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优化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协调系统控制性能,设计了基于多模型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新协调控制方法.为避免机理建模与实际情况的偏差,利用现场试验数据建立全工况的传递函数
【机 构】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优化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协调系统控制性能,设计了基于多模型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新协调控制方法.为避免机理建模与实际情况的偏差,利用现场试验数据建立全工况的传递函数模型集,以逼近被控对象的非线性过程.新协调控制策略以多模型为基础,结合被控对象动态特性,并保留了“反馈+前馈”的控制结构.工程应用表明,多模型广义预测控制方法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提升了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性能,同时明显改善了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的运行考核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新疆维、汉两民族≥50岁人群高血压病的现患状况,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现场问卷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由培训过
基于中子成像(NR)技术对铜-丙烯环路热管(LHP)在不同加热功率(0、5和10 W)下的运行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结果 表明:在加热功率为5W时蒸发器内液体工质在减少,冷凝器能够充分冷凝
简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软件在实验教学中的意义。介绍了由暨南大学化学系开发的“多晶X -射线衍射实验”CAI教学软件的功能特色、组成结构以及该软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对传统贯穿式袋型阻尼密封进行改进,通过改变其挡板沿轴向厚度,实现腔室体积沿轴向渐扩/渐缩.建立渐扩式、渐缩式及传统贯穿式袋型阻尼密封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应用基于微元理
采用数值模拟软测量技术,在保证锅炉燃烧稳定和炉内温度较高水平的条件下,预测300 MW等级锅炉在实际运行中可降低到25%负荷稳定燃烧,并经过现场低负荷稳燃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
液滴撞击细纤维现象在空气过滤、淡水收集及纤维涂层等工程领域很常见,研究该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及捕集机理,对提高纤维过滤器效率、优化捕获液滴数量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了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价眼底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
微颗粒摄入对燃气涡轮关键部件产生侵蚀、沉积等问题,严重危害其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阵列涡流管分离装置,建立了气-粒两相流耦合计算模型,考虑颗粒碰撞和流体相对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