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picalpalmet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教学方法,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初中语文教学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教育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个性化阅读教学工作的进行。把个性化阅读教学充分贯彻到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把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到更高的阶段。本文将从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对教学方面的意义及如何更好的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展开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28-02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发展
  1.传统模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学习就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是学生接受信息,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阅读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纽带,语文知识的传递和学生接受知识的灌输都需要阅读来支撑。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在这种环境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愿意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个性化阅读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方法也不愿意去采纳,思想上不愿意创新。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没有注意到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创新关联性,坚信传统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学模式,依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去进行高质量的阅读和高效率的学习,让学生的阅读学习学习达不到提高,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提高缓慢。
  2.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内容概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谓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每一位读者都有其一套符合自身需求的阅读方法,满足个人的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所产生的感受和思考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新加强学生对于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独立阅读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下能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阅读学习,让学生的阅读得到多元化发展。
  3.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特点
  在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索中,我们总结出了个性化教学有以下的特点。首先,自主性,在阅读中学生对阅读的自主选择,对阅读的自主支配能力。其表现在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及其自主对于内容个性化理解的自主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特征,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再者,就是个性化阅读的理解体验性,在自主阅读的背景下,要把阅读之后的体验作为一种继续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在通过体验之后来形成学习知识的过程,丰富学习的方法途径从而进行阅读学习。最后,就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学生阅读之后的表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情况下是教师在代替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很大的局限,所以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之下,学生可以摆脱传统的模式而体现出创造性,让学生会用一种发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丰富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去共同努力实现。
  二、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开展的方法策略
  1.设置情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个性化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的教学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情景构建来激起学生的共鸣来展开,因为阅读的时候學生一方面是在阅读书本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在阅读作者的思想,不论是哪个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情景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让学生体验感情的一种学习方法。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阅读海伦凯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就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堵住耳朵来进行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海伦凯特所处的一种环境,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学生们就已经感受到了自身的不适应和难受,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情去阅读就能更好的理解到海伦凯特所面对的一切是多么的艰难,也能更好的体会到自己拥有的是多么的可贵,让阅读达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
  2.引导反复欣赏阅读,领悟蕴意
  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不能只是粗略的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教师在引导中要带领学生去欣赏文学,去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蕴意,让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感。对作品要有一种咀嚼的态度,感受其中的味道。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够做好相应的引导,只是呆板冰冷的传授,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也就是味同嚼蜡一般,学生自然也很难的去融入作品中去学习,自然的也就达不到个性化阅读所追求的目标了。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领悟作品的蕴意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
  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把创造性作为他的一个目标就说明了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达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和想象力,所以个性化阅读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其创造力。例如在学习完《在山的那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个结尾,把自己当作作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一个不一样的结局,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哪怕稚嫩,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支持,让学生能够在想象的天空里自由翱翔,去创新去创造。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教育指导,突出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从而达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让初中的语文教学更有效率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耿艳.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J].课外语文:上,2017(03):39.
  [2]曾淑君.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01).
  [3]王秀红.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浅析[J].中学教育,2017,(07).
  [4]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张登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文信息,2017(01).
其他文献
习总书记说过:“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不仅关系大学生自身命运,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
期刊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河北省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对策。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海量阅读对于小学生发展自我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引导小学生培养海量阅读的习惯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现阶段小学生阅读面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培养小学生海量阅读的意义,并提供相关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教学策略,促进当今小学生培养海量阅读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海量阅读;兴趣培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
【摘要】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作文质量差、速度慢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一堂语文作文教学是架在学生与作文之间的桥梁,沟通着师生、生生以及生与作文之间交流,因此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27-02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面临的现状  1.
城乡人口流动和家庭规模缩小加剧了老年人社会关系的单一化,加之可能面对失独、丧偶的极端情况,使得老年人陷入更为艰难的生活状态.基于CGSS2015年度数据对社会关系与老年人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加强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培养,重视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悟和思索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将十分广泛地影响着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鉴于此,面对初中语文的教学阅读,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并引导学生探究、拓宽其阅读视野等问题,将成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阅读;探究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
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上颌牙齿桩冠,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