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

来源 :现代畜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酮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营养性疾病,也叫做醋酮血病,临床上一般是产后6周以内的奶牛多发,特别是营养状况良好但运动不足的舍饲高产奶牛非常容易发病.病牛主要症状是消化功能异常,泌乳量下降,有时还伴有神经症状,特征性症状是呼出的气体、分泌的乳汁以及排出的尿液散发烂苹果的酮臭味.另外,该病还可诱发其他疾病,如胎衣不下、生产瘫痪等,如果没有加以防治会损害饲养者的经济效益.现概述奶牛酮病的防治措施.
其他文献
牛瘤胃臌气是养牛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前胃疾病,主要是由于食入过多易于发酵的饲料,产生大量气体并积聚在瘤胃和网胃中,压迫膈与胸腔脏器,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有时甚至由于窒息而死.该病通常在牧草生长茂盛的夏季发生,尤其多见于每年清明之后至夏季初期阶段.病牛主要症状是腹部严重膨大,特别是左侧腹部明显突出.如果未对病牛及时治疗,往往会影响心肺功能而造成死亡,严重损害经济效益,应加以重视.
母牛子宫内膜炎是养牛生产中一种经常发生的生殖系统疾病,可严重影响机体繁殖性能,使其生产结束恢复后的第一次配种时间推迟,导致配种成功率明显下降,这样会延长空怀期,如果症状严重可能会发生屡次配种不受孕的现象,从而导致淘汰率升高.临床上,母牛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引发子宫内膜炎,诊治时必须确定具体的致病原因,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治疗,保证治疗效果良好.现概述母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