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细节 提升教学效果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wei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决定成败”——教学细节处理得好的话,它可成为学生迷惘时的导航、困惑时的援手,能提高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细节若处理不当,则会阻碍学生学习的进程,使教学质量低下,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说,教学细节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细节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一、精心备课,在预设中把握细节
  备课过程中的细节设计,是基于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程度、对学生的身心状况的了解程度和教学环境的熟悉程度,是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做到以下几:
  1.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深入浅出地处理知识,利用各种途径采集有用的教学信息,并借助集体备课的力量整合教学信息,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
  2.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学习“伴性遗传”过程中,事先布置学生在学校和社区范围内调查统计患有红绿色盲的人数,算出男性和女性的患病概率,调查患者家族个体色觉情况等,探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的现象的成因。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对难以学习的知识点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经意地掌握住了。
  3.备课设计环节中还要考虑到学生获取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和新课改理念,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等一些细节问题,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铺好基石。
  二、认真上课,在生成中把握细节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抓住课堂上随时迸发出的意想不到的细节问题,利用教学机智及时处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但是教学中,多数教师不希望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提出问题,害怕影响到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计划。其实这些都是无形的教学资源。当教学中出现意外的生成时,聪明的教师会趁机捕捉到它的价值,抓住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例如,学习“细胞结构”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学生判断“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这一句话是对的,笔者没有直接评价答案,而是引导问:“醋酸菌酿醋的原理是什么?醋酸菌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是否含有线粒体?”通过引导使他明白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这比起直接给出答案来更能让他记忆深刻,并且能够领悟到学习的技巧,提高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时都可能迸发出教师意料之外的充满智慧的火花,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是生物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素材,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生成性,好好把握细节性问题来提升教学质量。
  三、细心评价,在反思中把握细节
  1.聪明的教师总是能在课余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从中汲取教学的经验以利于以后的工作。教师通过细心的评价来反思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课后的教学评价一方面是要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课堂教学效果的成败得失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反馈出来,从作业中发现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较好,哪些知识点还存在问题,及时补救,以防留下知识的漏洞。
  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这节,讲完基本内容后,请两位学生到讲台板书有氧呼吸的反应式,结果发现有一学生将能量直接写成ATP,笔者就此现象抓住时机要他说明理由,他回答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笔者又问他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所需能量从何而来,引导他说出通过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明确细胞呼吸所产生的能量并不全部合成ATP,所以反应式中不能直接写成ATP。这样,通过练习的评价,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好的资源。
  2.课后的教学评价是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机智。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来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原因和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关于“净光合作用速率和真光合速率及细胞呼吸速率间关系”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笔者摸索一出些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法,就是利用叶绿体和线粒体这两个细胞器来解释,让学生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白,真光合速率可以简单理解为参与暗反应过程中CO2的固定量,而CO2的来源是线粒体呼吸释放的CO2和细胞从外界吸收的CO2,线粒体呼吸释放的CO2即可表示呼吸速率,细胞从外界吸收的CO2即可表示净光合速率,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于理解和掌握。反思这一细节的活动,既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又便于及时地弥补教学中的遗憾,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细节虽小,但能以小见大,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是由多个细节组成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就要求就是充分关注每一个课堂细节,从细微之处着手做起,从每一细节做起,细小之中孕育着璀璨硕果。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育中,阅读不仅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高中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可以说,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英语水平
根据子系统停运对直流系统输送容量的影响,直流系统的容量模型可由各子系统容量模型串并联组合而成,这些子系统的容量模型又是元件容量模型的串并联组合,而建立元件容量模型
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所在,拼音教学的方法可以千变万化,只有教师不断创新,采用切合实际的教法,且多种方法相结合,使拼音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让学生趣中求知,知中有
针对当前纬斜检测的现状与要求,介绍了基于MSP430为核心器件的织物纬斜检测的新方法及系统的工作原理、软硬件的实现方法。MSP430通过采集织物纬斜数据,实现纬斜检测的同时通过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进一步研究织物纬斜存在的规律,根据纬斜检测数据的测量值控制步进电机的动转,构成自动检测装置。
目前电网广泛使用的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都是通过引入隔离刀闸辅助接点来实现母线保护的自适应运行,该方法虽然直接有效但仍存在多种缺陷.文章提出了一种母线保护运行方式自适应
花生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世界各地均有种植。在我国分布较广,如广东、广西、辽宁、山东、河北等地均有栽培。花生在紫金县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上乘,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摘 要:农村初中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缺少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对课外读物选择容易错位。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要制定计划,统筹安排;要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书;要充分挖掘书源,使学生有书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在办学条件相对比较薄弱的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如何?怎样切实开
摘 要: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英语教师都关注的问题。提高课堂有效性必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好有效的课前导入,活用教材,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高度重视师生互动。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师生互动与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途径,而教学质量主要
鸡球虫病,在大关县农村散养户或小规模饲养户中,由于养殖户养殖经验不足,饲养管理跟不上等原因,鸡球虫病频频发生,发病率、致死率高。鸡球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性原虫病,此病通过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