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简要论述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森林建设发展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天津市未来的国际定位、绿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城市森林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天津市进行城市森林建设的必要性。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使城市绿化不偏离规划方向。
  [关键词]城市森林城市绿化城市定位生态效益
  
  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发展及研究现状
  
  城市森林的提法最早源于美国和加拿大。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中,首先使用“城市森林”这一名词。森林城市建设蓬勃发展,极大推动了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美国对城市森林的理解比较广义,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范围内的所有树木。而欧洲一些国家,像德国、芬兰等把城市森林主要定义为城市内的较大林区和市郊森林。这些国家森林资源丰富,各城市中绿化率几乎达50%以上,环境优美,绿化遍及各个角落,同时或在市中心,或在市郊都建有城市森林,成为市民的天然氧吧,生存环境宜人,环保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个市民的脑际,是真正的生态城市。日本对森林城市的建设也十分重视,城市森林有相当的规模和质量,而且赋予了浓烈的文化氛围。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相对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是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很多城市纷纷响应。由《城市绿化条例》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制定,各方面对生态平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达成共识,而“城市森林”建设对生态平衡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城市森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在不断深化。目前全国设立了12个城市森林建设示范点,像上海已经启动500米宽的林带建设,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国城市森林发展理念日渐清晰,通过近20年的研究与实践,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森林建设指导思想“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林水结合建设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即实现在整体上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活力的林水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天津市未来城市定位与开展城市森林建设的意义
  森林覆盖率是衡量城市森林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反映都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环渤海经济圈大开发、大开放,天津必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中国北方的经济金融中心。近年来天津城市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距离天津市的国际化、绿色生态型城市定位尚有一定差距。城市绿化状况近年来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绿地数量不足,绿地建设尚存在着追求数量、面积,土地空间利用率不高,生态效益不明显,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热岛效应仍很严重等状况,城市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的问题。城市森林建设可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在天津尽快实施城市森林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大绿化体系,改善环境污染,让天更蓝、水更绿,美化城市景观是市民热切愿望。
  事实上,城市森林的建设,使人们生存环境质量提高的同时,不但是它的生态与景观效益,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对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地位意义重大。因此针对天津市环境绿化状况,尽早进行城市森林建设的相关研究,实施城市森林工程是非常必要的。有了理论依据才能尽快确定天津市绿化的发展方向,开展城市森林建设,真正形成规模化造林、工程化造林、社会化造林、多样化造林的新形式,把天津市建成名副其实、特色鲜明的国际化绿色生态大都市。
  
  天津市绿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城市森林”的概念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接近传统的森林概念,一是包括行道树、公园、住宅小区、城市绿地等的所有树木。针对天津市绿化的实际现状,笔者对“城市森林”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即“城市森林”应是指城市地域内,由大片生长的树木组成的林地,包括片林、林带。城市森林建设可形成城市森林环境,即由大片生长的树木为主体的、乔灌草结合的、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态和调节局部气候的、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生态系统。它可以彻底改善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状况,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正在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天津,由于其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改善城市景观与生态环境,我们还应重新定位另一个重要概念,即“城市绿化”的内容范围,即“城市绿化”的内容应包括“城市森林”、公园、行道树、城市绿地、防护林、住宅区绿化等,并以“城市森林”为主体,即“城市森林”应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城市森林建设应涵盖整个市域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形成有机的绿色网络。
  根据城市森林的位置不同,城市森林的表现形式亦略有不同,结合天津市域范围内,河流较多的优势,城市森林应包括市区片林、道路、水域的林带,城郊结合部的近郊森林及远郊森林、农田林网等,即能够达到一定规模的能构成森林环境的各种林地,使其成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及景观系统中的核心林地,城市森林网络中的结点。
  明确了以城市森林建设为主导的城市绿化概念,对比一下天津市的绿化现状,我们就可以发现目前天津市绿化生态效益不明显的症结所在。
  天津是海滨城市,土壤含盐量高,乡土树种缺乏,树木种类较少,城市自然条件并不理想。骨干树种代表一个城市的景观特色,适应性强,栽培管理较易,受群众欢迎。天津树种规划中,骨干树共计7种(含3个变种及3个变型),即绒毛白蜡(含变种杜氏毡毛棒)、国槐、刺槐(含变种红花刺槐)、早柳(含变型馒头柳及绦柳)、桧柏(含变型河南桧)、臭椿(含变种千头椿)、月季。目前生长良好,应用广泛。
  目前,天津市园林植物给人的印象是树种单调,据1996年数据显示,已有的露地木本植物计44科94属175种,和邻近的北京无法相比。这些树种中,常绿的22利,(含若干变种),其余均为落叶的,仅占总树种数的14%,冬季树木景观更是单一。发展至今,在树种的丰富与引进中,情况已大有好转,但对一个北方沿海盐碱土城市来说,引种工作仍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
  除了树种单调、树木养管小良外,彩叶植物和观花、观果类植物应用也较少,缺少季相变化,植物种植比例也不合理。另外,城市垂直绿化率低,实际上垂直绿化不仅占地面积小、提高城市绿化率,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从天津市整体上来看,绿化破碎化程度较高,整体性差。尤其中心城区绿化率偏低,主次干道夏季暴晒度均较高;有限的公园、绿地生态效益不明显,过于偏重景观营造和娱乐设施建设。郊区成片的林地亦较少,仅北部蓟县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市区空气清新度不高,污染较重。
  天津市对城市绿化与生态问题非常重视,规划部门编制了天津市水系规划、天津市园林绿地规划、天津市林业规划、滨海新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等,全面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城市面貌也大有改观,市民们亦感觉非常振奋,城市景观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城市生 态环境的改观并不明显,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强调了绿地面积、绿化率等问题,但是并未强调绿化的内容、形式,导致绿化的平面化倾向,尤其市区内能够成林的绿化项目较少,虽有一定的乔木,但并未形成林化,生态效益及感官舒适度不高。
  综上,通过对国内外绿地先进城市的学习研究,要彻底改变天津市的生态环境和绿化景观,必须对“城市绿化”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位研究,只有建立以“城市森林”建设为主体的城市绿化体系,才能使城市绿化环境生态状况彻底改观。同时,城市森林规划尤其要从整个市域范围来考虑,使其与周边的城市森林有机联系,实现整体的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建立起结构合理,具有最佳生态效应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益及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森林建设的效益
  
  城市森林建设的生态效益。通过城市森林建设,天津市森林生态系统将得到优化,进而减轻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压力和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大范围的植绿增绿,可加快实现“有路皆绿、有水皆绿、有城皆绿、有村皆绿”的目标;并可节约能源,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改善大气和水源质量,减少洪水径流,减弱噪声,遏制土地沙化,减少浮尘天气,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森林的社会效益。城市森林建设可美化环境,有益健康,使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环境更加舒适宜人,它是构成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也为城市居民提供户外休闲娱乐场所;森林树木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特色,可提高城市知名度,并可提高市民主人翁意识和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城市森林的经济效益。城市森林建设的林副产品可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并且可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城市森林建设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区发展,增强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活力。
  综上所述,城市森林建设的顺利实施,是彻底改善市区绿化景观与生态状况,切实提高城市绿化质量,改善市民生存环境,改善气候,放松身心的重要手段。城市森林建设既可以使天津市景观与生态效益得到提高,也可以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可以说,天津市尽快实施城市森林建设是提高绿化质量和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步骤。(作者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E08021)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闾小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制度等。  主要著作:《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等。  编者的话 本刊2012年10月(下)、2013年4月(上)、2013年5月(上)先后推出“官本位的政治哲学”专题策划,俞可平、林存光、翟学伟、张鸣、方朝晖、张绪山等学人从官
【摘要】在当代世界格局变动史上,金砖国家集团的出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金砖国家合作的深入程度、持续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国家之间能否确立共同的价值理念以及制度化机制。关于金砖国家的合作前景,一个基本判断是,既然已经实行了合作,就要继续推进、着眼长远、解决当下。从长远来看,要提高金砖国家合作的制度化水平,尤其是要缔造共同的价值理念;从当下看,要注重经济社会领域,通过共同发展克服利益纽带的脆弱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 张建平  【摘要】习近平主席“互联互通”思想与亚太经济发展间具有积极的双向互动关系,“互联互通”对亚太经济合作具有关键的基础性作用,而现实和未来的亚太经济合作对互联互通有巨大需求。在亚太地区推行“互联互通”,首先需以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条件改善为基础,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即以此为目标;互联互通推动亚太各经济体之间加速构建“全球价值链”,形成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各大城市中的邻避争议日益增多。由于邻避设施涉及较庞大的人群和社会利益,邻避冲突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成为城镇化过程中一个必须面对并给以制度化回应的问题。目前,邻避冲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利益主体间意见整合机制滞后,邻避相关信息共享机制缺失,其他救济渠道不畅等。在邻避设施决策和兴建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避免客观邻避争议;开放决策,减少主观
【摘要】数千年来,礼治是中国制度建设的基础,其内在精神在于对人的信任和尊重,通过尊贤使能,敦风俗、明人伦,让人心得到温暖、让人性得以复苏,从而建立行为准则,塑造集体风尚,铸就行业传统。礼是中国文化中衡量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的主要标准。没有礼,中国社会就会像一架没有灵魂的机器, 失去生气与活力。西方的法在中国古代的对应物, 并不是《书经》称之为“法”的事物,而是“礼”这个概念。未来的中国法治建设,
【摘要】结合当前国际劳务市场的发展模式以及延边地区的实际情况,找出延边劳务输出发展的差距,延边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环境以及行业自身存在劳务市场输出面窄、劳务人员综合素质低、获取劳务信息不畅等问题,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延边劳务输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劳务输出 延边地区 发展模式    延边劳务输出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吉林省延边州对外劳务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吉林省延边州派出了大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农户家庭经营成为大多数国家农业经营形式的主导选择,公司农场总体上未取得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不过,美国公司式农业经营在总体上加快发展的趋势和在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明显。美国公司农场的发展特点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启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基础性地位,可以同公司农场在特定领域加快发展并形成比较优势并行不悖;美国农场结构演变的经验值得借鉴,但两国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差异仍值得高
摘要 我国宪法之所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认并规定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因为它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等明显的制度优势。同时,我国宪法的根本政治制度很好地体现了民主形式与民主本质的统一、政体与国体的统一、民主与效率的统一,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坚持宪法根本政治制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绝不能照搬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模
国际金融体系,广泛涵盖世界各国和经济体之间关于贸易、跨国投资与资本流通的协议框架、制度安排,是国际经贸关系、金融秩序的重要基石。随着全球政经环境变迁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发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传统国际金融体系受到一系列挑战和质疑,但时至今日,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金融体系依然主导着全球经济,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发达国家依然把持着在国际支付、结算、汇兑与转移等方面的规则与惯例,依
摘要 党的十八大在扩大差额选举、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从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差额选举是大势所趋。然而,目前我国差额选举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差额选举的重要意义,科学把握差额选举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差额选举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