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过程中危险点防控对策探析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ka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变电运维过程是指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进行技术操作和设备维护。变电运维是变电站各项运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变电站及电网运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几年随着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各专业技术的融合和统一,有效提高了变电运维效率,但运维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技术危险点。对这些危险点进行分析,制定相应防控对策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倒闸操作、巡视工作以及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中的危险点,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变电运维 危险点 一体化 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046-02
  电力行业是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更是电网输变电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建设项目,所以做好变电站的运维工作,才能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从而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电力资源。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电力建设需求也日益增加,变电站的数量越来越多,智能技术不断更新和采用,电网运行复杂性和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变电站运行生产离不开倒闸操作和设备巡视,加之近年来根据“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逐步实现运行维护一体化。现从倒闸操作、设备巡视、运维一体三个方面探讨容易忽略的危险点和采取相应防控对策。
  1 倒闸操作危险点与防控对策
  在建新运维站第一个智能变电站—— 110 kV会展变电站进行程序化操作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程序化操作在开关转运行过程中缺少对必要信号的检查和判断。常规变电站在倒闸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随时对一些必要的信号和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发现异常会立即停止操作,先解决异常信号,保证无误后方继续操作。而智能变电站程序化操作命令一旦下达,按程序步骤连续操作到底,中间缺少检查环节,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又因智能变电站增加了合并单元、采集器、智能终端等重要智能元件,检修压板、SV(间隔投入)压板、智能终端总出口硬压板等也都和传统变电站的压板有着不同的意义,无论其中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产生严重后果。比如检修压板误投入、合并单元的电源空开没合上都会引起保护拒动。另外,智能变电站倒闸操作中压板的投退顺序也很重要,例如SV压板与检修压板、SV压板与GOOSE压板的先后投退顺序没有引起运行人员的注意而没有正确操作时,都可能引起保护误动。
  因此,随着智能程度越高,对运维操作人员技术判断能力和责任心要求也越高。如只依赖智能操作,思想放松,就很难发现操作中隐蔽的危险点,所以必须认真做好防控对策。(1)为保证设备送电的安全可靠,在设备由检修转运行,最好是合上开关前,人为检查各种相关软、硬压板的投入状态及各种后台信息报文,此举虽加大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还是不能保证运行人员不会疏忽遗漏了某个检查项。为此,在随后的220 kV智能变电站即220 kV先农变电站投运时,对程序化操作票库做了补充和完善,在开关转运行操作前补充增加了对必要压板、信号等信息的检查项目,如不满足要求则程序化操作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合闸操作。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有效提高了程序化操作的安全性,保证了生产可靠运行。(2)从思想上提高运行人员对智能变电站安全意识,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学习培训,重点掌握软压板、硬压板的设置原则和投退步骤,正确分析判断智能装置运行状况以及各种告警信号,理解SV压板与检修压板、SV压板与GOOSE压板的正确投退顺序的操作原因并深刻认识不正确操作的后果。
  2 巡视危险点与防控对策
  巡视工作是变电站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巡视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电网的稳定运行。对于主要变电设备如主变、开关、刀闸、互感器等,运行人员都会有意识的重点巡视和关注,但对一些次要和辅助设备存在巡视不周的危险点。如没有全面认真做好巡视工作,一些细微疏漏也会导致危险事件的发生。这里重点强调巡视过程中应及时发现消弧线圈欠补偿现象。因为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或用户负荷性质发生变化,导致容性电流增大,消弧线圈容易出现档位满档和补偿不足。此时若未能及时发现,会增加谐振发生的概率,引起多条10 kV线路同时跳闸,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应做好以下防控对策。(1)认真做好全面巡视工作,对辅助设施屏柜端子排、后台监控电脑电源线等容易疏忽的地方加强巡视,必要时进行红外测温,避免存在火灾隐患未及时发现而引起火灾。(2)加强运维人员在巡视中对消弧线圈的重视。已安装消弧线圈的变电站,运维人员应严格按标准巡视卡对消弧线圈是否工作在自动控制状态、运行档位、线路电容电流、残流、脱谐度、中性点位移电压进行巡视,对存在欠补偿且长期在最高档位运行的及时上报反馈。(3)将消弧线圈满档等重要信号上传到主站的CC2000监控系统,运行人员每天定点对监控系统上光字牌进行巡视,以便能更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
  3 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危险点与防控对策
  根据国网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指导意见,现已开展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即由变电运维人员进行一些小型的维护消缺工作。由于技术专业要求不同,变电人员都是刚开始接触维护项目,在维护消缺工作中经常遇到新的问题。(1)由于消缺类项目现场实操机会少,变电运维人员经过培训后现场实际动手操作的次数有限,时间一长,极易生疏,技能水平滑坡,技能掌握难以巩固。(2)原先培训侧重“直接更换”的工艺要求,对查找、判断故障、回路连接测试方面培训不足,变电人员因经验不足,容易形成照着培训内容按部就班的情况,在实际维护消缺操作中缺少自己的查找和判断,存在具体回路接线不同时直接进行更换备品的危险。
  针对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危险点,须做好以下对策:(1)加强培训深度。如加热驱潮装置损坏更换项目就涉及到故障查找排除、回路测试,不同型号更换还涉及到更改回路接线,在培训这些维护技能要求高的消缺类项目时应侧重培训人员查找、判断故障的方法以及辨识回路原理图等。(2)尽可能详尽编制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安全质量工作票范本、作业卡范本。(3)强化作业现场监督管控和安全质量管控,认真执行《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安全质量工作票》、标准作业卡。变电站站所管理人员现场指导维护消缺、监督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按月组织集中培训、实战演练,检修人员到场纠正存在问题与不良习惯。
  4 结语
  变电运维涉及到很多内容,相关影响因素也很多,不能等安全事故发生以后才重视安全问题。明确运维工作中的危险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不仅是对工作人员生命安全负责,也是提升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保障。因此,要做好变电运维工作,必须不断提升运维技术水平,及时发现变电运维过程中的众多风险源头,分析这些危险点并加以防范,严格执行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将人身、电网、设备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提高变电运维的安全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峰,冯延江.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3(36):230.
  [2] 段鹏,赵丽华,张旭.浅议变电运维倒闸操作危险点分析与预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5):10.
  [3] 杨阳,邹微,王磊.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4(23):211.
  [4] 武丽荣.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5(18):185.
其他文献
该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我国现行食品类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结合课题所在的背景,深入调查研究我国食品类国标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标准未能按要求予以修订或
本文以新型电力仿真软件GridLAB-D为基础,深入研究GridLAB-D的工作原理、使用范围、模块的内部构造、功能、模块间相互连接的方式以及建模所用语言.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了小
经产奶牛妊娠7个月进人干奶期.干奶期约为2个月,分为干奶前期和干奶后期。从停奶到产前21天叫做干奶前期,产前21天至产犊叫做干奶后期或者围产前期(产犊至产后21天叫做围产后期)。
以某工程实验室为实例,首先简要介绍了工程概况,针对工程特点,通过对开式冷却塔与封闭式冷却塔的特点及适用条件的分析比较,最终确定封闭式冷却塔为该工程的冷却塔形式;然后
<正>一、水稻虫害(一)地下害虫的防治水稻地下害虫主要是危害秧田的蝼蛄、蛴螬、金针虫、跳甲等,本田主要是蝼蛄、红线虫和老鼠等。可选用5%毒蛄灵粉剂甲拌颗粒剂对细土、细
目的探讨阶段性营养平衡目标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与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
文章以某灌区梁首工程设计实例为出发点,在对工程建设基本情况进行概括的基础之上,重点从泄洪闸区段设计、固滩区段设计、以及进场道路区段设计这三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该
目的探讨在进行护理实习教学管理期间新型管理模式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102例实习护生作为试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教学管理模式;对照组(5
目前,青虾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价格稳中有升,因此,在基本控制青虾养殖规模的前提下,青虾养殖的前景看好。1青虾的市场需求与特点1.1青虾的营养物质与功效分析1.1.1青虾的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