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用情丝缝合灾区民众的创伤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灾害总以猝不及防的方式,对人类发起突然袭击,让我们付出血的代价。生命在顷刻消逝,家庭在瞬间破碎。5·12汶川地震,撼动了整个中国。在这场没有预约、没有防备、没有硝烟的抗震救灾“战争”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冲在最前面的最可爱的“橄榄绿”,还有更可敬的“白衣天使”的身影。
  
  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的8级强震,让原本温馨的护士节不再安宁,白衣天使踏上了震灾的现场,展开一场与时间搏斗的战役。
  5月12日深夜,卫生部紧急召开党组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国务院抗震救灾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工作。
  卫生部随即启动抗震救灾应急响应机制,连夜组织700多人的应急队伍,根据前方需要随时赶赴灾区。卫生部从北京、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连夜调拨大量血液和血浆代容物,于5月13日上午随同医疗队紧急调往灾区。同时与四川省联系,确认灾区所需药品和医疗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调拨。北京、天津、江苏和山东派出医疗卫生队24支计250人第一时间奔赴四川灾区,四川省及重庆市派出147支医疗卫生队计714人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上海的6支医疗救援队14日下午抵达成都,立即投入到救援工作中。浙江派出的医护人员数量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人人可以独立完成各种手术(包括外科、骨伤科)。
  据报道,各地的白衣天使达到救护现场后,立即展开救治工作,许多医生甚至连续工作50—60小时不休息。连续不间断的手续做下来,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之大自不必说,有的人甚至肢体僵硬,连脱换自己身上的衣服都难以完成;他们的双脚站肿了,鞋子里蓄满了汗水……
  
  地震袭来 他们守护生命
  
  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正当地震发生时,人们拼命的往安全地带跑,而此时四川省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任万武院长拨开正在向大门外冲去的人群,站在大厅中央,高声的向医护人员喊道:“让病人先走!只要还有一个病人在院,医护人员一个也不能走!”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在地震发生时却纷纷向病房冲去,向有病人的地方冲去,向危险的地方冲去!
  在医院领导身先士卒的鼓舞下,该院各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护人员坚守工作岗位,与患者同生死共命运,进行着一场紧张而有序的疏散病人、抢救病人的天使行动。儿科的医护人员首先想到的是重症监护室的那6个孩子,他们把孩子搂进自己的怀里向楼下的空旷地带跑去……与此同时该院妇产科一位产妇宫口全开,一个小生命正要迫不急待地来到这个世界,大地突然抖动,此时几位正在外面参加护士节庆祝活动的医疗人员,本可在安全地带避难,但得知病员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毫不犹豫地冲向产房,直到母子平安后她们才紧急撤离。
  地震发生时,在川大华西医院第二住院部12楼18手术间,孙燕正在和胃肠外科吴晓汀教授等5名医护人员为年已七旬的任大爷做结肠癌手术。手术开始不久,打开腹腔,医生探查肝脏情况,制定具体手术方案。房间突然猛烈摇摆。守在呼吸机旁的孙燕第一个感觉到地震,她“啊”地尖叫一声,双手像触电一样举起来。当时,主刀医生吴教授停了几秒钟,机器开始剧烈摇晃。吴教授环视手术室,镇静地说:“不要慌,成都不在地震带上,不会很严重,我们继续做手术。”吴教授的声音不大,但安定了人心。吴教授在台上继续手术,护士则继续协助手术。小心翼翼地穿线,吴教授接过针线、止血、缝合、关闭腹腔……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骨科医院的熊小明、成俊、陈星宇、管锦蓉、刘占文、谭唯、刘睿等医护人员正在为一病员做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突然间,无影灯晃动起来,手术台左右摇摆,双脚无法站稳,整个大楼上下左右摇晃,设备开始吱呀吱呀乱响,柜式空调、饮水机倒地,备用液体从搁板上坠落,药水溅了一地。年轻的实习护士惊叫起来……主刀的熊小明副主任医师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不好,地震了!怎么办?是继续?是撤退?短短的一瞬间,职业习惯让他镇定下来,重新拿起手术刀。他大声地对同事说:“大家不要慌,我们只有做完手术,救了病人,才能救自己。”手术继续进行。
  14日上午9点,四川彭州市通济镇井山村81岁的童万秀老人,被家人搀扶着来到医疗队,经检查,老人的头部伤口有4厘米长,从头皮一直伤到颅骨。医护人员把老人抬到临时手术台上。可就在医疗队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荣伟给老人缝合伤口时,大地突然摇动了几下,桌上的矿泉水瓶掉在地上。“余震又来了,余震又来了!”手术室外,灾民们惊恐地叫着。童万秀本能地抖动着,站在一旁的孙女刘晓玲也紧张得手打哆嗦。而张荣伟却好像无动于衷,仍仔细地、一针一线地埋头缝合,嘴里还不停地安慰老人。经过2小时救治,童万秀老人脱离危险。
  成都华西医院中山医院普外科医生韦烨,从清晨到中午参与了近20台手术。在抢救一名骨折病人时,余震传来,手术台上的器械乱晃,他和台前的医护人员岿然不动,手术依旧进行。
  医护人员也是凡人,大家心里都明白,地震发生时,每个人都处于危险之中,但是他们更知道保护和救治病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医生和护士,用他们手里的一针一线,一刀一剪,忠实地履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
  身为绵阳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共产党员的黄琼,3天内接到7个亲人在地震中去世的消息,然而繁忙的工作,却让她几乎没有时间流泪。5月13日,为了抢救在地震中受伤的灾民,她和医院其他医护人员一样战斗在工作岗位上,整整一夜没有合眼。晚上10点,她终于接到自地震后失去联络的姐姐的电话。姐姐用颤抖的声音告诉她:“在平武读书的侄女已经在地震中遇难了!”那一刻黄琼只觉头晕目眩,但是面对无数等待救治的灾民,她迅速敛起悲伤,保持镇定,配合医生做完了一台又一台手术。接下来的两天里7个亲人相继去世,黄琼没有被击倒,仍然用微笑面对病人和同事,拖着虚弱的身体继续工作,又做了近100例手术。
  36岁的南坝镇医生郝兴军忘不了女儿郝璐妍在学校废墟堆里最后的呼救——“爸爸,我没死!爸爸,救我!”
  他是附近古龙村卫生站的医生,郝兴军对媒体记者说,“我家离学校很近,一地震我就跑过来了。女儿的教室在二楼,我冲到砖瓦堆上时,还听见女儿在喊‘爸爸,我没死!爸爸,救我!’”郝兴军指着一片狼藉的废墟说。
  当时他知道女儿被压的位置,也听到了女儿的求救声,可是此时废墟里孩子们的呻吟声、求救声此起彼伏,他说,先救一个算一个,别人的孩子生命同样宝贵。可当他转身寻找女儿时,已没有了女儿的声音。
  
  另一条生命线 “战地医院”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据新华社报道,5·12四川大地震爆发后,一支由贵州省组织的医疗队,100余名医护人员抗震救灾医疗队昼夜兼程,火速赶往灾区,从5月13日起程抵达灾区后,他们先后参与救治了近200名重伤灾民。
  在位于彭山县的“战地医院”,贵州省医院副院长田晓滨18日下午做完手术后,这位全省闻名的教授级骨科专家来不及休息,直奔龙洞堡机场,由于成都方面航空管制,飞机迟迟不能起飞,这位省医的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再也坐不住了,来自灾区一线的电话一遍遍打来,有近10名重伤灾民急需他主刀手术,人未到,任务已接,他果断决定,连夜驱车赶往“战地医院”。
  13日9时,开滦医院接到中国红十字会和河北省红十字会的指令后,这支经过唐山大地震考验的医疗队就怀着急切的心情上路,连续走了一昼夜,到达四川绵竹九龙镇重灾区,在废墟旁边,医务人员马不停蹄,用20多分钟就搭建起3顶帐篷,准备为伤员实施手术。
  手术病人一个挨一个,医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因灾区断电,医务人员只能靠自带汽油发电照明,两个小时后,大家肚子饿得咕咕叫,虽然汽车内带着不少方便食品,但没一个人去吃一口。
  很快车上汽油用完了,医护人员便点起蜡烛,继续为伤病员包扎和固定,给伤员实施手术。当晚21时,蜡烛用完时,天整个黑了下来,简易帐篷内漆黑一片,医生们才想起来晚上还没吃东西。4个小时,医疗队救治了50多名伤员。
  由郑明带队的福建医疗救援队第二分队被指派到成都第三医院和双流县华阳石油总医院。“伤员很多,一部分病情较轻的病人还被转移到医院地下车库。”郑明说,医院只能接收100人左右,当时一下子挤进了近300人。
  在该院地下室的病人虽然情况并不严重,但因为来不及救治,有的病人伤口出现炎症。郑明说:“地下车库的地方很小,我们只能在小小的空间里做手术。”一位来自映秀镇重灾区的88岁老人腿部出现10余厘米的伤口溃烂,在做手术时又发生了余震,郑明单膝跪地,其他队员蹲着,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清创闭合手术。
  由于伤员太多,郑明和他的队员们几乎没停止过做手术,最多的一天手术达10台。“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大多都在手术台前度过。”
  “最惊险的是几乎每天手术时都有余震。”郑明说,没有一次手术因余震而中途停止,“虽然有感觉,但是手术不能分心。”余震频繁发生,郑明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环境。
  汶川大地震,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医疗队;作为广东省赴四川医疗队副队长,五十二岁的他日夜兼程、负重七十斤,率队徒步进入映秀镇、写下遗书转战耿达乡;十五天后,接替医疗队赶到,伴着高烧和严重脱水仍奋战不息的他,捐出身上所有,身无分文、躺在担架上离开;回到广州后至今,他没有休息一天,又请求负责灾区分流伤员治疗任务。珠江医院副院长徐如祥说,这是那些生命给我下的命令。
  
  白衣天使,你用大爱感动中国
  
  关于医疗单位的负面信息不少,对病人冷漠、乱收费等,几乎成了对他们的固有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她(他)们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常人。每天与病魔接触,可能她们心中有过害怕,但她(他)们都知道“救死扶伤”是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职责,为了这个崇高的理想,她(他)们放弃一切而义务反顾。然而在这次汶川大地震救灾中白衣天使的舍己救人精神,使我们对医疗单位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生命高于一切。我们看到,十几万大军奋不顾身地从废墟里抢救生命,数万名医务工作者火速开赴抗震救灾一线,参与抢救生命的接力。数日来,全国医疗卫生战线的救援人员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驰援四川,组成了一支覆盖灾区每个县乡的医疗救援队伍,打响了一场与死神抗争的战斗。
  5.12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抢救人民的生命是重中之重。战斗在灾区一线的广大医师与灾魔抗争,忘我地抢救一批一批的伤员,再现了非典时期的英雄本色,体现了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他们在大地震中冒死坚守手术台,全力救人而忘却了亲人,坚持数十小时而昏倒……他们都在用行动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展现了白衣战士的风采。
  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白衣天使战斗在在救灾前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及时救助重伤人员;在后方,他们坚持昼夜不眠,为伤痛人员精心施治。他们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忘我精神,感天动地。
  面对灾区群众生命的呼唤,医疗救援人员将生死置之度外,不畏艰险,不顾疲劳,为生命抗争,与死神赛跑。白衣战士以巨大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呈现了崇高的精神力量,庄严阐释了“救死扶伤”职业信仰,见证了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
  白衣天使,你用春风,拂去人们的伤痛;你用热血,温暖破碎的心灵;你用情的丝线,缝合病人身心的创伤;你用大爱,实践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训,你用行动,感动着整个中国!
其他文献
成长  南都:回顾一下高中时代的自己,和你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鹿晗:不同的太多了,高中的时候我就是一只狮子,小狮子,随点就着。年少轻狂,就是属于那种。但我一般不会随便爆,这也是我一个底线。  南都:那像现在呢?  鹿晗:现在是一个……绿巨人吧。他在一般情况下会控制自己情绪的,但是触动某个点的时候会完全爆掉,什么都不管。  南都:除了性格上的,你觉得你个人气质上有发生很大变化吗?  鹿晗:气质吗?
北京向世界宣告:  北京奥运 我们准备好了  □ 本刊记者 纪连生 董晓雅 何方    百年期盼,终于变成现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盛大节日,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狂欢节。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荣耀。经过几年的精心筹备,北京以实际行动实践了承诺:北京奥运会将是一个“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北京奥运系列文章之一:  北京承诺:  奥运新闻自由
国务院决定投资4万亿撬动内需,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刹住中国经济下滑的态势,保证适度的增长速度。这一重大的战略举措给不景气的世界经济带来曙光,也给显现出衰退端倪的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兴奋剂。  4万亿政府投资,再加上由此拉动带起的民间投资,在两年间将有共12万亿资金进入国内建设市场。这笔庞大的国内投资是建国以来罕见的。而如何运用好这4万亿资金,确保投资安全则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据有关消息,当国务
中国实行基层直接民主选举以来,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总是不厌其烦地说:“中国国民素质差,中国国情不允许,不选则安,一选则乱,中国不是美国”云云。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其实不然。原因何在?我倒有点体会。  且不说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我们是怎样“教”选民和代表投票的,咱就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农民选村官吧!  山西省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我正担任山西省河津市城关镇党委书记。大概是官做得太“大”
2001年,国家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出台“5 1”阳光工程: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给搬迁移民户每户发5000元、每口人加1000元的政策补助。  2004年,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炭窑沟村移民搬迁项目正式立项。从立项这一天开始,村民们就怀着美好的愿望等待新房落成入住。然而,等待的结果却令村民们无比失望。才盖好没多久的小二层,却因为墙面裂缝、地基下沉、漏水、楼道起沙、墙体倾斜等质量问题令村民不敢入住。  为解决
“我是千万富翁,意寻聪明美丽的另一半”。25岁的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小苏背着双肩包站在中区食堂门外的广告栏前,注视着栏中的一则征婚广告。“以前看到这样的征婚广告都会一笑而过,不会太认真,总觉得这些富豪们跑到校园里来炫富,让人觉得厌恶,只要知道周围的同学有‘傍大款’和嫁入豪门,大伙都会疏远她,甚至鄙视她”。小苏说,现在不同啦!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学得好真不如嫁得好!包括她在内的一些女大学生对婚
陈胜广字潇溢、道乎,号一道山人,闲云堂主人;祖籍四川射洪,定居北京从事中国画研究与创新。能诗文、擅书法、通画理,山水画\花鸟画研究生学位;现为国际书画家报主编,中国美协会员,巴渝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要融于自然、亲近自然,把纯自然的物象用审美的眼光结合人生感悟,转换成主观精神意识,借物抒情,达到天人合一。   出生于四川射洪的陈胜广得其要旨。他善画梅兰
临近岁末,又有一批新兵将带着军人的梦想走进部队,接受磨练洗礼。而今年的这批新兵与往年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多人都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可谓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学生军”。中国军队征兵史上恐怕从来没有这样的景象,来自大学校园的“新鲜血液”第一次如此汹涌的流向军营。  10月下旬,中央军委发布了2008年征兵令。这本不足为奇,军队的补充每年都在进行。而把征集对象主要固定在高学历青年身上却是多年来
张平的画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画。  1961年生于安徽省颍州的张平,1978年毕业于安师大美术系。后潜心研究山水画艺术。1982年进入南艺美术山水国画专修班,苦修三年有余,在艺术大师付二石的指导下,深入生活,把中西结合的画法巧妙地融入到岭南画派的山水画之中,取众家之长。他曾经不止一次地深入到山川田园,亲身感受大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他就象一个充满激情的歌者。用他那浑厚的男中音,唱出
6月的高考,牵动着千万考生及家长的心,数百万考生即将通过高考,踏上自己人生新的旅程。但在这一人生道路的分岔口,从高考报名、进考场,以及之后的录取招生等环节,却时有不和谐的声音传出。  当2001年广东电白高考舞弊案、2004年河南濮阳高考舞弊案、2004年山东菏泽高考舞弊案等案件的参与者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一部分学生竟然顶风而上,通过冒名顶替或其他手段进入大学校园。  在高校进行的打假行动中,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