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前教育备受关注,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环节,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他阶段的教育改革成效,因此,我国开始不断加大对幼教专业的教育投入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幼教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教学能力。作为该专业学生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钢琴弹唱能力不容忽略,该专业学生需要主动抓住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着眼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提升综合素养。通过对钢琴弹唱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来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为我国幼教事业的改革以及创新做出自身相应的贡献。
[关 键 词] 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232-02
在对幼教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水平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这一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有待提升,钢琴弹唱能力不足,难以更好地满足幼教专业教学的实质要求。因此,该专业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动学习钢琴弹唱,掌握核心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教育教学经验,全面提升自身的钢琴弹唱能力和水准,进而在完成学业之后顺利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为幼儿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保驾护航,以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来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一、钢琴弹唱课程
钢琴弹唱课程是幼教专业音乐中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综合性比较强,学生需要学习钢琴伴奏、视唱以及伴奏编配和不同的乐理知识。教师需要明确教育目标,在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钢琴弹唱能力和水平,为专业学生后期的教学实践以及职业生涯发展指明道路及方向。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被动及消极,难以意识到钢琴弹唱的重要价值以及优势,忽略了对这一课程的学习以及自主创新,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教师则需要结合目前的教学实情,灵活利用现代化的育人资源以及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将教学策略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调整融为一体,真正打造精彩课堂和高效课堂,为幼教专业学生的长远成长以及发展提供更多的依据。
二、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教学现状
在对幼教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唱能力进行分析時不难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不够理想,学者在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时提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幼教专业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是非判断能力较为有限、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还不够清晰,再加上自身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在入学之初没有接触过钢琴弹唱,对钢琴比较陌生,还没有积累丰富的阅历知识,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钢琴弹唱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教师没有结合这一现实条件,主动调整教育教学思路,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大打折扣,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整体的教学活动开展频率相对偏低,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二)学生缺乏主体性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从目前来看,幼教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唱能力不足,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说出个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整体的课堂教学直接由教师来把控。教师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按照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主观意愿决定所有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钢琴弹唱知识的过程中比较消极、被动,同时课后练习的时间偏少,无法实现自主学习和课后巩固,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不容乐观。很少有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三、提升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的教学策略
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成效。对学生个人以及学校来说,需要注重不同教育资源的灵活配置及利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以及手段,了解钢琴弹唱能力提升的相关要求以及学生个人的发展背景,找准教育教学的突破口以及切入点,进而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与其他课程相比,钢琴弹唱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比较强。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钢琴弹唱技巧并且拥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了解相关的市场要求,积累丰富的乐理基础知识,对即兴伴奏的编排方法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弹唱的有效结合。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钢琴弹唱的技巧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及手段集中练习幼儿歌曲弹唱。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学校需要主动开设钢琴视唱基础课程,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以乐理、视唱和钢琴弹奏方法的学习为前提,以五线谱识谱为基础和出发点,先让学生对简单的识谱市场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难度和高度。钢琴弹奏的难度偏高,对专业的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教师需要注重非连音弹奏到连音弹顺利过渡以及有效迁移,对不同技巧练习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及创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视唱练耳以及钢琴等基本知识。在此前提下,学校还需要主动开设幼儿歌曲弹唱课程,了解音乐类专业院校与幼教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要求,确保幼儿教师能够主动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中结合自身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教学活动。 (二)积极选择教材
教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线索以及依据,教师需要注重对教材的灵活选择,了解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相关性。着眼于学生的视唱基础,以不同教材的精心选择为着手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其中五线谱学习是基础和前提,在完成这一基础教学环节之后,教师还需要深入剖析教材之中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提升学习以及练习的难度。各个调式的音阶以及和弦练习最为重要,这一点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利用日常学习的机会,积累丰富的经验。以儿歌弹唱为重点及核心,不断丰富教材内容及形式,通过对经典幼儿歌曲的集中学习以及弹唱练习来提升学生的弹唱能力及编排能力。这一点有助于充分彰显学科教学的指导作用和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水平。
(三)积极落实基础教学活动
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唱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基础教学活动不容忽视,很多学生没有音乐基础,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学生在识谱、视唱以及钢琴弹奏上存在许多的困难及障碍,教师则需要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弹奏方法的学习和讲解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弹奏手型以及练习习惯的规范和纠正,让学生能够在最初就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钢琴弹奏中的手型以及坐姿最为重要,有的学生在初期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误区,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基础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及创新,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后期弹唱学习提供更多的依据并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坚持因材施教和分组教学
因材施教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对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其中钢琴集体课教学工作不容忽视,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仍然按照统一的教育教学目标一以贯之,就难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对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弹唱水平,分析学生的薄弱点以及差异,保障最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教师需要以简单基础性的视唱练习为重点,然后逐步提升教学难度,实现由浅入深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有的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教师则可以适当融入乐曲练习,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以及趣味性,逐步发展学生的弹唱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负担,充分彰显因材施教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分组教学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分组,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互相合作以及分工的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和扬长避短。教师只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更多方向上的指导以及肯定,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确保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五)注重课后练习和及时指导
课堂教学的时间比较有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有待提升。教师则需要注重课后练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时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钢琴弹唱教学活动较为复杂、难度偏高,教师需要意识到作业检查这一核心教学環节的重要性,分析学生的主体价值,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与完成情况,注重后期营业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并进一步调整。
作为一门技能课程,钢琴弹唱教学难度偏高,教师需要关注现场指导,了解学生的弹奏过程,分析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和错误,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其中单独指导尽管会耗费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教师能够在单独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通过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以及互动来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检查学生的作业时,为了实现高效教学,教师需要采取简单抽查的形式,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鼓励学生,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以及肯定,确保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
四、结语
幼教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钢琴弹唱能力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和手段,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及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我国学前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幼教专业人才,全面提升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准。
参考文献:
[1]鲜航.高职学前教育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20(12).
[2]李建忠.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J].明日,2019(34):81.
[3]朱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的培养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9.
[4]刘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钢琴弹唱中演唱部分训练方法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新一代(理论版),2019(14):224.
[5]张颖,苏爱敏.结合岗位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C],2018.
[6]汪峰.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J].文渊(中学版),2019(3).
编辑 郑晓燕
[关 键 词] 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232-02
在对幼教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水平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这一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有待提升,钢琴弹唱能力不足,难以更好地满足幼教专业教学的实质要求。因此,该专业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动学习钢琴弹唱,掌握核心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教育教学经验,全面提升自身的钢琴弹唱能力和水准,进而在完成学业之后顺利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为幼儿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保驾护航,以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来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一、钢琴弹唱课程
钢琴弹唱课程是幼教专业音乐中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综合性比较强,学生需要学习钢琴伴奏、视唱以及伴奏编配和不同的乐理知识。教师需要明确教育目标,在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钢琴弹唱能力和水平,为专业学生后期的教学实践以及职业生涯发展指明道路及方向。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被动及消极,难以意识到钢琴弹唱的重要价值以及优势,忽略了对这一课程的学习以及自主创新,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教师则需要结合目前的教学实情,灵活利用现代化的育人资源以及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将教学策略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调整融为一体,真正打造精彩课堂和高效课堂,为幼教专业学生的长远成长以及发展提供更多的依据。
二、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教学现状
在对幼教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唱能力进行分析時不难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不够理想,学者在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时提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幼教专业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是非判断能力较为有限、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还不够清晰,再加上自身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在入学之初没有接触过钢琴弹唱,对钢琴比较陌生,还没有积累丰富的阅历知识,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钢琴弹唱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教师没有结合这一现实条件,主动调整教育教学思路,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大打折扣,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整体的教学活动开展频率相对偏低,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二)学生缺乏主体性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从目前来看,幼教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唱能力不足,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说出个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整体的课堂教学直接由教师来把控。教师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按照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主观意愿决定所有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钢琴弹唱知识的过程中比较消极、被动,同时课后练习的时间偏少,无法实现自主学习和课后巩固,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不容乐观。很少有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三、提升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的教学策略
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成效。对学生个人以及学校来说,需要注重不同教育资源的灵活配置及利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以及手段,了解钢琴弹唱能力提升的相关要求以及学生个人的发展背景,找准教育教学的突破口以及切入点,进而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与其他课程相比,钢琴弹唱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比较强。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钢琴弹唱技巧并且拥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了解相关的市场要求,积累丰富的乐理基础知识,对即兴伴奏的编排方法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弹唱的有效结合。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钢琴弹唱的技巧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及手段集中练习幼儿歌曲弹唱。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学校需要主动开设钢琴视唱基础课程,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以乐理、视唱和钢琴弹奏方法的学习为前提,以五线谱识谱为基础和出发点,先让学生对简单的识谱市场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难度和高度。钢琴弹奏的难度偏高,对专业的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教师需要注重非连音弹奏到连音弹顺利过渡以及有效迁移,对不同技巧练习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及创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视唱练耳以及钢琴等基本知识。在此前提下,学校还需要主动开设幼儿歌曲弹唱课程,了解音乐类专业院校与幼教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要求,确保幼儿教师能够主动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中结合自身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教学活动。 (二)积极选择教材
教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线索以及依据,教师需要注重对教材的灵活选择,了解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相关性。着眼于学生的视唱基础,以不同教材的精心选择为着手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其中五线谱学习是基础和前提,在完成这一基础教学环节之后,教师还需要深入剖析教材之中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提升学习以及练习的难度。各个调式的音阶以及和弦练习最为重要,这一点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利用日常学习的机会,积累丰富的经验。以儿歌弹唱为重点及核心,不断丰富教材内容及形式,通过对经典幼儿歌曲的集中学习以及弹唱练习来提升学生的弹唱能力及编排能力。这一点有助于充分彰显学科教学的指导作用和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水平。
(三)积极落实基础教学活动
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唱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基础教学活动不容忽视,很多学生没有音乐基础,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学生在识谱、视唱以及钢琴弹奏上存在许多的困难及障碍,教师则需要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弹奏方法的学习和讲解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弹奏手型以及练习习惯的规范和纠正,让学生能够在最初就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钢琴弹奏中的手型以及坐姿最为重要,有的学生在初期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误区,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基础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及创新,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后期弹唱学习提供更多的依据并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坚持因材施教和分组教学
因材施教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对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其中钢琴集体课教学工作不容忽视,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仍然按照统一的教育教学目标一以贯之,就难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对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弹唱水平,分析学生的薄弱点以及差异,保障最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教师需要以简单基础性的视唱练习为重点,然后逐步提升教学难度,实现由浅入深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有的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教师则可以适当融入乐曲练习,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以及趣味性,逐步发展学生的弹唱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负担,充分彰显因材施教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分组教学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分组,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互相合作以及分工的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和扬长避短。教师只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更多方向上的指导以及肯定,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确保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五)注重课后练习和及时指导
课堂教学的时间比较有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有待提升。教师则需要注重课后练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时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钢琴弹唱教学活动较为复杂、难度偏高,教师需要意识到作业检查这一核心教学環节的重要性,分析学生的主体价值,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与完成情况,注重后期营业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并进一步调整。
作为一门技能课程,钢琴弹唱教学难度偏高,教师需要关注现场指导,了解学生的弹奏过程,分析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和错误,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其中单独指导尽管会耗费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教师能够在单独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通过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以及互动来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检查学生的作业时,为了实现高效教学,教师需要采取简单抽查的形式,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鼓励学生,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以及肯定,确保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
四、结语
幼教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钢琴弹唱能力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和手段,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及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我国学前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幼教专业人才,全面提升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准。
参考文献:
[1]鲜航.高职学前教育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20(12).
[2]李建忠.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J].明日,2019(34):81.
[3]朱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唱能力的培养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9.
[4]刘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钢琴弹唱中演唱部分训练方法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新一代(理论版),2019(14):224.
[5]张颖,苏爱敏.结合岗位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C],2018.
[6]汪峰.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J].文渊(中学版),2019(3).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