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体育”与美国大选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hl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竞选已经进入最关键阶段,民主共和两党的较量越来越火热。在众多竞选关注点中,显得有点另类的“体育”近年来越来越有看头。
  美国特色的“竞选体育”文化
  如果说中国的体育文化特点是以竞技体育为核心,讲究靠体育来为国争光,从而形成以争夺奥运金牌为目标的“举国体制”,那么美国的体育文化则简单得多。
  在美国,参加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员绝大多数都是业余的,他们平时有自己的工作,参加比赛多有一种“玩”的心态,心理负担相对较轻,所以在那些趣味性强、考验心理素质以及带有表演性质的项目上总能玩出花样,比如篮球、棒球、冰球、美式橄榄球、网球、拳击、游泳等项目,而且放松参赛往往能获得好成绩。所以美国人获得奥运金牌总数第一也并不奇怪。
  与竞技体育相比,美国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肯定也是世界第一,那就是竞选体育。所谓竞选体育就是准备竞选的政治家们,为了展示自己的强健体魄和超凡魅力,故意在某些体育项目上露一手。这就像在高中的篮球比赛上,为了赢得拉拉队女孩子们的芳心,男孩子们拼命地表演几个高难度的扣篮。事实上,竞技体育与竞选体育两者之间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处,竞选体育对赢得异性选民的选票非常有帮助。
  历届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都会不遗余力地突出自己的体育才华,以博得选民的青睐。从这个角度看,在美国从事体育运动的最高境界,也许并不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或者是到奥运会上拿金牌,而是去竞选总统。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竞技与竞选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两者都是在相同的规则条件下举行的公平竞争,竞争中的优胜者获得荣誉和奖励。因为竞赛是公开的、公正的,所以人们对最终结果基本上都是认同的。在竞技中,谁表现优秀由比分说了算;而在竞选中,哪个党派能获得政权,也是由它获得的比分,即选票说了算,而全体国民也会对最终结果心悦诚服。
  然而,与体育比赛中吹黑哨、使用兴奋剂等不择手段一样,竞选过程也会有人钻空子,美国大选也会成为相互抹黑、丑闻叠出的垃圾场,而随着竞选的白热化,参与者也会越来越倾向于不按比赛规则出牌。
  科研成果:球队赢,选票升
  美国最近一期《发现》杂志刊登了美国加州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教授安德鲁·希利的研究成果。希利认为,竞技与竞选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一场体育比赛的结果很可能会左右政治选举的结局。
  希利研究了1964年到2008年之间当地大学参加的所有美国大学橄榄球冠军联赛,并将比赛结果与美国总统、州长和参议员的选举结果进行对比。数据显示,如果一个当地大学的橄榄球队能够在参议员选举、州长选举甚至是总统选举的十天前赢得比赛,那么现任总统候选人的得票率会小幅上升0.8%。如果球队所在的地区球迷基础雄厚、贫富差距巨大、教育水平和种族多样,那么这种竞选体育的效应会越发明显。
  希利的研究还显示,如果拥有铁杆球迷的当地球队赢得比赛,并且结果大大超过预期(可以通过博彩公司的赌注来获得数据),那么现任政治家的得票率就会上升1.61%。如果一场比赛中的观众破了纪录,再加上球队表现超过预期,甚至赢得了总冠军,那么现任政治家的得票率将比没有比赛高出2.30%~2.42%。
  希利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假设:那就是即便在成熟的“理性民主社会”,决定投票行为的因素也不见得是客观的理性分析。投票者可能受到完全不相干事件的影响,从而把政治家的命运交到类似运动员、娱乐明星之类人的手中。
  希利认为,如果当地球队能够取得胜利,那么球迷们一定会有一个普遍积极心态。这种积极心态也就会表现在投票箱里,他们将会趋向于认同现有执政党的一系列政策,会对执政党过去的政绩持肯定态度,也会更加满足于现状。其实希利所触及的是,竞技体育给人们带来的真正作用其实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而这种积极的情绪将产生积极的政治结果。
  希利的研究成果还发现,在众多体育项目中,只有篮球队的表现与对奥巴马总统的支持率成明显呈正向比例关系。比如2009年的男子大学生篮球锦标赛期间,希利曾询问超过3000人他们所喜爱的球队名字,结果发现每当他们喜欢的球队比赛成绩达到或高于博彩公司的预期,他们对奥巴马的支持率就会上升2.3%。
  而在另一项测试中,他会告诉一半受调查者最近的篮球比赛结果,另一半不告诉。结果显示,受调查者是否知道比赛结果对奥巴马的支持率没有什么影响。由此可见,体育与政治家支持率的关联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感觉”,而并非理性思考后的结果。因此,一些表面上声称还没有做出投票决定的选民,其实在内心深处已经决定了自己的无意识的投票倾向。
  这项研究对于美国的政治家们意义重大,要想在那些投票率接近的“摇摆州”赢得选举,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许就是公开宣布支持当地的一支球队,然后祈祷它获胜吧!
  拼经济、拼就业不如拼体育
  也正因为看到体育与竞选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经济和就业话题上都很难拿到分的情况下,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纷纷把竞选话题转到了体育上。
  对于奥巴马来说,执政四年,每年都说已经看到了隧道尽头的曙光,但美国经济仍然徘徊不前。对于罗姆尼来说,他提出的“壮大中产阶级”方案,究竟为谁服务,值得怀疑。正因为双方都拿不出让选民眼前一亮的施政措施,于是纷纷剑走偏锋,“拼体育”的重要性陡然上升,大有成为“主战场”的意味。
  奥巴马的主攻体育项目是篮球。2012年4月9日,《纽约每日新闻》就关注奥巴马在篮球“疯狂3月”的表现,说他会积极参与全美大学生篮球锦标赛的竞猜活动,俨然一个狂热球迷。这家历史媒体还特别提到,篮球这项拥有134年的传统运动是在1878年由前总统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发起的。海斯政绩平平,几乎被世人遗忘,篮球算是他惟一造福后代的成就。这样的暗示自然会使读者想到奥巴马主打的“全民医保”计划。
  9月18日,奥巴马在白宫为上赛季女子NBA总冠军明尼苏达山猫队举行欢迎仪式。他说山猫队为明尼苏达带来了久违的荣誉。而据盖洛普公司民调结果显示,奥巴马和罗姆尼在12个“摇摆州”的支持率分别为48%和46%,成胶着状态。按照竞选体育理论,如果一个州的球队能获得年度总冠军,那么现任总统的得票率最高可以增加2.30%—2.42%。奥巴马在这个时候力捧明尼苏达州冠军球队,自然有拉选票的目的。
  而罗姆尼主攻的項目则是综合性运动会赛事管理,他是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组委会主席。美国人有很浓的奥运情结,把美国奥运篮球队称为“梦之队”也就寄托了对“美国梦”的期望。所以,无论是成功主办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尤伯罗斯,还是2002年成功主办盐湖城冬奥会的罗姆尼,在同时代人的心目中都享有很高的威望。
  而这次伦敦奥运会,罗姆尼则充分展开“奥运竞选”。他不辞劳苦,亲自奔赴伦敦奥运赛场为美国运动队加油,并且和伦敦市长约翰逊就究竟美国人还是英国人能办好奥运会展开了一场口水大战。罗姆尼的强硬表态,一方面体现了他“爱国”,另一方面让人们知道他曾经带领盐湖城冬奥会摆脱困境的辉煌往事。因此,比起只知道在赛场投篮的奥巴马来说,罗姆尼这个高级球队管理者才是美国人最需要的。
  也正是因为两党候选人不断拿体育作为话题,要么展示体育才艺,要么攻击对手,才给总统选举这个已经乏味的政治舞台上的“美国偶像”肥皂剧增添了不少新的作料。
其他文献
开栏的话:  日本名古屋市长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再次表明,日本朝野右翼极端分子歪曲历史事实、甚至为侵略战争涂脂抹粉的言论依然不会平息。这已经激起了世界各国日本战争罪行受害者的义愤和声讨。事实上,日本在亚洲太平洋战争期间,在亚太地区制造了很多耸人听闻的战争罪行。  本刊联合季我努学社,将在近期推出系列文章,通过亲历者的讲述,披露上述国人知之甚少的发生在中国以外地区的日本战争暴行。向受害国和受害者道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尤其当这种自由触犯到惟一的霸权国美国的时候,就不仅仅是一句风光的口号了;网络可以抹平主权和国界,但现实世界却依然是用实力和地位说话的疆界。    1972年,一名代号为“深喉”的线人向《华盛顿邮报》记者提供消息,“水门事件”的内幕由此揭开,导致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下台。“水门事件”的巨大威力使人们开始关注政治事件背后的“揭秘者”。如果说当时“水门事件”的影响还仅局限于美国一隅的
为遏制外部力量对拉美的渗透,加强在西半球的主导权,美国需要“重返后院”,把住战略腹地。  3月19日~23日,正当美英法等国宣布对利比亚动武、中东形势胶着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率领庞大团队高调访问拉美三国:巴西、智利和萨尔瓦多。随行人员有财政部长盖特纳、贸易部长骆家辉、能源部长朱棣文、环境保护詈署长杰克逊、美国贸易代表柯克等重要政府官员和大量企业家。这是奥巴马继2009年4月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参加美
1615年,欧洲大陆。一位极具异域风情的法国传教士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他身穿中国明朝儒生服装,走遍各个国家,发表激情澎湃的演说,倾尽所能对中国大加赞美,在欧洲大陆刮起一股史无前例的“中国旋风”。这位中文名字为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9年)的耶稣会士,为欧洲人带来了一份珍贵礼物——《利玛窦中国札记》。自此开始,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真实地走进了欧洲人的视野。    
北约理想中的“灵巧转型”    前不久,美国和北约终于敲定了从阿富汗撤军的方式以及撤军时间表。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近期要完成的三大目标是:使各参战盟国的撤军时间表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使各参战盟国同意在2014年后继续为阿富汗安全部队提供支持;使各参战盟国就提供资金支持问题作出承诺。北约对阿富汗的“安全责任转移”和与阿富汗伙伴关系的确立,为未来北约更加深入和大规模介入中亚事务提供了条件,是美国与西方国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俄罗斯和中国以2:13否决了阿盟成员国摩洛哥提出的制裁叙利亚提案。这份提案由法国、英国、德国和阿拉伯国家联盟共同起草,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将权力移交给第一副总统,并在未来两个月内和反对派共同组建民族联合政府,如果叙利亚政府无法实现政治过渡,草案呼吁对其采取进一步措施。这是中国继去年10月之后,第二次就叙利亚问题投否决票。2月1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对叙利亚问
自冷战结束以来,关于《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未来命运一直众说纷纭。  早在多年前,韩国政界和舆论界的一些人就放言称,中朝之间的这一条约已“形同废纸”,中国国内也有人持相同的看法。  国内和国外的“废约派”有以下两大理由:  一是内容上的不合时宜。条约签订其时,中苏关系恶化至谷底,中国与朝鲜签定条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抗苏联。然而时过境迁,苏联早已解体,中俄之间也已构筑起新的关系架构,结成战略合作伙
保护性居住是西方人长期的习惯,“保护性拆除”则是中国人目前流行的做法。两者说的都是对旧建筑的保护,都是对历史的承诺,都是对世人的交代。只是,前者说的保护是真的保护,因为保护后那个建筑还矗立在那里,至少一部分建筑还在。而后者说的“保护”……我真的不愿意重复这个叫法,因为这种“保护”下建筑“轰”的一声倒塌后,历史也烟飞云散了。所以“保护“这个词意思在这里不同,前者说的是“居住”,后者说的是“拆除”。 
广东老板娘  我刚到荷兰时,工作居住在南部的马斯特里赫特市(以下称马城)。那是27年前,祖国改革开放刚起步,经济腾跃尚在孕育之中,而这里的经济自文艺复兴起就未间断地持续增长。从北京到阿姆斯特丹十来小时的飞行不但把我从东半球带到西半球,而且把我从一个世纪带到另一个世纪。反差之大,令我眼晕。  马城古香古色,恰似从童话里走出来的小镇,但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我的老本行教育领域就是一例,以问题为出发点的
长期以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受到权力利益、政党竞争和大陆因素等等的复杂影响。蔡英文在1月14日“大选”中落败后请辞民进党主席,随后由高雄市长陈菊代理党魁一职至5月底新的权力核心产生。民进党在纷纷扰扰中进入盘整期,围绕权力核心及两岸政策调整的各种较量暗中集聚,改革派与保守派、务实派与激进派、中生代与“天王”世代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民进党能否利用未来两年岛内没有重大选举的“空窗期”,在两岸政策上拿出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