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体育课应是主导和主体相辉相映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hu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关于中小学体育课基本标准第五条中第一句话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句话指出了体育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多年来在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理论上和意识上也比较混乱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当前随着“学生是上帝”这样错误的口号的提出,伴随着一些在体育教学中放弃管理和教育的不良实践的出现,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体育教师与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关系就成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此对如何“处理好教师对学习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这句话进行解读如下:
  
  一、在体育课上处理好“主导”和“主体”关系的标志
  
  所有的体育教师都知道在体育课上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知道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但是我们似乎又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体育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主导”?而学生如何才是“主体”?那是因为我们对判断这个问题的具体标志还不清楚。
  本文认为:教师正确地处理了“主导”和“主体”关系的标志有如下几点:
  1.标志之一:教师在课前设计好了必要学习课题和课题学习的程序
  本文认为: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不在于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决定上,更不是学生的主观性和自由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应该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当前学习课题的好奇和执着的探究行为上,而有一定探究意义的学习课题则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前提条件和最重要的诱因。因此,能否在体育课上处理好“主导”和“主体”关系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是否明确了、是否准备了学生能“感到好奇”和“钻进去研究”的学习课题。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课题,他们的学习主体性也就没有发挥的必要和平台了。那么什么是学生能“感到好奇”和“钻进去”的学习课题呢?本文认为这样的体育学习课题大致有以下几类(见表1)。
  
  而所谓“学生积极主动并有创造性的学习行为”应该主要包括“学生在掌握了动作要领后根据自己身体特点的创造性练习”和“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技术后对相关运动技术的自我拓展”两个部分,这两种行为都要求学生在他们的练习中有一定的新的学习方法的尝试,因此教师在这时的指导也应该是“若即若离”的状态。
  5.标志之五:学生的学习小组真正地发挥了作用,学生的集体学习练习有序而有效
  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与否的第五个标志是学生的学习小组是否真正地发挥了作用,学生的集体学习练习是否有序和有效。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发挥在很多场合是伴随着学习集体的活动的,如学生的有质量的思考往往是伴随着集体的问题、集体的讨论、集体的思考的;学生的有质量的练习往往是在集体的技术提高、集体的竞争、集体的展示和比赛中得到激励和鼓舞的,因此,能否善用集体的力量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的前提。在好的学习集体中,学生的学习应该有如下的特征:
  (1)小组集体的学习很有序,具有较好的节奏和效率;
  (2)小组中的同学之间有很好的互相帮助行为;
  (3)小组内有很好的相互评价行为,具有明显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4)小组内的自主性活动较多,小组有自己的特点;
  (5)小组之间有竞争机制,小组内的学生都明确这种竞争并为其努力;
  (6)教师对集体的学习有指导,小组学习不脱离班级总的学习方向。
  
  二、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不能正确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剖析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关于“对优秀中小学体育课基本要求”之第五条要求“要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句话还有一个潜台词,这就是在提醒广大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要充分”,“在体育课中,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
  在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的确存在着“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不能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现象。本文认为以下几种现象就是教师指导作用发挥不够或发挥不好的征象和不能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现象,并剖析如下:
  1.全面否定传习式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是指导者”的现象
  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要形式的传习式教学毕竟是教学的主导形式和主要形式,也是教师主导性的重要形式,在这种主导的教学中恰当地配合以其他的教学形式,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应该就是理想的体育教学形态。但是如果本末倒置,片面地夸大和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地位和意义,甚至错误地否定传习式教学,片面地强调“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辅助者”就会影响教师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最终使体育教学失去正常的秩序和应有的学习效率。
  2.轻视教学组织与管理,片面强调“教师是服务者”的现象
  为了保证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了保障教学的安全,教学的管理和组织是体育教师重要的工作,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的内容和体现,严谨的教学管理和整齐的教学组织也是我国体育教学的光荣传统。但是,在当前的体育课改中,一些体育教师在“学生是上帝,教师是服务者”的错误说法影响下,在体育教学中开始轻视甚至放弃了对学生的管理,放弃了对体育教学的严谨的组织,放弃传统的教学常规要求。一些体育教学松松散散,看起来教学好像“轻松”、“民主”了不少,但实际上却是教学效率低下,安全隐患丛生,学科地位也随之受到挑战和威胁,这是体育教师的“不作为”现象,也是体育教师主导性的丧失。
  3.放松甚至放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分强调“多元化评价”的现象
  无论怎样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体育评价的最主要的形式,一般来说,也是在正确性、准确性和激励性最有效果的评价。如果将其他形式的评价,如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相互评价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配合起来,那么评价将会更加全面和更有效果。但是在当前的体育课改中,目的和涵义并不十分明确“多元评价”对体育教学的评价产生一定的误导,一些体育教师开始轻视甚至放弃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放弃了统一的评价、放弃对结果的评价、放弃了量化的体育课成绩评定,这使得体育教学的评价不断“弱化”和“虚无化”,这也是体育教师主导性的丧失的一种表现。
  4.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批评,宣扬“无劣评价”的现象
  “以表扬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既是科学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也是体育思想品德教育的优秀传统。但是,不知何时,“以表扬为主”被置换了“无劣评价”,体育教学的“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变成了“一味的表扬”,在这个看似“温暖”和并不紧要的变化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大打折扣,教师对学生学习和行为规范养成的主导性要严重丧失。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正视上述的问题,力戒上述现象的出现,要正确对待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权威性的地位和领导作用,充分地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问:2014年10月,刘大爷在邻居陈某、杨某的见证下,由同事马某执笔代写了遗嘱。刘大爷在遗嘱上按了手印,同时陈某盖章,杨某签名。同年12月,刘大爷去世,其妻张某和三个子女在处理遗产时发生纠纷。请问,该代书遗嘱有法律效力吗?  田云光(福建厦门)  律师意见:我国《继承法》第17条第3款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北京人”的英文怎么说?Pekingese?Pekinger?Peking man?Beijingese?Beijinger?native of Beijing?Beijing native?person from Beijing?Beijing person?还是全音译的Beijingren?  2019年新春伊始,我作了这个小小的研究,参考答案稍后揭晓。在此之前,请容我交代一下相关的背景。  
嫉妒,俗称“红眼病”,是对他人的某种优势的心怀不满,表现为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攻击性的负面心理。嫉妒心理人人都有,通常它在人的意志控制之下,不会闹出什么大乱子,但中学生就不好说了。一方面,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另一方面,充满竞争的校园生活似乎给嫉妒提供了滋养的温床。何佳辰就是这样的一个高二女生,强烈的嫉妒心理给她带来了深深的烦恼,几乎酿成大祸。  既生瑜,何生亮  17岁的何
推动我们时代急剧变化的力量有多种,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这些力量合力形成的最明显结果就是高度的流动性。    今年以来,“扶跌倒老人争论”以及刚刚发生的“小悦悦惨案”,既让人感叹道德底线的脆弱,同情心的淡化,更促人思考我们时代的病症。难道一个因人口流动加快而陌生人增多的社会,就是一个陌路人的社会,甚至是相互欺诈、人人自危的社会?  显然,这不是我们希望要的生活。多年前,当我们物质
6月是升学季,许多父母都在想办法把孩子送进名校和各种名头的重点班,指望优良的环境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学生。环境真的那么重要吗?在教育学硕士、中学资深班主任黄可新女士看来,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为什么孩子们在学习成绩上仍然会拉开距离?问题不是环境,而是学习习惯造成的。本期,我们邀请黄老师参加校外家长会,与家长们讨论学习习惯应该如何培养。  思维习惯是关键  罗晓薇(12岁男孩的妈妈):我儿子今年小升初,
摘 要:文章对体育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材、学情、目标、方法、重难点和教学流程等要素进行概念性分析,并以七年级《蹲踞式跳远》教材为例,阐述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要求。  关键词:体育教学设计;结构模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35-02  教学设计是体育课堂的依据模板,也是体育教学的行动指南。从结构模式上可分为指导思想、教
钟伟猛,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培英中学体育科组长,运动队总教练。曾担任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小学体育教研会会长、广州市田径协会理事、广州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会会员等。曾获广州市(白云区)“杰出教师 ”、广州市(白云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优秀体育教师、全国百名优秀体育教师荣誉称号。  关键词:使命;责任;优秀教师;钟伟猛  
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PADI携手PADI海洋环保行动大使辰亦儒,发起海洋保护公益行动,辰亦儒在各个媒体平台呼吁打击海洋垃圾,拒绝口罩入海,拒绝一次性餐具,拒绝塑料污染。让偶像的力量变成守护海洋的力量!  PADI中国区总裁楼彦女士、海南趣玩水运动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鲍永洲先生、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副总裁冯超女士,在潜水平台现场为辰亦儒颁发PADIOW潜水员证书和海洋环保行动大使证书。 
2006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首先向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的创立者以及所有关注学会成长的各级领导、专家和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祝贺;向二十几年矢志不渝地支持、关心、呵护学会的广大会员和工作人员、学校体育界同仁表示深深的谢意并致以新年的问候。  2005年,学校体育分会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领导下,坚持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本着“开拓进取、创新求实、服务会员”的精
周芸诗 选注    Whether we’re sending a kid back to school or just responding to our own internal clock,to go shopping is now.Throughout the stores today we’ll complain about prices and commiserate about 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