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时间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时间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对时间的合理使用和分配。因此,我们不能把活动单纯地定位于“认识时钟”,而应上升为“为什么要认识时钟”这样一个高度,并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幼儿的操作学习,从而引导幼儿学会分配时间,主动遵守时间,养成有条理做事、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为日后入小学学习和高效率生活做好准备。
我以幼儿向往的野营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幼儿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懂得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重要性,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遵守”。我的设计
目标:
1 在了解钟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行走规律的基础上,学会看整点、半点。
2 理解并掌握整点与半点的记录方式与读法,尝试设计野营活动计划。
3 感受遵守时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增强合理安排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
准备:
1 物质准备:(1)大时钟一只,可拨动的小时钟(或自制钟面)人手一只,记录整点、半点的卡片若干。(2)往届幼儿野营活动的照片(乘车、采茶、采草莓、滑草、篝火晚会、用餐、洗漱、睡觉等内容)。(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表示9:00、9:30、10:00、10:30、11:00的钟面图与时间记录卡片,野营活动小图片,野营活动计划表)。
2 经验准备:幼儿对时钟的钟面结构、用途等有基本认识。
过程:
一、欣赏野营活动图片,讨论确定野营活动内容
1 自由谈论对野营活动的认识。
2 欣赏往届小朋友野营活动的照片。
师:前几届大班的小朋友们出去野营时,都开展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3 讨论确定第一天野营活动内容。
师:你们想开展哪些野营活动?(确定大多数幼儿都想玩的4~6项活动。)
师: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我们有计划地开展这些活动?(引出活动时间表。)
二、了解整点、半点的记录方式与读法,尝试安排第一天各项野营活动的时间
1 了解整点的记录方式与读法。
师(出示时间记录卡片8:00):这张卡片上写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时间?(学说“八点整”。)
师(出示一组整点时间记录卡片):这些卡片与这张卡片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它们表示什么时间?我们来读一读。(引导幼儿发现整点的记录方法是?:00,了解整点时间的读法——“:”后面是“00”时,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整。)
2 认识半点的记录方式与读法。
师(出示一组半点时间记录卡片):这些卡片哪里相同?与刚刚读过的卡片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半点的记录方法是?:30。)
师:你能读一读卡片上的半点时间吗?(引导幼儿了解半点时间的读法——“:”后面是“30”时,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3 讨论第一天野营活动的时间安排。
师:第一天野营,你们准备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将野营活动内容按顺序排成一排。)
师:你们打算怎样安排第一天野营活动的时间?(讨论后,请幼儿选择时间记录卡片对应贴在活动内容旁。)
师:我们来看一看、说一说第一天的野营活动计划。
三、认识时钟显示的整点与半点,完善第一天野营活动计划
1 交流关于时钟的经验,进一步了解钟面结构及指针的行走规律。
师:时钟的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12、3、6、9都排在钟面上的什么位置?
师:除了数字以外,钟面上还有什么?两根针有什么不一样?它们的名称叫什么?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
师幼(共同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和时针、分针,时针、分针都顺着1-12的方向走,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个小时。
2 了解指针位置与时间的关系,认识整点和半点。
(1)认识整点。
师(出示一组整点钟面图):这几个钟面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时针分别指向几?分针共同指向几?它们表示什么时间?
师:分针指向12,时针指在数字几上就是几点整。请你们听口令或看卡片,在你们的时钟上拨出相应的时间。
(2)认识半点。
师(出示一组半点钟面图):这几个钟面的时针分别指向几?分针共同指向几?表示什么时间?
师: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点半。现在,请你们听口令或看卡片,在你们的时钟上拨出相应的时间。
(在幼儿会拨整点、半点的基础上,可打乱顺序让幼儿在时钟上拨出指定时间。)
3 选择配套的钟表图,完善第一天野营活动计划。
师:在这些钟表图中,哪些表示的是野营活动计划中的时间?请把它们选出来,排在相应的时间记录卡片旁。
四、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设计第二天自由活动时间的野营活动计划
师:这是一张“第二天野营活动计划表”。表格分两排,上面写的是什么?(时间和活动内容。)
师:第二天吃完早餐后,从9:00到11:00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你们在这两个小时中想玩些什么呢?请你们想好什么时间玩什么后,再选择时间图和活动内容图贴在“计划表”中。(鼓励幼儿在想好计划后自由交流。)
五、展示两天的野营活动计划,引发主动遵守时间的意识
师:这是两天的野营活动计划。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活动和按时返回。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延伸活动:
1 幼儿对照野营活动计划,做好相关物品的准备工作。
2 幼儿设计在家一日活动计划,请家长督促其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
我以幼儿向往的野营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幼儿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懂得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重要性,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遵守”。我的设计
目标:
1 在了解钟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行走规律的基础上,学会看整点、半点。
2 理解并掌握整点与半点的记录方式与读法,尝试设计野营活动计划。
3 感受遵守时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增强合理安排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
准备:
1 物质准备:(1)大时钟一只,可拨动的小时钟(或自制钟面)人手一只,记录整点、半点的卡片若干。(2)往届幼儿野营活动的照片(乘车、采茶、采草莓、滑草、篝火晚会、用餐、洗漱、睡觉等内容)。(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表示9:00、9:30、10:00、10:30、11:00的钟面图与时间记录卡片,野营活动小图片,野营活动计划表)。
2 经验准备:幼儿对时钟的钟面结构、用途等有基本认识。
过程:
一、欣赏野营活动图片,讨论确定野营活动内容
1 自由谈论对野营活动的认识。
2 欣赏往届小朋友野营活动的照片。
师:前几届大班的小朋友们出去野营时,都开展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3 讨论确定第一天野营活动内容。
师:你们想开展哪些野营活动?(确定大多数幼儿都想玩的4~6项活动。)
师: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我们有计划地开展这些活动?(引出活动时间表。)
二、了解整点、半点的记录方式与读法,尝试安排第一天各项野营活动的时间
1 了解整点的记录方式与读法。
师(出示时间记录卡片8:00):这张卡片上写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时间?(学说“八点整”。)
师(出示一组整点时间记录卡片):这些卡片与这张卡片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它们表示什么时间?我们来读一读。(引导幼儿发现整点的记录方法是?:00,了解整点时间的读法——“:”后面是“00”时,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整。)
2 认识半点的记录方式与读法。
师(出示一组半点时间记录卡片):这些卡片哪里相同?与刚刚读过的卡片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半点的记录方法是?:30。)
师:你能读一读卡片上的半点时间吗?(引导幼儿了解半点时间的读法——“:”后面是“30”时,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3 讨论第一天野营活动的时间安排。
师:第一天野营,你们准备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将野营活动内容按顺序排成一排。)
师:你们打算怎样安排第一天野营活动的时间?(讨论后,请幼儿选择时间记录卡片对应贴在活动内容旁。)
师:我们来看一看、说一说第一天的野营活动计划。
三、认识时钟显示的整点与半点,完善第一天野营活动计划
1 交流关于时钟的经验,进一步了解钟面结构及指针的行走规律。
师:时钟的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12、3、6、9都排在钟面上的什么位置?
师:除了数字以外,钟面上还有什么?两根针有什么不一样?它们的名称叫什么?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
师幼(共同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和时针、分针,时针、分针都顺着1-12的方向走,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个小时。
2 了解指针位置与时间的关系,认识整点和半点。
(1)认识整点。
师(出示一组整点钟面图):这几个钟面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时针分别指向几?分针共同指向几?它们表示什么时间?
师:分针指向12,时针指在数字几上就是几点整。请你们听口令或看卡片,在你们的时钟上拨出相应的时间。
(2)认识半点。
师(出示一组半点钟面图):这几个钟面的时针分别指向几?分针共同指向几?表示什么时间?
师: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点半。现在,请你们听口令或看卡片,在你们的时钟上拨出相应的时间。
(在幼儿会拨整点、半点的基础上,可打乱顺序让幼儿在时钟上拨出指定时间。)
3 选择配套的钟表图,完善第一天野营活动计划。
师:在这些钟表图中,哪些表示的是野营活动计划中的时间?请把它们选出来,排在相应的时间记录卡片旁。
四、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设计第二天自由活动时间的野营活动计划
师:这是一张“第二天野营活动计划表”。表格分两排,上面写的是什么?(时间和活动内容。)
师:第二天吃完早餐后,从9:00到11:00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你们在这两个小时中想玩些什么呢?请你们想好什么时间玩什么后,再选择时间图和活动内容图贴在“计划表”中。(鼓励幼儿在想好计划后自由交流。)
五、展示两天的野营活动计划,引发主动遵守时间的意识
师:这是两天的野营活动计划。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活动和按时返回。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延伸活动:
1 幼儿对照野营活动计划,做好相关物品的准备工作。
2 幼儿设计在家一日活动计划,请家长督促其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