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高层建筑日趋增多,近几年昆明发展速度加快,城中村改造也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拔地而起的多是高层建筑,在建筑施工中,工程项目质量和工程使用价值最终形成和实现的阶段,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阶段文章主要简述了如何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应用研究
1.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特点
1.1工周期长,影响因素多
涉及质量的各个影响因素有很多,诸如工程地质地貌情况、施工场地气候变化、勘察设计水平、施工材料供应、机械设备条件、施工工艺及方法、工期要求和投资限制、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等等。
1.2容易产生质量波动
虽然建筑工程的施工有国家标准和规范,但是由于建筑产品的生产没有固定的生产线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影响施工质量的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又很多,从而导致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不稳定,产品质量容易产生波动,例如材料性能、设备运转、施工环境等的变化以及机械故障、违规操作、计算错误、施工方法不当等等都会引起质量变异,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1.3质量具有隐蔽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造成在生产过程中上工序的生产结果为下一工序所掩盖,产生隐蔽工程,若不及时检查,事后再看表面,容易将不合格产品认定为合格产品,从而造成质量隐患。
1.4质量检查具有特殊性
建设项目工程实体形成后,其质量检查不可能采取通过像某些工业产品拆除或解体来检查其内在质量,所以当出现质量问题后,其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应该及时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并加强工序的质量管理,不能在事后凭经验直觉判断。
1.5质量受造价、工期的制约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其质量都要受到造价和工期的影响。一般而言,造价高工期合理质量就好,相反,随意压低造价、缩短工期就会降低工程质量。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要正确处理造价、工期和质量的关系,努力做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三者达到对立统一。
2.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即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机械因素、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
2.1人的因素
主要是施工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技术能力和工艺水平,施工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管理能力。
2.2材料
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仪器仪表、生产设备等,是工程项目的物质基础,也是工程项目实体的组成部分。监理工程师应严格进行材料的控制,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2.3机械因素
施工机械是实施工程项目施工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施工必不可少的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是否适用、先进和合理,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所以监理工程师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布置、结构型式、施工现场条件、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机械型式和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以及施工机械的使用操作,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相应的使用操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2.4方法因素
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先进性;方法因素的控制。所采取的“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特别是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和正确,不仅影响到施工质量,还对施工的进度和费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监理工程师应参与和审定施工方案,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确保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方法先进,操作简便,既能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
2.5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如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质量体系的完善与否、质量保证活动开展的情况等)和劳动环境。
上述五方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实质上就是对这五个方面的因素实施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3.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对策
3.1工程概况
该小区位于计划工期为365d,合同价暂估为3000万元,为框架—剪力墙结构,8层,建筑面积26089m2,主要设有变配电间、消控、监控室及电信、有线电视机房。我公司承揽工程项目有:土建工程、给排水、电气、暖通、消防、智能建筑、电梯及相关的设备安装及部分非标结构制作等。
3.2施工部署见图1
图1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3.3主要工程指标
(1)单位工程质量必须全部合格,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必须达到80%以上。
(2)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设备事故。
(3)无重大工程安全事故、轻伤事故率为零。
(4)工期: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6月1日,共计365日。
(5)一次交付试生产成功。
3.4质量验收要求
工程质量按照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规定进行质量检查、检测的验收。
(1)由专职人员对原材料进行检查、检测的管理,严把质量关。
(2)按照设计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3)做好各班组的自检工作和交接工作。
(4)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防止质量隐患。
(5)做好施工记录、技术资料保管工作,保证资料齐全。
3.5强化建筑项目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1)建立和完善监理单位的质量监控系统,配备相应的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配备所需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及有关的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监理大纲和拟定监理细则;进行人员的培训,做好质量监控的各项准备工作。审查施工单位进场人员和施工队伍的技术资质是否符合工程项目施工的要求,经审查认可后才能上岗,对于不合格的人员,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撤换。对于特殊工种(如电焊工、检验工、化验工等)和作业(如潜水作业、高空作业、高电压作业等)及关键的施工工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操作等,还应对其技能进行考核和评审,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在资质的审查中,一般应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资质,质量管理的能力、水平和经验。
(2)对工程中所用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和器材的质量控制。
(3)审查施工单位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满足要求,重点应审查施工机械设备型式、性能参数和数量是否符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要求,并适合施工现场条件。
(4)严格做好工程主要质量控制点。
表1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位置
(5)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技术文件,通常分为施工组织总体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两类,前者是针对工程项目总体施工的组织设计,后者是针对单位工程施工的局部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6)施工程序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和有效避免了施工中交叉作业所造成的相互干扰和对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影响。
(7)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式、性能和数量是否能满足施工的要求,是否与所拟定的施工组织方式相适应,是否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3.6所取得的成效
在此质量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本工程的质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尤其是结构工程,构件混凝土质量非常好,观感质量十分显著,结构偏差都控制在优质工程的要求范围内。所有分部工程质量应全部合格,其中优良项目之50%,并且建筑主体和装饰两个分部工程必须达到优良;观感质量的评定符合率要达到85%以上:质量保证资料全部合格。交叉作业中也充当的发挥了交接检验,隐蔽验收制度的作用,使各专业各班组的都互相监督,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满意度达到90%以上,由此也可以判定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良好。本工程在质量上得到了甲方、和监理和设计单位的一致好评。并为公司在当地树立了很好的质量威信。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大部分都出现在施工阶段。国外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非常重视业主对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尤其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论文从工程实际出发,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把好质量关,从制度上、组织上、人员上加强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清除工程质量隐患,保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够达到目标要求,从而控制施工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建恩,马玉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探索[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
[2]孙明志.浅谈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今日科苑,2008(5).
[3]赵建恩,马玉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探索[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应用研究
1.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特点
1.1工周期长,影响因素多
涉及质量的各个影响因素有很多,诸如工程地质地貌情况、施工场地气候变化、勘察设计水平、施工材料供应、机械设备条件、施工工艺及方法、工期要求和投资限制、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等等。
1.2容易产生质量波动
虽然建筑工程的施工有国家标准和规范,但是由于建筑产品的生产没有固定的生产线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影响施工质量的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又很多,从而导致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不稳定,产品质量容易产生波动,例如材料性能、设备运转、施工环境等的变化以及机械故障、违规操作、计算错误、施工方法不当等等都会引起质量变异,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1.3质量具有隐蔽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造成在生产过程中上工序的生产结果为下一工序所掩盖,产生隐蔽工程,若不及时检查,事后再看表面,容易将不合格产品认定为合格产品,从而造成质量隐患。
1.4质量检查具有特殊性
建设项目工程实体形成后,其质量检查不可能采取通过像某些工业产品拆除或解体来检查其内在质量,所以当出现质量问题后,其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应该及时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并加强工序的质量管理,不能在事后凭经验直觉判断。
1.5质量受造价、工期的制约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其质量都要受到造价和工期的影响。一般而言,造价高工期合理质量就好,相反,随意压低造价、缩短工期就会降低工程质量。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要正确处理造价、工期和质量的关系,努力做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三者达到对立统一。
2.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即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机械因素、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
2.1人的因素
主要是施工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技术能力和工艺水平,施工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管理能力。
2.2材料
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仪器仪表、生产设备等,是工程项目的物质基础,也是工程项目实体的组成部分。监理工程师应严格进行材料的控制,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2.3机械因素
施工机械是实施工程项目施工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施工必不可少的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是否适用、先进和合理,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所以监理工程师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布置、结构型式、施工现场条件、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机械型式和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以及施工机械的使用操作,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相应的使用操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2.4方法因素
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先进性;方法因素的控制。所采取的“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特别是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和正确,不仅影响到施工质量,还对施工的进度和费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监理工程师应参与和审定施工方案,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确保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方法先进,操作简便,既能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
2.5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如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质量体系的完善与否、质量保证活动开展的情况等)和劳动环境。
上述五方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实质上就是对这五个方面的因素实施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3.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对策
3.1工程概况
该小区位于计划工期为365d,合同价暂估为3000万元,为框架—剪力墙结构,8层,建筑面积26089m2,主要设有变配电间、消控、监控室及电信、有线电视机房。我公司承揽工程项目有:土建工程、给排水、电气、暖通、消防、智能建筑、电梯及相关的设备安装及部分非标结构制作等。
3.2施工部署见图1
图1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3.3主要工程指标
(1)单位工程质量必须全部合格,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必须达到80%以上。
(2)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设备事故。
(3)无重大工程安全事故、轻伤事故率为零。
(4)工期: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6月1日,共计365日。
(5)一次交付试生产成功。
3.4质量验收要求
工程质量按照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规定进行质量检查、检测的验收。
(1)由专职人员对原材料进行检查、检测的管理,严把质量关。
(2)按照设计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3)做好各班组的自检工作和交接工作。
(4)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防止质量隐患。
(5)做好施工记录、技术资料保管工作,保证资料齐全。
3.5强化建筑项目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1)建立和完善监理单位的质量监控系统,配备相应的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配备所需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及有关的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监理大纲和拟定监理细则;进行人员的培训,做好质量监控的各项准备工作。审查施工单位进场人员和施工队伍的技术资质是否符合工程项目施工的要求,经审查认可后才能上岗,对于不合格的人员,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撤换。对于特殊工种(如电焊工、检验工、化验工等)和作业(如潜水作业、高空作业、高电压作业等)及关键的施工工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操作等,还应对其技能进行考核和评审,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在资质的审查中,一般应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资质,质量管理的能力、水平和经验。
(2)对工程中所用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和器材的质量控制。
(3)审查施工单位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满足要求,重点应审查施工机械设备型式、性能参数和数量是否符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要求,并适合施工现场条件。
(4)严格做好工程主要质量控制点。
表1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位置
(5)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技术文件,通常分为施工组织总体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两类,前者是针对工程项目总体施工的组织设计,后者是针对单位工程施工的局部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6)施工程序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和有效避免了施工中交叉作业所造成的相互干扰和对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影响。
(7)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式、性能和数量是否能满足施工的要求,是否与所拟定的施工组织方式相适应,是否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3.6所取得的成效
在此质量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本工程的质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尤其是结构工程,构件混凝土质量非常好,观感质量十分显著,结构偏差都控制在优质工程的要求范围内。所有分部工程质量应全部合格,其中优良项目之50%,并且建筑主体和装饰两个分部工程必须达到优良;观感质量的评定符合率要达到85%以上:质量保证资料全部合格。交叉作业中也充当的发挥了交接检验,隐蔽验收制度的作用,使各专业各班组的都互相监督,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满意度达到90%以上,由此也可以判定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良好。本工程在质量上得到了甲方、和监理和设计单位的一致好评。并为公司在当地树立了很好的质量威信。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大部分都出现在施工阶段。国外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非常重视业主对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尤其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论文从工程实际出发,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把好质量关,从制度上、组织上、人员上加强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清除工程质量隐患,保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够达到目标要求,从而控制施工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建恩,马玉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探索[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
[2]孙明志.浅谈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今日科苑,2008(5).
[3]赵建恩,马玉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探索[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