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商背景下农产品流通创新发展动力与发展对策

来源 :经济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52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电商业态不断向农业渗透和发展,为农产品流通注入了新动力.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不仅存在着流通信息不对称,流通环节损耗大,物流成本高,流通主体分散,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还受政策制度支持、新技术引入、市场需求变化等外在动力的影响,这两方面共同驱动农产品流通创新发展.基于新电商的概念、特征及主要模式,本文深入分析了新电商对农产品流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加强农产品流通技术创新,着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农产品流通主体创新,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流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等建议,为农产品流通创新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伴随着共享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移动支付等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与此同时,共享型物品与共享型服务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现已发展成为当前市场经济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从共享型物品与共享型服务的发展展开论述,重点从其价格形成机制及市场配置展开分析,研究出一系列的对策性建议,从而助力共享型物品与共享型服务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通过拓展农产品电商渠道加快产销对接、实施农产品政府补贴促进销售是持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补贴下由农户与电商平台组成的两级农产品供应链决策模型.首先,探讨了无政府补贴时,农户与电商平台在单独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模式下双方的决策变量及利润.随后引入五种政府补贴策略,探讨不同政府补贴策略对农产品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及补贴效果.结果 表明:政府单独补贴农户,既能给农产品供应链整体带来利润最大化,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农产品供应链消费扶贫的效果.通过实施政府补贴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给全球粮食的供给和需求造成巨大冲击.采用DCC-MGARCH模型研究后发现:第一,三大主粮的国内日价格在疫情冲击下较为稳定.第二,三大主粮的国内日价格会受到国际粮价的传导作用,并通过“国际疫情恶化-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产生影响.第三,不同种类的粮食应对疫情冲击时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制造业具有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与遭遇贸易反倾销高位态势并存的现象.基于价值链位置对贸易反倾销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与贸易反倾销数据,分别从资本密集、劳动密集、高技术与低技术四类行业角度实证研究了价值链位置对反倾销的影响.总体上,当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位置处于领先地位时,遭遇反倾销会减少;处于追赶地位时,遭遇反倾销会增加,但在不同要素密集型和技术水平行业,价值链位置对贸易反倾销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随着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位置不断攀升,将迎来贸易摩擦频发多发的阶段,这需要区别对待,采取针对性的
民营经济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民营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认为河北省民营经济稳中有升;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民间投资增长呈现疲态.指出与先进省份相比,河北省仍有较大差距,即规模偏小,实力不强;创新不足,质量不高;观念保守,管理粗放.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河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