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12岁8月,主因"脊髓栓系松解术后10年余"入院。症状体征查体:患儿身高138cm,31.7kg,脊柱于腰段向左弯曲,左腰部突出,Adam征( ),骨盆倾斜,右侧稍高,左小腿及左足肌肉萎缩,左足马蹄高弓内翻明显,左足外侧可见明显胼胝。左侧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及腓肠肌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左下肢全长75cm,右下肢全长77cm,Allice征( )。左、右小腿周径分别为20.5cm和27cm,左、右大腿周径分别为28cm和33.5cm。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北京 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12岁8月,主因"脊髓栓系松解术后10年余"入院。
症状体征查体:患儿身高138cm,31.7kg,脊柱于腰段向左弯曲,左腰部突出,Adam征( ),骨盆倾斜,右侧稍高,左小腿及左足肌肉萎缩,左足马蹄高弓内翻明显,左足外侧可见明显胼胝。左侧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及腓肠肌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左下肢全长75cm,右下肢全长77cm,Allice征( )。左、右小腿周径分别为20.5cm和27cm,左、右大腿周径分别为28cm和33.5cm。左小腿后外侧针刺觉较对侧明显减弱,腹壁反射正常引出。左侧膝腱反射减弱,跖反射未引出,右侧均正常引出,双侧Babinski征(-)。
诊断方法患儿脊柱正侧位及全脊柱CT提示腰骶椎短小,形态失常,L3-L4向后成角,相应水平椎管窄,椎体椎板未闭,形态不规则。骶椎约4节,3对骶孔。S1扁且碎裂状,与上椎体对应差。MRI提示骶尾椎畸形,圆锥低位,脊髓栓系。
治疗方法于全麻下行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正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显露双侧T12-L3椎板,L4、L5、S1椎板缺失,S2椎板存在,脊柱于L5、S1处后凸最为显著。瘢痕组织与硬膜粘连严重。双侧固定T12-L3椎体,左侧将L3和S1残余椎间组织切除,右侧切除L4、L5残余不完整椎体。C型臂下确定脊柱后凸部分矫正,正位无明显侧弯。脊髓监测SEP、MEP未见异常。
临床转归患儿术后1-5天病情平稳,复查血常规仅白细胞轻微升高,考虑为术后机体反应。术后第5天复查脊柱正侧位X线片,矫形效果满意。后凸角度由术前100°减至术后70°,外观畸形改善,排尿困难症状减轻。术后第6天突发视物不清,逐渐失明,仅存光感,间断出现烦躁与嗜睡,眼球震颤,伴四肢不自主抽动。
适合阅读人群儿科;骨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为53岁女性,因"进行性四肢肌无力、肌肉萎缩19年"就诊。症状体征患者19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肌肉萎缩,无肢体麻木、头晕、头痛、肢端发冷等。病情逐渐进展,16年前开始出现双上肢无力、肌肉萎缩;9年前因步态不稳摔跤致"骨折"后勉强可在搀扶下可短距离行走,日常生活需坐轮椅。近2年四肢无力进一步加重,开始写字不能,脚踝以下不能活动。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查体:颅神经体查正常,双前臂下1/2及大小鱼际肌中度萎缩,臀部、双侧大腿、小腿肌肉中度萎缩。双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4
病史摘要患者男,63岁,因"咽部不利、进食哽咽感5个月"就诊。完善相关病理提示:(贲门)中分化腺癌。行胃癌根治术 胆囊切除 肠粘连松解术,术后于PACU拔出气管插管后转入ICU监护治疗。术后呼体温最高38.7℃,存在吻合口后壁瘘口。症状体征下腹部轻度肌紧张及压痛,腹部无反跳痛,肠鸣音微弱,直肠指检无异常。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血液学检验,NRS2002营养筛查、PG-SGA营养评估、营养综合评定三级诊断方法。治疗方法营养支持治疗,个性化肠内营养配制。临床转归患者吻合口瘘愈合,好转出院。适合阅
病史摘要先证者,男性,17岁,双侧乳房发育2年,有尿道下裂及隐睾手术史;1位舅舅及1位表哥有类似病史。症状体征先证者乳房发育,生殖器为男性器官,有阴毛稀疏、无腋毛等第二性征发育不全表现。诊断方法对先证者的激素、染色体核、雄激素受体基因等进行检测,血清睾酮、促黄体生成素升高,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正常,染色体核46XY,雄激素受体基因结果为c.T2629C突变,引起p.phe877leu(TTC-CTC)苯丙氨酸改变为亮氨酸,该位点突变国内外均无报道,诊断为部分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治疗方法予乳房手术和雄激素
病史摘要孕妇孕30 2周,33岁,孕3产0,产检发现极重度血脂升高1天。此次系IVF妊娠,GDMA1,孕期定期产检,血压正常,无创DNA低风险,大排畸无殊,无油腻饮食史,无腹痛恶心等不适主诉。孕前曾胰腺炎病史,既有血脂升高,孕期规律口服力平之(非诺贝特160mgQD)降脂至今。诊断方法孕30 2周产检血检发现TG:64.62mmol/L,TC:20.16mmol/L。治疗方法入院后继续力平之原剂量口服,并予以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临床转归患者在使用胰岛素静脉滴注期间血脂下降速度较快,患者于2021年9月2
病史摘要患者30岁,社会性别女,婚后未育。因四肢乏力、口周麻木两周就诊。症状体征体格检查:血压150/100mmHg。身高173cm,体重50kg,上部量83cm,下部量90cm,指间距182cm。乳房TannerI期,无阴毛、腋毛、胡须。外生殖器呈幼女型,阴道为盲端。双侧腹股沟可及包块。诊断方法生化和激素检查示血清钾、皮质醇、雌二醇、睾酮水平低下,孕酮水平增高。超声报告盆腔内未见子宫及卵巢声像,双侧腹股沟区探及低回声结节。CT显示双侧肾上腺占位。染色体核型为46,XY。诊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17α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9岁,因"发作性胸痛、胸闷6个月,咳嗽伴痰中带血7d"入院,6个月前,患者因考虑急性心梗于我院急诊行PCI治疗,术后予以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好转后出院;7d前,因胸痛、咳嗽再入院,心脏超声提示左室心尖部可见一范围40.5mm×20.7mm稍强回声,考虑血栓可能,予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症状体征以胸痛、胸闷为主要临床症状,以心尖搏动稍弱,浊音界扩大,为主要体征。诊断方法心脏超声治疗方法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心肌重塑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临床转归出院4个月余附壁血栓消失适合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2岁,因出现咳嗽伴流涕多日就诊。症状体征患者无头晕乏力等不适。检查方法结肠镜显示横结肠距肛门60cm处带蒂息肉,顶端直径约2.5cm。诊断方法组织形态学低倍镜下呈炎性息肉样,黏膜层及黏膜下显著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高倍镜下见散在分布的卵圆或纺锤形细胞,形态温和,呈束状、层状排列。免疫酶标记肿瘤细胞表达滤泡树突细胞的免疫表型,包括CD21、CD23,部分表达SMA,原位杂交显示EBV阳性。治疗方法行单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临床转归内镜定期随访,7个月无局部复发,上下腹部增强CT提示无转
病史摘要1例先天性内耳畸形伴脑脊液耳漏患者,因右鼻反复流出清亮液体5年,加重伴头痛6个月入院,采用耳内镜经耳道径路行脑脊液耳漏修补术,术后康复出院,随访无复发。症状体征右耳鼓膜完整、膨出,鼓室内见积液,头位前倾时右鼻腔见清亮液体流出,右侧咽鼓管咽口可见清亮液体流出;音叉试验(512Hz):双耳气导、骨导均未引出。诊断方法结合耳内镜检查、听力学评估、脑脊液生化检查、颞骨高分辨CT及内耳MRI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脑脊液耳漏,通过手术探查确诊为先天性内耳畸形伴脑脊液耳漏。治疗方法耳内镜经耳道径路鼓室探查,术中行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6岁,以"劳累性胸痛、胸闷3年,加重1个月"之主诉入院。劳力型心绞痛症状典型。既往有血友病A病史40余年。多次自发性关节腔出血、血尿,出血风险极高。有吸烟、丙型病毒性肝炎及腹股沟疝病史。症状体征入院心肺查体阴性,生命体征正常。右侧面部可见黄色瘀斑,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右踝、左膝关节变形,屈曲、内收受限;左侧下肢胫骨前可见类圆形肿块,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诊断方法病史明确,心电图可见缺血改变,冠脉CT血管成像及冠脉造影均支持诊断。治疗方法患者冠脉造影示三支病变,于前降支行经皮冠状动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1岁,个体经营者,因"反复发热2年余,间断头晕伴言语不清1年"于2020年1月13日入院。症状体征本例患者以反复发热起病,体温波动在37.4℃~38.5℃左右,反复就诊于外院,诊断为"发热待查:感染性?结缔组织病?",间断给予抗感染、激素等治疗,期间间断出现头晕,伴有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视物重影,外院诊断为"脑梗死"。本次住院期间出现颈部疼痛及右下肢无力。体格检查:神清,言语清晰,双眼视力正常,右侧鼻唇沟稍浅,示齿口角左歪,右下肢肌力5-级,余肢体肌力5级。右侧指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