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美也许是翩翩的彩蝶,也许是缤纷的长虹,也许是一句问候,也许是一丝关怀,也许是动人心弦的一瞬间。美,是那么微不足道,却又令人无法忘怀,连我们生活的角落,也有那不经意的美。 晨光熹微的清晨,鸟儿刚从窝里钻出,张开稚嫩的翅膀在湖面、在林间浅浅低飞,温暖和煦的阳光洒在昨夜的雨滴上,一切是那么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清洁工人迎着朝霞,不顾辛苦地来到繁华的城市中心,挥动着扫把,扫去一丝丝灰尘,擦净一块块玻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也许是翩翩的彩蝶,也许是缤纷的长虹,也许是一句问候,也许是一丝关怀,也许是动人心弦的一瞬间。美,是那么微不足道,却又令人无法忘怀,连我们生活的角落,也有那不经意的美。
晨光熹微的清晨,鸟儿刚从窝里钻出,张开稚嫩的翅膀在湖面、在林间浅浅低飞,温暖和煦的阳光洒在昨夜的雨滴上,一切是那么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清洁工人迎着朝霞,不顾辛苦地来到繁华的城市中心,挥动着扫把,扫去一丝丝灰尘,擦净一块块玻璃,把整洁的环境给了我们。他们就是美的创造者!
正午,烈日当头,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邮递员匆匆忙忙地赶来,将邮件送到一家一户中。他们为了送去一份邮件,一份关怀,宁可顶着烈日,冒着大雪,也不肯停止奔跑。他们是生活中不可忽略的美。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只有一盏盏灯在学校点亮,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一位位教师正在伏案工作,他们有的手中拿着笔,在试卷上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手中的红笔芯不知道换了多少。他们如园丁,辛勤地栽培小树;如春蚕,孜孜不倦地奉献;如蜡烛,照亮每一位学生。这难道不是一种让人心动的美吗?
生活中的美,多得数不清,多得眼花缭乱,多得怎么也看不完,从早到晚,从昨日到今天,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美!
(指导教师:苏 月)
作文以“早、中、晚”的順序,选取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展示一天中的美好情景。行文逻辑清晰,紧扣主题,充满画面感。
其他文献
今天,我阅读了《沙漠里的母爱》这则故事后,让我对母爱的伟大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沙漠里的母爱》这则故事主要讲了在一个极其缺水的沙漠,每个人每天的用水量只有三公斤,平时的洗漱、喂牲口……都只靠这宝贵的三公斤水。一天,一头被人们认为憨厚老实的母牛冲上运水车辆必经的公路,拦下了运水车,任凭运水战士如何驱赶打骂,就是不肯挪动半步。牛的主人来了,他扬起长鞭抽打在母牛的背上,母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它还是不
那是去年春节里的一天,我早早地从自家来到老宅,想和楼上的姐姐侃侃电脑游戏。大人们大都出去造“四方城”了,偌大的客厅里只有年老的曾祖母在。我一边迅速地换好拖鞋,一边叫了一声“阿太好”,可回应我的只有短促的一声“嗯”。我感到匪夷所思,平时见了我这个曾孙就眉开眼笑的曾祖母,今天怎么对我如此冷淡?莫不是有外星人来把亲爱的曾祖母换掉了?我忙定睛一看,桌上放着满满的一摞花生肉,曾祖母的手正伸向那里。 哦!原
【名师指导】 “有文采”,这是对文章语言的要求。文采不是什么神秘之物,是凭直觉就可以感知的。例如我们读名家的文章,常有词清、句丽、出语如连珠之感,这就是“有文采”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记叙文词句漂亮,行文华丽,固然是“有文采”,但更多的情况下,文采指内含的一种韵味,一种气派,一种光泽,它以自然流露为上。如作家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一文结尾处写道: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这是一墙爬山虎,一墙极其普通的爬山虎。 它生长于公园的西北角,那里杂草丛生,枯枝败叶落了一地。旁边只有那栋被人废弃了的楼房和一堵矮墙。周围全是大树,见不到一丝阳光。在老师的提示下,我还是第一次注意到它们,曾经多少次经过它的身边,却总是熟视无睹。那一大片的爬山虎盖住了大半堵墙,虽然到了秋天它们便泛黄,但在瑟瑟秋风中抖动着枯瘦的身体,无论什么时候都掩盖不了它旺盛的生命。 我本以为爬山虎只有这些,但
秋天来了,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清晨,我在一声声鸟鸣中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睁开睡意蒙眬的双眼,拉开窗帘。晨风微微吹来,一股熟悉的清香,芬芳扑鼻。 仔细看去,原来是我家窗外的桂花开了。这棵桂花树的身体都倾斜了,好像一位年迈的老人。妈妈告诉我:“这棵桂花树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因为屋檐遮荫的原因,它一直长得不够粗壮和挺拔。”桂花树的树干,有碗口粗细,树皮很粗糙,细长的枝干,满树都是碧绿的叶子。 春
川剧,起源于我国四川地区,具有浓烈的艺术气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被传承到今天。我们一家为了大饱眼福,在假日特地前往四川成都欣赏川剧。 在成都,欣赏川剧最好的地方便属人民文化公园内的老戏台——“蜀风雅韵”。顺着两排翠色欲滴的树木,我们进了戏堂,藤编的大椅子整齐地摆放着,台下的小桌摆着当地的特色小吃——盖碗茶和炒蚕豆,供游客们一边欣赏川剧,一边品尝。 待宾客都到齐后,戏台上的彩灯渐渐亮了起来
人的情感是极其复杂的,绝非“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所能概括得了的。单说一个“愁”字,便千姿百态:国破家亡之愁、羁旅行役之愁、官场失意之愁、怀才不遇之愁、鳏寡孤独之愁、弃妇旷夫之愁、闺中少妇之愁……“愁”是一种最难捉摸、最难把握的情感。但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愁”被描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他们融进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借用各种表现手法,把“愁”表现得非常具体、生动、形象,这些写愁的名句,脍
秋天。 风,柔弱而清爽,丝带般地飘舞着。 这风略带一些寒意,微弱的寒意,使人精神十足。风轻盈地在天空中盘旋着,扩散着,蔓延着。突然又猛烈起来,呼啸着,又倏地弱了下来,零星的草在秋风里东倒西歪。树枝微微摆动着,叶子悬在树枝上仿佛再过一秒就要掉下来。每当扣人心弦的风刮起时,心由不得紧紧地被一双无形的手拉住了。 风,突然停了,那么平静,平静得好像缺了点什么。风也似乎意识到了,又刮了起来。只是这次变
初夏里的一天,风和日丽,微风和煦。诗人杨万里乘舟游玩儿。远处,山峦起伏,层峦叠翠。近处,树林郁郁葱葱,树影婆娑。溪水微波荡漾,倒映出山间绿树红花的影子,岸边的垂柳与绿水柔媚相依,真是美不胜收。 杨万里沐浴着初夏的和风,呼吸着清鲜的空气,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恬静安宁。突然,在小溪的尽头隐隐约约出现了船只的身影。待它驶近了,杨万里才看清船上有两个孩子正在玩闹着划船。小孩子穿着朴素清新,带着农家孩子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笔下流溢出竹的淡雅风采。岁寒三友之一的墨竹,谁不能夸它“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的勇气是人人敬佩而称赞的。 每逢隆冬,一片竹林,总是投下一道绿色浓荫。坚韧的青竹在幽溪旁咏诵世间的真谛。 走在平湖秋月旁,那一小丛竹林因夕照而显眼。雪从空中飘落而下,枝叶上积得一层厚雪。夜已深了,人已散了,只留得一簇浓绿在暗中摇曳。 北风呼啸。 风一个劲地往竹林里刮。坚韧的外壳已绷得紧紧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