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苍梧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综合护理;白内障;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037-02
  研究数据显示,有20%~60%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白内障,表现为视力异常、屈光变化异常等,影响生活质量[1]。若视力受损严重,则必须通过手术治疗,但由于机体血糖水平较高,因此愈合能力较差,容易引发感染、愈合迁延和视网膜病等严重不良反应,影响康复进程[2]。综合护理方式注重护理措施的整体性、持续性针对性,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患者综合性强的护理干预,提高血糖控制效果,进而为手术顺利开展和预后恢复创造条件。以下作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苍梧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4~78岁,平均(68.01±1.23)岁;病程1~7年,平均(3.02±0.47)年。实验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55~76岁,平均(68.39±1.47)岁;病程1~8年,平均(3.56±0.6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本研究。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②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均伴有视力下降等表现;③均接受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眼科外伤及严重感染;②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存在手术禁忌证;③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
  1.3  方法
  所有患者遵医嘱积极用药控制血糖,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
  常规组患者遵医嘱控制血糖、监测病情等常规护理。同时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讲解白内障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水平。
  实验组患者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1)术前护理: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加强健康教育质量及完善术前相关准备是围术期综合护理的三大核心内容。给患者和家属讲解高血糖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效果,提升认知度,提高家属对患者的照顾质量。根据患者病程、血糖指数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制订合理降糖方案,遵医嘱为其注射药物。同时为患者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体质量和血糖。完善术前准备:手术前3天冲洗泪道,应用抗菌药物。(2)术中护理:将手术室温湿度调整至合适状态,做好手术用物准备。术中操作过程中,患者难免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应及时安慰鼓励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提高配合。(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第一时间将手术结果告知患者,消除其担心和顾虑。指导患者术后尽量保持仰卧位,下蹲、排便、咳嗽以及打喷嚏时,避免过度用力,以防伤口张力过大,影响愈合情况。做好眼部的清洁消毒工作,常规使用抗菌滴眼液,为提升抗菌效果,每间隔2 h滴1次眼药水,持续治疗2个月。恢复期间,保障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4)出院指导:再次强调高血糖的危害性,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和治疗。回家后,做好眼部日常护理,按时用药治疗,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1.4  评价指标
  (1)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效果。(2)不良反應发生率:从眼压增高、切口感染、角膜水肿和前房渗出四个方面分析,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并发症发生率(%)。(3)术前后视力水平:应用视力检测仪器进行测定。(4)康复效果:晶状体浑浊明显吸收,视力提高3行以上,为显效;晶状体浑浊部分吸收,视力提高2行,为有效;病情未见好转为无效。(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本组总人数×100%=有效率(%)[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血糖指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实验组康复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前术后视力比较
  术前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视力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机体血糖水平如果处于较高状态,将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白内障是很常见的一种,没有病理性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在己糖激酶作用下,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将会转换成6-磷酸葡萄糖。若机体血糖水平较高,则晶状体内葡萄糖含量也会随之增加,上述转化过程受阻,同时葡萄糖会向山梨醇转化,这种物质无法被清除和吸收,进而导致大量堆积,最终导致晶状体浑浊,影响视力[5]。
  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也是最有效的干预方法。虽然该项技术比较成熟,但术中难免会造成一定损伤,患者机体血糖水平较高,则会影响伤口愈合,同时容易引发切口感染等情况。因此在围手术期间,必须配合优质护理措施,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提高术后恢复进程。综合护理模式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率,根据患者具体需求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制订科学合理护理计划,在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时给予患者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睡前进行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家属和患者认知,积极控制血糖、完善术前相关准备,为手术顺利开展和预后效果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操作,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保证患者状态稳定,保证手术进展顺利。通过上述分析得知,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是难点,因此术后护理尤为重要,对患者体位、排便等日常生活行为进行指导,遵医嘱滴眼药水积极抗感染,最大限度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注重血糖控制,以保证术后恢复效果。出院时进行详细康复指导,使护理促使得以延续,保证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本文研究发现,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康复效果较好,干预后血糖指标下降明显,术后视力恢复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邹丹,王琳,刘芳,等.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110-113.
  [2]吳小玲,陈晓雅,谭丽容,等.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和围术期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4):578-581.
  [3]杨丽芳.预见性护理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7):74-76.
  [4]孟伟.优质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82-183.
  [5]赵雅丽,钟秀卿,邓冬梅.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56-157.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和急救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摘 要:目的 探讨临床对环状混合痔采用分段外切内扎硬注加皮瓣整形术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0年7月山东省平邑县中医院收诊的1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90例、外切内扎硬注术)和研究组(90例、分段外切内扎硬注加皮瓣整形术),比较疗效及术后疼痛、肛缘水肿、便血等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肛缘水肿
摘 要:目的 分析在临床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内分泌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汶上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硒酵母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甲状腺功能水平变化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
摘 要:目的 评估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促进该方法在AACG围术期管理中的普及。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AACG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予以两组常规护理,观察组AACG患者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AACG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依从性水平。结果 观察组护理5 d后SAS评分、
摘 要:目的 探讨对EICU重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EICU科室收治的96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48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8例纳入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应用后对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 研究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摘 要: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恢
摘 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白内障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术的106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路径组,每组5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CNP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不良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路径组护理1周后眼压水平、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摘 要: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治疗规律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短期内对其心肺及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加用中医运动康复疗法,以3次/周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4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运动耐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
摘 要:目的 探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摘 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穿刺拔针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內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9例静脉穿刺拔针患儿为研究目标,根据护理情况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81例和试验组(采用基于循证证据的护理)78例。对比家长满意度以及不良情况的变化区别。结果 本研究中,护理后,试验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