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里的“导”与“解惑”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有效提问来实现的。
【关键词】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技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的桥梁,这座“桥梁”运用得好与坏是课堂教学有效性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日本教育学家斋藤喜博士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
实现高效课堂,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是语文教学行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要求。实现高效课堂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下面就此问题展开叙述:
1.促进知识的有效积累
知识的有效积累绝不等同于知识的简单堆积。我们所说的知识有效学习是有条件的。教师的知识传授应当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知识学习做到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过去我们往往把学生能力差归咎为学生智力差,但近来对学习落后学生的研究表明,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缺陷是导致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点,更要在知识传授的方法、角度、途径上多动脑筋,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
2.促进能力的最优发展
有效的教学虽然重视知识的积累,但不等于说赞成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而是强调效率、强调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促进知识的有效学习,事半功倍。高效课堂强调高效学习方法的应用,强调深入理解的方法、快速记忆的手段、系统组织的方法、高效练习的方法、创新思维的方法等科学方法的使用。这样有助于学生在高效率学习中发展自己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兴趣、动机、意志、习惯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但反过来,高效教学也能极大推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高效教学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已成为国际性的教育改革趋势,然而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却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我国当前不可能废除考试制度,中小学生不得不以“分数”论英雄;另一方面中小学又面临一系列的减负,但实际情况是只要学校搞素质教育升学率就会下降。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不可能这边花大量时间去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占用更多时间去提高动手能力,另一边还要切实提高学科分数、学习质量。其实,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升学,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去提高升学率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不难发现,追求高效课堂,高效率的提问方式已经由来已久,多少年来,很多人都在为这个问题不断实践研究。接下来将从课堂提问的种类、作用和优化设计的策略几个方面论述。
1.课堂提问的种类
傅道春老师认为:按照课堂教学顺序和环节划分,课堂提问可分为新课导入时提问、讲述过程中的提问和内容总结时的提问。按照提问内容划分为:目的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分析性提问;北京的赵学华将课堂提问归纳为:单维性思维提问,其中包括搭桥式提问、递进式提问、比较式提问、因果联系式提问、定势式提问。
2.课堂提问的作用
关于课堂提问的作用,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旭东老师认为:①能够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②引导学生追忆、联想、提高创造性思维;③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④使教师得到反馈信息,调控教学程序。
3.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
问题的编拟原则上要目标明确、切合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要考虑学生的思路,根据心理学的“变式”特点变换角度提问。提出的问题要做到:逻辑明晰、目标明确;问题要“有意义”;问题要有“启发性”。问题的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
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的课堂提问究竟是何状况?在对一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所有老师都认为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进行有效地课堂发问,有70%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确实也考虑了课堂提问的具体设计,并且清楚地认识到有效地课堂提问事半功倍,不仅杜绝“一言堂的现象,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自主性,这些均表明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认识是很透彻的。通过对不同教龄老师的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提问中记忆性问题比例比较大,这类问题需学生回忆已有知识,是教师经常使用的问题类型。推理性问题次之,评价性、创造性问题较少。教师们也承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重视的是问题是否能清楚地表达出教师本人教学设计的思路,而对问题本身,诸如形式、难易程度以及语言的表述考虑较少,近六成的老师在备课时更注重课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而后才是学生的学情。30%的教师在备课时会考虑到如何应对学生的答案。每位教师都有让全体同学参与课堂提问的意愿,但却实存在个别问题重复率较高的现象。“问题的编拟”成为课堂提问的“软肋”,是教师备课的薄弱环节。提问、追问、再次提问、评价、小结几种教学行为中,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相当一部分老师在语言引导上目标不强。
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语文教师都必须深入领会素质教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发挥语文集体备课组的力量,团结协作,提出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并不断完善和创新,确实实现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技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的桥梁,这座“桥梁”运用得好与坏是课堂教学有效性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日本教育学家斋藤喜博士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
实现高效课堂,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是语文教学行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要求。实现高效课堂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下面就此问题展开叙述:
1.促进知识的有效积累
知识的有效积累绝不等同于知识的简单堆积。我们所说的知识有效学习是有条件的。教师的知识传授应当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知识学习做到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过去我们往往把学生能力差归咎为学生智力差,但近来对学习落后学生的研究表明,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缺陷是导致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点,更要在知识传授的方法、角度、途径上多动脑筋,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
2.促进能力的最优发展
有效的教学虽然重视知识的积累,但不等于说赞成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而是强调效率、强调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促进知识的有效学习,事半功倍。高效课堂强调高效学习方法的应用,强调深入理解的方法、快速记忆的手段、系统组织的方法、高效练习的方法、创新思维的方法等科学方法的使用。这样有助于学生在高效率学习中发展自己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兴趣、动机、意志、习惯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但反过来,高效教学也能极大推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高效教学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已成为国际性的教育改革趋势,然而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却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我国当前不可能废除考试制度,中小学生不得不以“分数”论英雄;另一方面中小学又面临一系列的减负,但实际情况是只要学校搞素质教育升学率就会下降。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不可能这边花大量时间去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占用更多时间去提高动手能力,另一边还要切实提高学科分数、学习质量。其实,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升学,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去提高升学率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不难发现,追求高效课堂,高效率的提问方式已经由来已久,多少年来,很多人都在为这个问题不断实践研究。接下来将从课堂提问的种类、作用和优化设计的策略几个方面论述。
1.课堂提问的种类
傅道春老师认为:按照课堂教学顺序和环节划分,课堂提问可分为新课导入时提问、讲述过程中的提问和内容总结时的提问。按照提问内容划分为:目的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分析性提问;北京的赵学华将课堂提问归纳为:单维性思维提问,其中包括搭桥式提问、递进式提问、比较式提问、因果联系式提问、定势式提问。
2.课堂提问的作用
关于课堂提问的作用,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旭东老师认为:①能够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②引导学生追忆、联想、提高创造性思维;③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④使教师得到反馈信息,调控教学程序。
3.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
问题的编拟原则上要目标明确、切合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要考虑学生的思路,根据心理学的“变式”特点变换角度提问。提出的问题要做到:逻辑明晰、目标明确;问题要“有意义”;问题要有“启发性”。问题的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
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的课堂提问究竟是何状况?在对一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所有老师都认为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进行有效地课堂发问,有70%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确实也考虑了课堂提问的具体设计,并且清楚地认识到有效地课堂提问事半功倍,不仅杜绝“一言堂的现象,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自主性,这些均表明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认识是很透彻的。通过对不同教龄老师的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提问中记忆性问题比例比较大,这类问题需学生回忆已有知识,是教师经常使用的问题类型。推理性问题次之,评价性、创造性问题较少。教师们也承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重视的是问题是否能清楚地表达出教师本人教学设计的思路,而对问题本身,诸如形式、难易程度以及语言的表述考虑较少,近六成的老师在备课时更注重课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而后才是学生的学情。30%的教师在备课时会考虑到如何应对学生的答案。每位教师都有让全体同学参与课堂提问的意愿,但却实存在个别问题重复率较高的现象。“问题的编拟”成为课堂提问的“软肋”,是教师备课的薄弱环节。提问、追问、再次提问、评价、小结几种教学行为中,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相当一部分老师在语言引导上目标不强。
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语文教师都必须深入领会素质教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发挥语文集体备课组的力量,团结协作,提出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并不断完善和创新,确实实现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