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双源CT诊断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AndSe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09)06-0410-03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而导致的畸形。而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复杂先心病)有多个病理解剖改变或多种心内外、大血管畸形并存,多在新生儿或婴儿阶段即出现危重症状,如不及时手术将早期夭折。术前准确、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手术成功的前提。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最新的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具有扫描速度更快、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更高的特点,为CT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本文收集分析最近在我院用DSCT检查的32例儿童复杂先心病的图像资料,旨在探讨DSCT在该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CASHL近三年文献传递优惠活动的举办情况,分析了文献传递优惠活动对文献传递服务推广的作用,并提出了改进文献传递优惠活动的措施。
回族民间商业文献涵盖了史籍中有关回族商业史文献、回族商业报刊资料文献、外国人士记录下的回族商业文献等。回族分散全国,很多地区存有回族民间商业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的收
脑出血(ICH)是一种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神经科常见急症。研究表明,铁于脑出血后第1天开始在脑内逐渐堆积,于第3天达到顶峰,铁离子(血红蛋白降解的最终产物之一)介导的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是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和迟发性神经损伤的一种重要机制。本试验观察脑出血后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脑水肿范围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铁离子在脑出血后迟发性神经损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