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的印象管理探析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已经成为目前最受追捧的社交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在朋友圈发布文字状态来展示自己,并与好友形成互动。朋友圈就像一个虚拟剧场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剧场里精心表演,致力于在好友的心目中建立一个理想的形象。本文主要是运用戈夫曼的拟剧互动理论来分析当前微信朋友圈的各种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微信;印象管理;戈夫曼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戏,社会和人生就是一个舞台,我们每个人就是舞台上的表演者,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在别人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为了这个目的每个人都竭力进行表演。就如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写的一段台词:“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上场和下场的时候,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着许多角色。”
  一、朋友圈的印象管理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用“表演”来指代个体持续面对一组特定的观察者时,所表现出的并对那些观察者产生了某些影响的全部行为;用“前台”来指代个体在表演时有意或无意中使用的表达性装备。他指出,在前台,表演者和观众进行日常生活领域的直接互动,是具有公共性的形象。后台则是完全自由、属于个人的地方,是为前台做准备的不希望观众看到的一面。舞台设置,包括舞台设施、装饰品、布局以及为表演者提供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背景项目。表演者会根据舞台设置的情境定义,猜测领会观众对自己的期待,从而通过一定的策略来完成观众认可的表演。戈夫曼认为,表演者安置舞台设置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只有当演员置身于适当的设置之中,才能完成恰当的表演。因此,在传统日常生活的表演中,由于空间的限制,人们总是在固定而具体的舞台上完成表演。同时,为了塑造统一而被信赖的形象,表演者往往遵循传统社会规范进行表演,并通过观众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来观察观众的反应和期待。只有在后台时,才会得到暂时的放松,他据此提出了拟剧互动理论。
  2011 年 腾讯公司开发了一个新的通讯软件—微信,用户可以用它免费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朋友圈”则让用户在记录生活点点滴滴,同时与亲友进行交流互动。由此,时间维度上分散的信息,被聚合之后就形成了信息发布者的“形象”和“性格”,进而成为个人档案的“形象储存库”。微信朋友圈是针对于熟人来言,因此每个人在朋友圈中树立的形象对于自己在现实中给别人留下的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朋友圈中的形象树立好了对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大有脾益。而对于微信朋友圈的我们来说表演者就是我们自己,相应的观众就是好友们。对于朋友圈的印象管理功能我们可以用戈夫曼的拟剧互动理论来分析。戈夫曼拟剧互动理论的主题就是印象管理,所谓印象管理就是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或者说当他人观察自己时,自身该如何表现自己。按照戈夫曼的理论,表演可划分为四种:
  (一)理想化表演
  戈夫曼说过:“表演者会掩盖或部分掩盖与自己理想的形象不符合的活动,事实和动机。”虽然微信朋友圈的舞台下面都是熟人,但这并不等于演员呈现出的就是生活中的真实自我。在戈夫曼看来,大多数社会都存在分层系统,人们具有“向上流动的本能”,普遍对高阶层抱有理想化的期待。而个体期望得到有声望的社会地位,并实现这种社会普遍的向上流动的需求,就需要努力维持自己的表演前台。为了维持前台,人们就要呈现出恰当的表演。然而,为了避免实际呈现出的表演效果和演员自己所期待的效果有差距,演员会过滤掉现实中不好的部分,集中展示自己理想化的形象,从而有利于给观众留下预先设想的印象,得到向上流动的机会。
  我们在朋友圈这个舞台上进行表演时,所呈现的理想自我并不是虚幻的或虚假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观众”对自己的评价不断调整自己的表演,以至于能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我们更倾向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形象,更多的是自己好的一面,更吸引人、更光辉的一面,而刻意隐藏掉、弱化失意的一面。
  (二)误解表演
  表演时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使别人对自己产生自己所期望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使别人产生错觉,即得到假印象的表演,叫做误解表演。最常见的就是很多本身并没有多少文化的人,通过在微信中转发一些心灵鸡汤或是些至理名言,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知识渊博并且热爱学习的样子,这就是典型的“朋友圈”中的误解表演。
  (三)神秘化表演
  所谓的神秘化表演指的就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为了防止表演者与交往者社交活动过于密切,他们相互间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交往者无法全部了解表演者的行为,从而产生一定的畏惧感。戈夫曼引用库利的表述:“人们总是会用各种仪式和人为的神秘气氛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屏障,这些形式和神秘气氛的作用在于阻止过往甚密,从而给想象提供了一个制造理想化的机会。” 例如在军队里,军官和士兵从来不在一起用餐;在职场中,经理从不和职员共用办公室。在“朋友圈”中就存在有这样一些人,总喜欢发一些常人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的,相对很高冷的东西,为的就是想与普通人区分开来,同“朋友圈”中的观众产生一些距离,好完成自己角色形象的树立。
  (四)补救表演
  我们在微信上主动表露丢面子或者尴尬的行为,但这种表露行为是刻意的,经过修饰的,目的是让观众觉得自己可爱,而且希望得到大家的安慰与同情,甚至会期望这种目的能够实现,当有人点赞的时候会加一句“点赞的都是什么心态。”
  二、微信朋友圈的“表演”效应
  (一)信任危机
  在“朋友圈”内存在一些人一味的为了迎合他人从而使用了大量的虚假信息,并且故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与真实目的。一些不法分子更是如此,他们编造大量虚假信息为的就是获取圈内人的信任,从而开始下一步的行骗计划。正因为这些虚言假意的存在使得人们不敢在轻易相信看起来很“美”的东西。
  (二)交往方式的过度使用会影响现实人际关系
  过度的虚拟社会社交活动会缩短现实的人际交往。影响人们交往的真实性与稳定性。我们在朋友圈里进行交流的只是表演者“表演”出来的一个人,而不是他自己。观众对他个人的认知就会产生误差,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变成了虚拟的人物进行交往。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如果长时间缺乏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会使得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变得缺乏信心,缺乏真实性。此外长期沉溺于虚拟的社交网络内,将会无法适应现实社会所带给人们的复杂规则,会出现逃避社会角色的现象,社交障碍就会形成。
  三、结束语
  “朋友圈”作为独特的交往方式迅速地被年轻群体所接受,“朋友圈”的内容就逐渐“丰富”起来。如今净化整个圈子势在必行,防止信任危机的出现,把功利的事物从“朋友圈”之中拿走,还大家一个真正干净整洁的“朋友圏”是当务之急。在完善好“朋友圈”的同时,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人,还应该多注重传统强连带关系的交流,不应该把生活的大部分重心放在“朋友圈”这种虚拟媒介,而是理性使用这一交友工具,实现其功能与优势的最大化,让其完美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做到不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朱力.社会学原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65-187.
  [2]刘海涛.网络伦理建设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06.
  [3]黄明,肖淑楠.或议手机上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9.
  注释:
  ①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88.
  ②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4-55.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新兴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不断上升的能源需求,全球能源消耗量急剧增长。为了满足这些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避免全球资源耗竭和对环境的长期破坏,寻求高性能、低成
近年来,人们对“一锅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各种非均相双功能催化剂层出不穷;由于其具有原子利用率高和操作步骤少的特点,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非均相催化剂不仅解决了催化剂循环利用的难题,还克服了金属流失、重金属污染等难题。非均相催化剂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对催化反应有着极大的影响。介孔有机硅纳米材料作为一种负载有机金属配合物及重金属的载体在催化中显示了一些良好的功能。树枝状大球背小球结构的纳米材料,它
本论文以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并用于表阿霉素检测。主要获得以下结果。以柠檬酸钠直接化学还原氯金酸,在可控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的金纳米粒子。表征结果显示,金纳米粒子形状规则,粒径均一,分散性好。以玻碳电极作为基础电极,通过电聚合邻苯二胺,静电吸附作用将自制的不同粒径金纳米粒子修饰到电极表面,获得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表征测定结果显示,金纳米粒子在电极表面均匀分布,小粒径金纳米粒子在电极表面分布更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在众多污染物的处理方法中,光催化技术由于其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优点,为环境净化开辟一条新道路。二氧化钛是最常用的光催化剂之一,由于二氧化钛化学稳定性好、廉价易得,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方面潜力很大。TiO_2半导体的电子能带结构决定其仅能够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光部分进行光催化反应。然而,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谱中,紫外光仅占3%~5%。因此,TiO_2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极低。此外,
最近,我们公司的CEO脱不花去上了一个学习班,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要做自我介绍,每个人一分钟。这么短的时间能说啥?无非是姓名、职业、会干什么等。  但是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他说,我研究了你们每一个人,誰,那年你在那个城市的时候,我也在那个城市;谁,你在干什么的时候,我就在你隔壁那个楼;谁,我们共同认识谁……  最后说到脱不花的时候,他说,我不认识你,但我是得到App的重度用户,我还推
期刊
有机-无机杂化硅材料的优势在于制备简单,易于修饰。作为一种具有双功能特性的复合型载体,它本身在催化反应中具有相转移催化的作用,在参与多相催化反应中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同时表面具有大量的羟基,便于催化剂的修饰与固载。而且羟基大多分布于材料的表面,基于这些特性制备出的固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分布更加广泛和均匀,这种材料具有开放的层状微观结构,有利于底物接近催化活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