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三篇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ll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在左
  一条大街,两个影子;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手牵手,心连心。
  我从小喜欢缠着父亲,父亲在我心中无所不能。玩具扭坏了,一经他的手,便神奇地复原;什么知识,经他一讲,不过就那么回事。最喜欢的是和他走在街上,那时我还小,一直跟在后面,不停地问奇怪的问题,而他也不厌其烦地勾着我举起来的左手,勉强地牵着我,不停地回答。他迈开大步向前走,我只能不停地小跑着。
  “爸爸,慢点儿!”,“爸爸,我走不动了。”
  “不行,自己的路必须自己走。”
  自己的路自己走。那时,夕阳在地面上投下两个不齐的影子,左边一个,宽阔高大,右边一个,瘦弱矮小;一个随着稳健的步伐有规律地起伏,一个不停跳跃着,紧靠着另一个,很滑稽,但很温馨。
  后来,我渐渐长大,身高渐渐向父亲看齐。一次和父亲并排走,我发现,我可以正常地拉着父亲的手随他向前走,而不是像几年前勉强拉住衣袖,每次父亲牵我总是努力沉下右肩,垂着右手,让我的小手搭在他宽厚的大手,长大后才发现,父亲长期沉肩,左肩比右肩略低。
  奇怪的是,我几次想站在父亲左边,都被他拒绝了,过马路也是这样。有几次,我特意溜到父亲左边,都被他执拗地牵到右边,问他也不答,按照父亲倔强的性格,他是不会明说的。
  后来是奶奶无意中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走路时站在左边,以保护右边的人。原来如此,“爱在左”。于是每次散步,我心安理得地站在右边,父亲也”心安理得”地站在左边,似乎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
  地上的影子,映出了光阴流逝:左边的影子依旧,右边的影子却越来越高大,似乎有盖过左边影子的势头。两个影子一起有规律地上下起伏,很是和谐。
  可是没过多久,我踏进更高的学府,已无暇和父亲上街。我想,现在我应该可以牵住他的手,站在左边吧;阳光徐徐洒下,那影子,应该是左边略高,右边略低。可惜,我竟不能亲身体会。
  但我更想,等父亲老了,我们一起上街:我在左,他在右;我慢下脚步,等着步伐缓慢的老父。应是阳光依旧,左影高,右影低。
  善乃人之常情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怀疑善良。君不见:“暖闻”被视为“鸡汤”,某某明星到贫困地区为孩子们提供帮助,做义工,网友直呼“作秀”;某人扶起摔倒老人,网络上一片质疑之声;我们甚至常常以最坏的恶意,来怀疑、揣测善良……
  其实,在我们身边,善良是无处不在的。善意不分先后,善举不分大小。那些身上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的企业家,慷慨解囊,扶危济困,是善良;那些感动中国人物,数十年如一日奉献、坚守,是善良;而我们,心中怀有一份善念,随手拾起脚下的纸屑,真诚地祝福他人,给陌生人一份微笑,善待流浪街头的猫咪,这些都是善良。
  我们常常感佩那些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悲悯、博大与善良,在“感动中国”颁奖盛典时泣不成声,殊不知,善良却不是他们的专利。善良是不分阶层,不分年龄、种族的,它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品质。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都盛满着善良。你的一把雨伞,为清洁工人撑起一片晴空;你的一杯热茶,使口渴难耐的民工沁人心脾;你的一个微笑,化解了台上演讲者的紧张情绪;你的一声谢谢,肯定了劳动者的成果……这些都是善良。
  “勿以善小而不为”。个人的善举对于庞大的社会可能微不足道,但它折射出一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犹记2008年,四川发生百年一遇的汶川大地震,在全国人民的捐款、军队的搜救、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当地人民终于渡过难关;印尼海啸,全世界贡献的力量,为灾区人民带去安慰和帮助。在灾难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的善良却足以驱走灾难的阴霾。
  真正的善良,应该是义无反顾的,决不考虑利害得失。相信善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足以温暖人心,融化坚冰。
  善良或许会遭遇不解、甚至嘲笑。但你依然要相信善良,为善良坚守。因为: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你若行善,世界就以幸运亲吻你的脸颊。
  “人之初,性本善”,善乃人之常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种声音浑难忘,最是岁暮爆竹声
  照我们这里的风俗,过年是要放鞭炮的。记忆中,各家在年前准备好鞭炮,到了大年三十中午这天才开始放。爆竹是新年的使者,点燃第一挂爆竹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伴着亮丽的颜色、耀眼的火光、喜庆的声音,一家人期待着新年,似乎一切都沾上了喜气。除夕的爆竹,元宵的烟花,是春节特有的符号。
  不仅如此,鞭炮几乎是贯穿春节的主旋律。
  祭祖也少不了鞭炮。每年春节团圆饭后,山丘高阜,青烟四起,苍松翠柏间,爆竹声此起彼伏。这祭祖的鞭炮声。不仅使祭祀亲人充满一种庄重、虔诚的仪式感,也寄托了人们慎终追远、祛病除灾、除旧布新等诸多朴素而美好的情思。
  甚至,中国人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等一切人事风俗,鞭炮必不可少。
  “礼失求诸野”,鞭炮声在城市已经消失很多年了,也只能在农村,才能听的到了。“禁鞭”的脚步越来越近,那熟悉的、撼人心魄却并非聒噪的爆竹声,恐怕将成为最后的绝响。我忽地想起我记忆中的爆竹声和年味了。
  照旧是要守夜的,老一辈人的故事中,一家老小都得守过十二点。冯骥才在《守岁》中写道:一边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独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大人们说,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起来吧。
  “新年到,好热闹。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依稀记得这首童谣。儿时的除夕,深黄的天空下,万家灯火交织成一片,融成一派温馨祥和的黄色,似乎万物都沉浸在幸福中,却又期待着年夜天空的绽放。往往有几户按捺不住喜悦的人家,早早点燃自家的爆竹。毕毕剥剥的声音,是新年倒计时的钟声,不经意地叩响却又确切地提醒着人们新年的到来。新年的钟声敲响,各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爆竹,霎时,夜幕下绽放出绚烂的花朵。胆小的孩子捂着耳朵,却也昂起头欣赏天空。
  今年的春节似乎一样也没少:祭祖、团圆、守夜、拜年……气氛也是依旧融洽,却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没有鞭炮,团圆饭也显的不够正式。
  但今年的春节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窗外灯火阑珊,几点微弱的灯光孤零零的连不成片。不觉已是深夜,窗外一片寂静,睡意逐渐弥漫全身,竟不觉今夜的特别之处。天空一片沉寂,地上也是空荡荡的。去年除夕夜爆竹聲稀稀落落,断断续续,似是乐曲冗长回环的前奏,开始让人期待着主题,直到乐曲终了,主题仍未出现;或是一场失败的演讲后,观众礼节性的稀疏掌声。
  有人预计五年后爆竹将消失,也就是说“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场景将成为美好的记忆,也只能是记忆了。随着爆竹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年味似乎也淡了。
  诚然,社会在进步的同时,需要移风易俗。尤其是在提倡绿色环保、打响蓝天保卫战的今天,鞭炮的终结似乎带有某种宿命。“禁鞭”换来的是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人们环保意识提高,也带给我们心中微微的怀念。
  一种声音浑难忘,最是岁暮爆竹声。
  在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网上祭祀的今天,我依然执拗地认为:与其在电屏屏幕上点击鲜花香烛,黯然神伤,不如到亲人坟头,在鞭炮声中恸哭一场。
  我依然执拗地怀想,怀想那声声爆竹,那充满年味的火药香。
  (作者介绍:周文思,湖北省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5)班学生)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自然拼读法主要是指将字母音和字母发音进行结合的教学模式,重点调动了拼音与英语字母学习之间的优越性。小学时期是锻炼学生英语能力的关键阶段,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自然拼读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引起学校与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将立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自然拼读法的突出作用,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提升自然拼读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素质与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教学方法;因材施
敬文东似乎是个内敛型的批评家,但至少不事张扬是可以肯定的.对于自己的诗歌,他更是持一种谦逊的态度,谦逊到只承认自己的诗是“业余的诗”,在“谈起它们时”让人“千万不要
期刊
指长比常用食指指长(2D)和环指指长(4D) 的比值来表示,是产前雄性激素活动公认的生物学标记,具有性别、民族、种族和地域差异,对某些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预测部分运动
"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一种实践创新,逐渐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获得2016年中国"互联网+政务"最佳实践案例的银川"互联网+"三步走便民
期刊
摘 要:表格具有形象具体、信息集中、简捷直观的特点。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用好、用足、用活一系列单元整组教学辅助表、课文教学辅助表与习作教学辅助表,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表格;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自主学习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已成为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同地区多矿共用尾矿库面临诸多问题,使得尾矿库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标无法较好的落实到位。本文针对栾川钨钼铁开发现状,指出了多企业多矿共同开发的问题,多矿协同
根据 8 月中旬的市场监测,国内玉米价格重新回到稳中趋弱态势。 一 、收 购价 格: (1)东 北 地 区 :黑龙江哈尔滨中等标准水分玉米收购价格为 1160 元 /吨,与上周持平;佳木斯
期刊
目的:探讨硬膜外单次给药镇痛法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妇产科下腹部手术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性给药后拔出硬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