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够记住更多?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记忆策略;认知发展;儿童;心理实验
  一、引言
  下面是一些记忆任务,请尝试进行记忆:
  例1: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请记忆战国七雄。
  例2:请熟记四大佛教圣地——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
  例3: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开放宁波、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等五个通商口岸并割地香港。请熟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这些记忆任务是学习与生活常见的问题,不是特别困难,但是准确长久地记忆这些知识也不是非常轻松的任务。有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呢?其实也有一些更加轻松的秘诀。例如,第一个任务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第二任务可记作“九五之尊,普照峨嵋” ;最后一个任务可化简后串联记作“宁(宁波)上(上海)广州,不(福州)下(厦门)香港”。这样的处理可以大大降低记忆的难度,而这样的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为“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这些策略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记忆。我们常用的策略有复述策略、系统化策略等。这些是我们成人在记忆中采取的策略,那么儿童有没有记忆策略呢?儿童的记忆策略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下面这些实验能够帮助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二、实验介绍
  实验一:儿童复述策略研究
  1.实验目的
  考察幼儿园和小学的5、7、10岁儿童的复述策略的自发使用情况及效果。
  2.实验介绍
  弗拉维尔(Flavell,1966)等人对幼儿园和小学的5、7、10岁儿童的复述策略进行研究。他们从60所公立学校随机选取被试,每个学校选取幼儿园、二年级、五年级男女生各10人。实验时实验者先随机呈现给被试7张物体图片,每张图片上呈现一个物体。主试依次指出3张图片要求被试记住。15秒钟后,主试重新呈现那7张图片,但顺序不同,要求儿童从中指认出前面主试曾指定的那3张图片。在间隔时间内,让儿童带上盔形帽,帽舌遮住眼睛。这样儿童看不见图片,主试却能观察到儿童的唇动,以唇动的次数作为儿童复述的指标。
  3.实验结果
  结果是20个5岁儿童中只有两个(10%)显示出复述行为,7岁儿童中60%有复述行为,10岁儿童中达到85%。在每一年龄组中,用自发复述策略的儿童记忆效果优于不进行复述的儿童。
  实验二:儿童系统化策略的研究
  1.实验目的
  本实验探讨5~11岁儿童系统化记忆策略的运用。
  2.实验过程
  弗拉维尔(Flavell,1966)对5~11岁儿童系统化策略进行了研究。系统化是指个体找出要识记材料所包含项目间的意义联系,并依据这些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包括对信息储存和提取两方面的系统化。刺激物为一组图片,图片可分为四类:动物、家具、交通工具和衣服。图片被摆成圆形,两两相邻的图片都属不同类别。告诉儿童先学习这些图片,过一会儿要把图片的名字说给主试听。然后,主试托词有事要离开,并告诉儿童,为学习这些图片,可以进行任何有助于记住这些图片的活动。最后,评定被试对这些图片的归类结果,以被试将同类的两个图片挨着摆在一起的次数与同类的两个图片挨着摆在一起的可能的次数之比作为评分指标。
  3.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10~11岁儿童基本上是自发应用系统化策略以提高记忆效果的,其他年龄儿童则不能。经过短暂的归类训练,低年龄组儿童也能达到10~11岁儿童自发归类的水平。
  实验三:儿童运用类别提示线索进行回忆的研究
  1.实验目的
  探讨6、8、11岁儿童运用类别提示线索进行回忆的情况。
  2.实验过程
  卡巴·西格瓦(Koba Sigawa,1974)对6、8、11岁儿童进行实验研究。被试分别来自一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每个年级男生女生各6名,共108个被试。刺激物为24张图片,每3张为一类,共8类。同一类图片(如猴子、骆驼、熊)与一张大图片放在一起呈现,大图片与类别标志有关(如动物园中有三个空笼子)。当所有图片以这种方式呈现完毕,对被试进行不同的回忆测验。其中之一是给出一些大图片,让被试回忆小图片。
  3.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随年龄增长,自发地使用大图片进行回忆的人数逐渐增加,6岁儿童中有33%,8岁儿童中有75%,11岁儿童中有90%。8岁以上儿童基本上能运用类别搜索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使用策略的有效性越来越高,三个年龄组回忆出图片的平均数依次为11、16.2、19.7。
  实验四:儿童间接识记研究
  1.实验目的
  探讨3~6岁儿童利用中介物来帮助识记的情况。
  2.实验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洪德厚等(1981)对3~6岁儿童进行实验研究。向儿童呈现同等数量的词和图,其间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例如,与“水果”一词相匹配的是画有西瓜的图片,与“交通”一词相匹配的是画有火车的图片,等。以词为识记材料,以图片为中介物。由于只有当幼儿能够概括出相应图片和词的关系时,图片才能起中介物的作用,有助于对词的记忆。
  3.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3~4岁儿童不能概括出这种关系,故不能进行间接记忆。4岁半至5岁的儿童能初步概括出中介物与识记对象的关系。但是该年龄的概括带有具体性,往往用具体词代替了识记材料中的抽象的词,例如用“西瓜”代替“水果”,以“火车”代替“交通”。5岁半至6岁开始能够灵活地运用间接记忆。
  三、实验应用
  个体记忆策略是不断发展的。弗拉维尔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了记忆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没有策略(5岁以前);(2)不能主动应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5~7岁);(3)能主动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一般来说,儿童3岁以前没有策略,5~7岁处于过渡期,10岁以后记忆策略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上面的实验还说明,对儿童进行一定的记忆策略的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儿童掌握有关的记忆策略,促进记忆策略的发展,提高记忆效果。儿童进行间接记忆的效果与其思维发展有密切关系,5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其思维还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水平,因此,无法对抽象概括性较高的词进行有效记忆,对于实物和具体的词记忆效果较好。
  那么怎样训练儿童的记忆策略呢?父母和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认识儿童的记忆能力,对儿童提出合理要求
  幼儿并不像成人一样能有意识地娴熟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来提高记忆效果。儿童在5岁以前基本没有记忆策略,要到10岁以后记忆策略才逐步发展起来。记忆策略的缺乏使得幼儿记忆能力受到限制,不可能达到像成人一样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效果。但是一些家长不顾幼儿记忆的特点,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幼儿,这不仅使幼儿勉为其难,而且也会挫伤幼儿的自信,给幼儿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多采用形象性的记忆材料提高记忆效果
  幼儿的认知能力尚处于形象思维水平,没有达到抽象思维水平。第四个实验发现,幼儿无法进行抽象词的间接记忆,而对具体实物和形象的词的记忆效果较好。我们应当根据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多采用形象性的记忆材料,如实物、实物图片、形象的词,少用抽象概括性较高的幼儿无法理解的记忆材料。现在有一些家长,教孩子背诵古诗词,在反复练习下,孩子会背了。但孩子并不理解诗的意思,他们只是机械地记忆,而并没有理解诗的具体含义,这种记忆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3.通过一定的记忆策略的训练提高儿童的记忆效果
  记忆策略是影响记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年幼儿童记忆效果不好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意识也不知道如何运用记忆策略进行记忆。成人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能力来进行一定的记忆策略的训练,如运用复述 、提示、线索等方法帮助儿童进行记忆,提高记忆
  效果。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儿童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
其他文献
从国家作用看经济发展,是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话题,更是海外中国研究的大热点。纵览二十余年之重要成果,前有戴慕珍(Jean C. Of)《中国农村起飞》(Rural China Take Off,1999),后有洪源远(Yuen Yuen Ang)《中国如何跳出贫困陷阱》(How China Escaped the Poverty Trap,2016)。戴慕珍先后任教于哈佛和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培养博士
〔关键词〕乡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  《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教学中充分运用乡土地理,有利于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实现课程目标,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地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侧重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乡土地理极富地方特色,往往是绝无仅有。近年来张掖市为宣传形象推出的“一山
合龙  2021年8月,我国首座跨海高铁桥——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成功合龙。清潔  浙江省台州市中央山公园,党员志愿者和河湖保洁员正在清理水面漂浮物。夜市  合肥市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原是一片老工业厂房,经过一番改造,这里成为多功能文创艺术街区。健身  沈阳市民来到户外开展健身活动,尽享运动带来的快乐。传递  湖南省张家界市,市民向处于高风险地区的亲友递送生活物资。
〔关键词〕职校女生;意外怀孕;辅导个案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一般资料  小蔡,17岁,独生女,职校市场营销专业二年级学生,身高1.57米,相貌清秀。与同学关系不太融洽,朋友少。住校,家在离市区较远的本市某县城。父母在县城经营小本生意,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自小父母对她管教严格,动辄打骂体罚。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初中成绩不佳,无法升入普通高中就读而勉强来到职校。无重大疾病史,无家族精神病史。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位多产并保持作品高质量的作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出版了一大批广受赞誉的作品。对厄普代克来说,现在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来实现他大满贯的梦想了。尽管今年已经75岁高龄,在当代美国文坛上他仍一直保持着上升势头。厄普代克作品涉及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或评论、剧本、回忆录、儿童书等,创作的多样性令人咂舌。最能集中体现其文学思想和艺术成就的是他的“
提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家首先想到的总是“钟楼怪人”卡西莫多,还有美貌的吉卜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其实,小说的主角是克洛德神父。他是卡西莫多的主人,阴沉地站在钟楼上,凝望着爱斯美拉达,要得到她!雨果化身为叙述者,在小说的序言里说有一回到巴黎圣母院参观,无意中发现墙上刻着一个非常古怪,跟修道院的基督教气质非常不和谐的希腊语单词“命运”(Ananke)—更确切地说是“必然”。必然之于人,是指那种令人感
所有权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概念,而是与具体的所有物相联系的一系列所有权职能的总和,人们可以通过对一部分职能的社会化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这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冈纳·阿德勒—卡尔松(以下简称卡尔松)提出的“职能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他在一九六九年用英文发表的代表作也据此定名为《职能社会主义》。  卡尔松是瑞典社会民主党员,他的理论是瑞典社民党(即社会民主党)长期以来的改良社会主义实践即所谓
摘要:《义务教育法》规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育对象由选拔择优扩大为全部小学毕业生,无疑是增加了教学上的困难。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狭窄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须从狭窄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为此,怎样防止和转变初一数学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数学素质,将是关系到我国21世纪综合国力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数学
〔摘要〕本文是一例运用OH卡结合家庭系统排列帮助初中生走出原生家庭伤痛的个别辅导案例。来访者面对复杂、破碎的家庭状况产生自责的不良情绪,甚至出现自伤行为。咨询师对此采用OH卡技术帮助来访者宣泄情绪,探索原生家庭内成员间潜在的互动关系,觉察内在情结,让来访者回归到家庭关系里最合适的位置。经评估取得了较好的辅导效果。  〔关键词〕OH卡技术;家庭系统排列;家庭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今年四月初,美国出版了一本新书,在美国和德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在德国引发了一股抗议浪潮。书名叫《希特勒的自愿的刽子手——普通的德国人与大屠杀》(Hitler’sWilling Executioners: OrdinaryGermansand the Holocaust),作者是哈佛大学的年轻教授、政治学家丹尼尔·约拿·苟德哈根(Daniel JonahGoldhagen)。据作者的英国出版商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