、高尚、无辜及和睦等情绪体验的心理过程[1]。Worthington和Scherer将宽恕区分为两种模式:情感型宽恕(emotional forgiveness),即个体受伤的情感得以释放;理智型宽恕(decisional forgiveness
本文旨在探讨精神障碍患者通过绘画治疗的方式创作出原生艺术作品,并展现出原始的非理性之美。文章在对"绘画治疗"的发展与"原生艺术"的内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原生艺
焦虑是一种和目标间接相连的恐惧反应。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它被称为社会焦虑;出现在学习中,它被冠名为学习焦虑。学习焦虑可以反映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例如语文学习焦虑,数学学习焦虑,计算机学习焦虑等等。最突出的一种学习焦虑是外语学习焦虑,简称外语焦虑。外语焦虑反映在外语学习与应用中,它与听、说、读、写等不同的语言技能相关。外语焦虑不仅影响着个人参与语言练习和应用的积极主动性,也影响着个人学习的效率以及潜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