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树假想敌的高二男生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f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个个是敌人
  小海今年17岁,是珠海市某中学的高二男生。升入高二以后,小海出现了一系列异常表现,先是无端怀疑同学偷他的复习资料、篡改他的试卷,进而与全班同学为敌,刻意自我孤立,最后发展到一进教室就心慌、气闷,求父母给他办转学手续。小海的爸爸孙先生在班主任的要求下,带小海找到我咨询。
  与孙先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小海在小学阶段成绩优异,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小海在重点中学显得不那么突出,考试成绩排在班里第20名左右。谁都没想到,小海的中考成绩放了卫星,以年级第8名的成绩被现在就读的重点中学录取。“小海是个聪明孩子。如果不聪明,他也不会在中考中超水平发挥。”孙先生说,“但毕竟他的基础不好,总不能天天放卫星吧。上了高中以后,小海马上被打回了原形,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都只名列第25名左右。”
  为了帮儿子找回中考时的感觉,在小海高一升高二的那个暑假,孙先生不惜重金,一口气给小海报了四个一对一辅导,数学、物理、化学、英语,重要科目一个不落。虽然一个月就花了两万元钱,但效果很理想。高二开学考试,小海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1名,令同学们刮目相看。在接下来的几次月考中,小海都有良好表现,最差的一次成绩也排在班里第3名。孙先生不无得意地说:“我告诉小海,要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要一路领先,直到高考!”随即他唉声叹气,“但谁能料到,成绩上去了,这孩子的心理却出了状况!如果再次被打回原形,我的钱岂不是打了水漂?”看得出,孙先生是一个特别在乎儿子学习成绩的父亲。
  单独交流时,小海一再向我保证,班里同学是故意跟他作对。他气愤地说:“本来,我成绩不起眼,他们就当我不存在,后来我成绩上去了,他们就嫉妒我,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办法打压我。您说,这公平吗?这个班的风气不好,同学们只知道在学习成绩上竞争,没有一点友爱的气氛。”
  小海告诉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还是蛮欣赏他的,因为他的考试成绩让老师脸上有光。“班主任一再鼓励我保持状态,还给我分析每次考试的成绩排名变化,让我提防某某同学超过我,等等。”他语速极快地说,“老师说学习就是竞争,考试就是打仗,将来的高考就是你死我活的决战,所以,我也不想花心思跟同学搞好关系。一边谈友谊一边搞竞争,您说,这叫不叫虚伪?”
  我笑而不答,问:“说一说你一进教室就心慌、气闷的感觉吧,当时你脑子里在想什么?”
  小海眨眨眼,用犹豫的语气说:“我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不想进教室。”
  我提示道:“是不是感觉同学们不欢迎你?”
  小海点点头,说:“这是肯定的,不过我早就习惯了。”
  我问:“你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变差吗?”
  小海迅速瞟我一眼,支支吾吾地回答:“考试成绩是学生的命根子,谁能不担心啊?”
  我问:“其他场合,比如在家里、跟父母一起散步、上网的时候,你有过心慌、气闷的感觉吗?”
  小海摇摇头,说:“没有。我看恐怖电影都没有那种感觉。”
  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我摸清了小海的心理状况,找到了他社交困难和心慌、气闷的心理根源。
  时刻准备去战斗
  再次单独约见孙先生时,我直言不讳地说:“小海患有社交恐惧症。虽然不算特别严重,但必须及早介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社交恐惧症?”孙先生满脸惊慌。
  我解释道:“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小海所恐怕的是失去学习成绩领先地位,进而把同学都树为假想敌。”
  孙先生不解:“但是,小海的成绩很好,也很稳定啊。”
  “高处不胜寒嘛。”我用成语典故解释,“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的故事您一定知道,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会本能地出现‘战斗或逃跑反应’,思维和行为会变得异常,局外人很难理解。”
  孙先生问:“麻烦您再解释解释,什么是‘战斗或逃跑反应’?”
  我告诉他,“战斗或逃跑反应”是心理学和生理学名词,意思是说,当人面临危险时,即所谓的惊慌阶段,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两种压力荷尔蒙会迅速释放到血液中。身体在两秒钟内产生急剧的变化,好让人能够清楚察觉并面对突然出现的挑战。于是,人的出汗量增大,心跳加快,大肌肉和四肢的血流量大增(好让我们能够迅速行动),肠胃的血流量则明显减少(身体在面临危险时,消化得好不好并非第一要务),瞳孔放大,所有感官都进入高度警戒状态,视觉变得更敏锐,头脑反应时间缩短,对周围状况的察觉力也增强。“人体的這种反应,科学家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我解释道,“这种反应来自人类祖宗的遗传——当原始人类面临极可怕的威胁,譬如一只老虎逼近时,他们必须立即做出判断:是要留下来决一死战,还是赶快溜之大吉,寻找掩护?如今人们不会经常遇到生死攸关的危险,但这种本能反应却保留了下来。当遇到紧张情况,比如重要考试、上台发言等,‘战斗或逃跑反应’就会出现。”
  “这不是很好的竞技状态吗?”孙先生哈哈大笑,“如果小海保持这种高度紧张状态,学习效率一定很高,我巴不得他天天都有‘战斗或逃跑反应’!”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我进一步解释,“在本质上,战斗或逃跑反应是为了帮助人迅速进入备战模式。这时候,人的理性思维,也就是仔细评估各种方案并谨慎寻求解决之道的能力可能会忽然停滞。也就是说,当人被大量的肾上腺素所驱使时,在乎的是短时间内能不能生存,而不是长远的后果。比如小海,他连一起奋斗的同学都不要了,你说他还有理智吗?”
  孙先生的欢喜表情凝住了。
  我接着说:“还有一点很重要:在战斗或逃跑反应所引起的过度激发状态中,人处于一种警戒状态,会特别留意危险的存在,很多平日里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物,此时也被视为危险之物。比如小海认为同学都想害他,甚至同学友好的眼神也被他理解为嘲弄。他就是这样进入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的精神状态的。您希望他天天处于这种状态吗?”   孙先生缓缓摇头。
  赞许孩子又何妨
  孙先生问:“您解释得很有趣,也很容易理解,但我不明白的是,同样面对激烈的竞争,小海的同学们为什么没有出现战斗或逃跑反应?”
  我说:“每个高中生都体验过这种反应,只是小海体验得过于频繁,以至于他一进教室就处于戒备状态,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进而心慌、氣闷。这些异常的生理反应是一个信号,提示他必须改变过于紧张的状态。”
  孙先生问:“为什么唯独小海的反应如此强烈?”
  我说:“我判断,是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小海在短时间内成绩飙升,他还没有适应。此外,老师一再提醒他保持状态,提防某某同学赶超他,对小海形成了误导。第二,小海告诉我,他从小很少受到您的表扬,而他又特别渴望得到您的表扬;也就是说,他努力学习的动力是赢得您的赞许,您执拗地不表扬他,他为此很焦虑。”
  孙先生申辩道:“其实我经常在别人面前夸小海,之所以不当面表扬他,是怕他骄傲自满。”
  “人人都需要别人的赞许,尤其是孩子,父母的赞许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对小海来说,适当的赞许是帮助他克服社交障碍的良药。”我告诉孙先生,赞许是一种激励机制,它对小海的学习和成长有积极意义。一般来说,人从事某项工作(比如学习)或参加某个活动,总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肯定,人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同时也希望他人给予热情支持,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经常受表扬的学生,赞许动机强,潜能发挥得比较充分,劲头足,考试成绩就会连连上升;经常受批评的学生,也可能从反面激起赞许动机,变消极为积极,迎头赶上,转败为胜,获得次之于受表扬者的效果;被父母忽视、贬损的学生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对学习漠不关心,成绩自然会落后。“小海告诉我,中考之前,您曾鼓励他,还许诺如果考上重点高中,就给他买一部智能手机,可是这个诺言没有兑现。没错吧?”
  孙先生挠头道:“不是我食言,是学校不让学生用手机。”
  我说:“我想说的是,您曾用赞许帮助小海在中考中放了卫星,充分证明了赞许的重要性。您舍得花钱给小海报补习班,小海很感激,也意识到父母看重他,舍得花钱培养他,所以成绩飙升。这是一次暗示性的赞许,同样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什么不继续赞许他呢?”
  孙先生一拍大腿,高声道:“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转而又皱眉道,“我需要找小海的班主任谈谈吗?让他以后不要误导小海。可是,我怎么开口呢?”
  我说:“您不需要找班主任交涉,人家又没有恶意。您只要告诉小海,班主任所说的话只是在鼓励他,说考试是打仗只是一个比喻,说同学是竞争对手也只是在说成绩排名,不可当真。有些事是我们家长需要做的,不能依赖老师。”
  大约一个月以后,我在一家超市巧遇孙先生。他告诉我,小海的精神状态已大为好转,学习成绩没有变坏,与同学的紧张关系也有所缓解。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摘 要] 规则教育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板块,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建立秩序感、培养规则意识的关键期。但小学生往往存在对规则的认知不足、规则情感淡薄、规则意志薄弱和规则行为脱节等规则意识缺乏的问题,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与学生自身四个角度剖析小学生缺乏规则意识的成因,探讨培育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小学生;规则意识;培育路径  规则是指约束、要求人们遵守正确的指引人们日常
问:我是个急躁的人,有时情急之下,会在言语上伤害孩子。最近,我再次在气头上说了过分的话。事后我很后悔,因为这明显影响到了孩子对我的态度。他对我不仅冷淡,还刻意躲避我。我很难过,想再说点什么以弥补过失,但又怕说不好,所以特意请教您。  答:抚养孩子很辛苦,压力之下,有时父母的言语会伤害孩子。这种伤害并非蓄意而为,但孩子也许会大受打击,并刻意躲避。要想疗愈孩子的内伤,父母在事后可以选择道歉。而下面几句
虽然老师和家长认为多做一些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科知识,但西班牙奥维尔多大学研究者日前的调查研究发现,过多的作业不会让学生受益,每天学习60分钟会带来最佳效果,而如果连续学习90分钟以上可能导致他们的成绩下降。  研究人员对西班牙北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中的7725名中学生的数学和科学科目的成绩进行了考察。研究人员让学生们填写问卷,包括做家庭作业的次数,以及在每个学科上所投入的时间。学生们还
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陪读家长为了照顾孩子生活,监督孩子学习,放弃自己的事业,对孩子进行“人盯人防守”,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近年来,陪读对家长和孩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家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孩子也怨声载道。由陪读引发的悲剧屡屡见诸报端,却仍未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2012年2月,郑州17岁高中生“哑铃弑母”案件再次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  2012年2月7日,新学期刚刚开学。在郑州
联词: 担心,爸妈,台阶,陌生人,避免,滋味,毕竟,危险  一天,明明在街上散步,看到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摇摇晃晃地从台阶上下来。危险!明明十分担心。明明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老人从台阶上摔了下来!明明心中顿时矛盾了,扶不扶呢?扶吧,万一他讹我,要让爸妈赔钱;不扶吧,良心过不去。最后,明明心一横,上前去扶老人。可是,他力气毕竟太小了,没能把老人扶起来。为了避免延误治疗,明明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仍没
暑假里,我和我的伙伴优优幸运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环保创意活动。凌晨5点,细雨蒙蒙,我和优优冒雨来到活动现场。活动开始了,我们的项目是用废旧袜子制作兔子娃娃。我们熟练地进行着下面的工序:在袜子上画好线、剪好各部件、缝制、填棉、装饰眼睛嘴巴等。一只漂亮的兔子娃娃做成了,我们的环保创意获得了一等奖。  这是我记忆深处的杰作。老师为我们拍了照,照片上漂亮的兔子娃娃伴着我和优优胜利的笑容。我要把照片好好珍藏,
现在很多家庭都习惯晚睡,大人还好,但对孩子来说,晚睡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尤其是春天晚睡,对孩子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1.影响身高  春天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在3~5月间,孩子的身高增长值相当于9~11月身高增长值的2~2.5倍。因为春天孩子的睡眠时间变长,其生长激素分泌更旺盛。  生长激素分泌的多少,是决定孩子能否长高的关键。晚上12时后,有一个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而处在浅睡眠状态的孩子不易
彭璐撰文指出:在我们的印象中,癌症肿瘤这样的“疾病大魔王”通常只会发生在成年人的身上。然而近期,湖南省肿瘤医院胸部内二科却收治了一名12岁的小男孩,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他应该坐在初一的教室里。可如今,他只能无助地躺在病床上,等待一系列的治疗。  今年7月底,陈女士发现孩子的左边锁骨上长有一鹌鹑蛋大小肿块,质地较硬,不痛不痒,于是连忙前往医院就诊。目前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IVb期低-
樱桃老师旅英1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英国教师资格,成为深受欢迎的“搞笑妈妈”,拥有新浪博客、父母网百万粉丝。她的两个女儿Rita和婷婷,也从让人头疼的“小刺猬”,蜕变为温柔贴心的“小棉袄”。樱桃老师的“育儿秘籍”《对话的秘密》一经上市,就刮起一股强劲的家教飓风。  家有令人头疼的“小刺猬”  2002年7月,在福建省泉州市新世纪中学教英语的樱桃老师飞赴伦敦,与早她一年留学伦敦的丈夫会合。5年后,
孩子生病了,躺在那里无助的样子让人心疼。不如赶紧下厨为他做顿“病号饭”吧,不但让他有胃口,还有助于他早日恢复健康。  (1)上火,嗓子疼  嗓子疼或口腔起泡,吃东西时最好是让食物的温度与体温接近,同时避免吃酸性和较硬的食物。为缓解嗓子的疼痛,让孩子食用柔软的泥状食物是不错的选择。  菜花派  菜花半个,洋葱1/3个,蟹肉100克,黄油3汤匙,盐、胡椒各适量,奶酪30克,牛奶两杯,生奶油1/4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