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伤科:正骨传奇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q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骨伤流派之一,传承近一个半世纪的上海石氏伤科在现代医学的大潮中巍然屹立、稳步发展、传人遍天下。这一海派中医能有如此强的生命力,主要源于它的根基深厚、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百姓称赞。
  从“石记镖局”到独步杏林
  石氏伤科缘起今江苏省无锡市前州镇石家宕一武林世家。清道光年间,石氏有一名蓝田、字兰亭的,在无锡城内开了一家镖局,行走于太湖与山东之间。习武之人大都有一些伤科经验,石蓝田就用家传独门秘方和整骨之术为同僚治伤,久而久之积累了一套疗伤整骨的独特经验。
下图:2016年捷克布拉格举行中国-东欧卫生部长论坛期间,詹红生医生演示石氏伤科诊治颈椎病手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时任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等观看。

  大约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沿海轮船航运的发展,运河的商贸运输功能日趋式微,加上热武器使用日益广泛,旧式保镖业也日渐凋衰。石蓝田便解散了镖局,举家东迁,定居于上海,在城东黄浦江边的鸿升码头新新街,置下了四间平房,开设了以伤骨科为主的诊所悬壶济世。他熔传统武术正骨手法与中医内治调理方法于一炉,开创石氏骨伤学派。
  石氏伤科奠基于石蓝田之子石晓山,他也自幼熟习拳棒,至晚年仍对接骨入骱纯熟而敏捷。设诊所之外,他还参加学术组织“中华医学研究所”,担任评议员,在该所附设医院担任伤科主任,平日好与同辈谈论学术经验,对各科的理论和治疗都有一定认识,尤其推崇明朝医生薛己所体现的“十三科一理贯之”学术思想。所谓“十三科”,是古代医学分科的总称。石晓山认为骨伤科大夫应该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兼收并蓄中医内外各科精华,融会贯通于伤科诊疗。这一治学思想沿袭至今。
  石晓山有三个儿子,长子石颂平精通医道及武艺,并从外科医师李瑞林处获得秘方,创制了以后广泛应用的消散膏,但因肺疾中年病逝。次子石筱山曾就读于中国最早的中医学校——神州医学校。季子石幼山就读于丁甘人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由于长子亡故,石晓山就让石筱山、石幼山相继辍学,帮他襄理医务,1929年起共设诊所,至1933年诊所由老城区的新新街迁至当时法租界连云路。
  到了第三代,发展出“外伤内治、气血并重”的石氏伤科已名震沪上,成为当时“江南八大伤科”之翘楚。
  说起石氏伤科第三代的精妙医术,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1934年5月,46岁的南派武生盖叫天在上海大舞台演《狮子楼》中的武松,从离地两丈多高的楼窗跳出去追西门庆时突发情况而在空中一闪身,落地时只听右腿咔嚓一声。盖叫天硬撑到这一幕完全落下时,便一头栽倒在地。可戏还要继续,于是打电话请来石筱山救急。
  经手法触摸(当时尚无手提式X光机),石筱山即判断是“胫骨骨折”,仅在短短几分钟里便完成了紧急处理:一是将断骨整复,二是顺势将筋脉理顺,消减肿胀,三是以小夹板暂时固定。盖叫天随即回到舞台继续表演。事后,这惊心动魄的内幕不胫而走,盖叫天的艺德和石筱山的医术令人肃然起敬。
  到了1940年代,上海滩的每个三轮车夫都知道石氏伤科诊所在哪儿。诊所几乎每天都要接诊三四百人,其中还有不少是特意从外地赶来,半夜就在门口排队的。
  从江湖到象牙塔
  根据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的统计,上海在解放初期至“文革”前期存在的中医流派共有54家,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针灸科、推拿科等科目。在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的形势下,不少名震—时的中医流派都因没有出色的传承人而濒临失传或已经失传。像石氏伤科这样拥有良好传承脉络并能维持至今而依然兴旺的中医流派屈指可数。
  事实上,石氏伤科这个民间医术不仅传承下来,还跳出一门一户、一家一派的狭隘范围,直接跨入中国主流医学界与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以石氏伤科为基础、石氏伤科传人为核心骨干发展起来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新中国成立之初,石家兄弟即毅然把祖传三代的石氏伤科的秘籍——包括所有的方剂与医技——完整地献给了国家。这成为石氏伤科后来实现巨大跨越关键的第一步。
  而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石氏伤科的珍视与扶持,无疑是迈出了关键的第二步——1954年,上海市成立第一家中医院,即请石筱山任骨伤科主任;1956年,上海市成立第一家中医学院,又请石筱山、石幼山兼任教职,在附属医院开展诊疗教学,编写《伤科》讲义,并在学术团体担任职务,系统整理石氏伤科学术经验,奠定了石氏伤科的學术地位。
右图:石晓山。

  值得注意的是,石氏伤科第三代也破除了传统中医子承父业的家庭传承,开了带外姓徒弟的先河。仅石筱山就在解放前带了十余个徒弟,这也为日后石氏伤科的传承奠定了基础。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不仅有石家人——石纯农(颂平子)、石仰山(筱山子)、石凤珍(筱山女)、石印玉(幼山子)、石鉴玉(幼山子)、石凤霞(幼山女)、沈蕴新(幼山媳)、石蕴华(第三代堂侄)。还有外姓人——石筱山收的高徒梁劲予、杨锦章、诸方受、罗济平、沈德骅、蒋立人;石幼山的高足有陈国昌、奚鸿昌;由中医学院组织结对的学生有陈谟京、诸福度、曲克服、陆品兰、施杞、施超。
  与第三代以口头之约带徒不同,从第四代开始,石氏伤科要建立师承关系,还要去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人事局等地做备案,并签订至少三年以上的师徒合同,目的在于以“硬性”的方式保护中医流派。
其他文献
深圳璀璨的夜景中有无数的创业梦想闪耀。  深圳这座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既诞生了腾讯、华为、中兴、万科这样的“巨无霸”领军企业,也繁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小微公司,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它们就像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细胞,构成了深圳经济的中坚力量,成就了深圳今天的活力与繁荣。  一家家民营公司从初创到蓬勃,都是一段段创业、创富的精彩故事,这样的故事,每一天都在这里发生。为什么怀揣梦想的创业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
6月15日晚,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之上,星光熠熠。  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今年电影节收到来自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3964部,有500多部影片将在上海的47家影院展映,电影节成了上海的一件文化盛事。  电影节的主体是好电影。那么,好电影是什么模样的?  好电影的评价标准,虽不无见仁见智之处,但积极向上、揭示人性、启迪感悟,總是应有之义。那些好电影,就是这
三十年前,美国政治学家、前政府高官约瑟夫奈提出了一种叫做“软实力”的新概念,它像野火般传播,定义了我们的时代。十年前,对于刚刚以虹桥枢纽崭露头角的虹桥商务区,软实力仅仅是一种设想,但十年后的今天,特别是备战进博会的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软实力,虹桥商务区逐渐探索出了一个“绣花管理”的崭新模式。  关于软实力,需要怎样的“绣花针”、谁来持针走线,如何达到精细化管理,是落地此番模式的首要问题。对于虹桥商务
时光的车轮如果回到十来年前,或许,话剧并没有今天的火爆与热烈。这个具有百余年历史的艺术,经历了在中国的生根、发芽与开花,直至今天,终于花繁枝头,春意盎然。无论是北京人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还是捕鼠器戏剧工作室、现代人剧社、開心麻花……从南到北,从历史悠久文脉深厚的专业院团,到崭露头角、初进市场的民营院团,乃至白领、高校自发组织的戏剧社团,话剧在今天,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几乎每一个晚上,北京人艺的“
也许有人会问,克隆那么多一模一样的猪有什么用?仅仅是为让它们的肉多一些精肉少一些肥肉吗?科学家看到的前景,自然不会是这些。    当你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屏幕,看到这两只长相一模一样的克隆猴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猜,很多人会想:太高级了,然而,跟我并没有什么关系。  事实并非如此。克隆是一种成熟的基因技术,如果说普通人很难接触一只克隆猴、一头克隆猪、一头克隆牛,但如果你需要试管婴儿技术的帮助、如果
鲍里斯·约翰逊在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地方,突然遇到了一堵巨大的墙。  北京时间9月9日22点30分,可靠消息传来,反对“无协议脱欧”法案已得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这意味着在法律层面,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所提倡的在10月31日“硬脱欧”的方案,将不能实行。  在英国脱欧方面,鲍里斯·约翰逊算得上是伦敦上空的一只“鹰”。他先前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他宁可“死在阴沟里”,也不愿延期脱欧。话虽然
1. 5月2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启了自她上任以来第十一次访华之旅。此前在4月份,默克尔对美国进行了一次为期一天的短暂访问,仅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进行了时长为两个半小时的谈话。而在俄罗斯索契,她也只与普京度过了约4个小时。但此次访华,她在中国度过整整两天。在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并威胁对欧盟加征关税的背景下,默克尔希望寻求一个“自由贸易盟友”,而中国似乎正是这个理想目标。  2. 备受瞩目的“特金会”
对于一座城市的记忆,常常来自对其制造的商品的留恋。蝴蝶牌縫纫机、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大白兔奶糖……“上海制造”曾给一代代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  2018年4月底,上海市经信委牵头制订《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加快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到2020年,3家左右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培育8-10家制造业“独角兽
2019年8月6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千呼万唤始出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落地。新片区将对标国际最强自贸区,探索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为重点的政策,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深圳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努
如何看待一个A类电影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最简单的指标:看每年报名参展参赛的影片数量。  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收到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528部影片报名参展;而今年,这个数字又大幅上升到了3447部。  在影迷们的“选择恐惧症”大幅爆发之前,电影节组委会已经率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选择困难——如何从这3447部中,选出最终入围影展的500多部影片?这就轮到一群神秘的“选片人”出场了——他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