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融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因其每一步都有明确的任务、明确的时间、明确的学后检测,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170-01
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师设疑,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争论的意识,在疑问中激发学生们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过程性、自主性、任务驱动性的特点,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自主学习”就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自主尝试和亲身体验;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让学生教学生,所谓的“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及教师启发解决疑难问题,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要充分注意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创设民主、平等、竞争的氛围,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进行教学。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1)激趣定向,目标导航。(2)尝试自学,自行解疑。(3)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4)反馈点拨,释疑自结。(5)延伸拓展,当堂训练。
三 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备课的要求
1.设计目标和自学要求,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设计指导学案。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首先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明确每章、每节乃至每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即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素质化。
2.设计练习,要根据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原则精心设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梯度的练习,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升华,并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考虑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并预测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在设计思考题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例题,思考题要能启发学生归纳有关步骤,理解有关学习方法。
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不同课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初中课型可分为概念型、例题型、复习型等几种基本类型。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在“概念型”课中的应用。具体教学环节及要求是:
(1)揭示教学目标。注意点:目标要准确,语速要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听进去,都能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语言要简洁,要有激励性,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就会达到目标。
(2)自学前的指导。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出示自学提纲。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目的:通过自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记熟概念。步骤: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较难理解的概念进行合作探究。
(4)检查自学概念的效果并进行点拨。通过检查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先由学生自己解决,若学生讲对了,则教师就不讲,但要以表扬的形式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若学生讲错了,教师则应给予点拨纠正。
(5)达标练习:目的: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知道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概念,解决问题。
(6)当堂检测,拓展提高。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并适当拓展知识面,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在例题型课中的应用。
(1)揭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思考与例题类似题目的解法。
(3)合作探究。一般分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步,对解题思路、方法进行合作探究,一题多解,举一反三。
(4)教师点拨。对学生探究未果或有歧意的问题进行点拔、纠正,并适当给予拓展延伸。
(5)练习达标,拓展提高。通过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在完成目标的同时,通过一些拔高性的习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在复习型课中的应用。
(1)第一课时由学生自己将需要复习章节的知识点逐个过关,将不熟的概念随时记熟,不理解的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直到全部理解掌握为止;教师则根据所复习的知识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并适时加以点拨纠正。最后出示一些有拓展性的习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2)第二课时达标检测,要求考查的知识要全,即将需复习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都包括进去,难度要适中,既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经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的能力,但不能超过大纲要求。
(3)第三课时评讲试卷有针对性的训练。评讲的方式是先让学生自己订正由于粗习大意而出现的错误,再让学生对一些知识性的错误进行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答案,自己经过努力不能解决的,要通过先同桌后小组再全班的讨论方式进行讨论解决。最后教师结合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题,有重点地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长期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定会形成合作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的风气,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初中教学质量》[J];中学数学;1983年01期
[2] 沈贤康.《数学教师中师生“合作学习”的初步尝试》中学数学,1999,8
[3] 李妍红.《基于新课程目标的教师教学行为艺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170-01
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师设疑,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争论的意识,在疑问中激发学生们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过程性、自主性、任务驱动性的特点,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自主学习”就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自主尝试和亲身体验;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让学生教学生,所谓的“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及教师启发解决疑难问题,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要充分注意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创设民主、平等、竞争的氛围,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进行教学。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1)激趣定向,目标导航。(2)尝试自学,自行解疑。(3)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4)反馈点拨,释疑自结。(5)延伸拓展,当堂训练。
三 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备课的要求
1.设计目标和自学要求,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设计指导学案。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首先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明确每章、每节乃至每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即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素质化。
2.设计练习,要根据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原则精心设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梯度的练习,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升华,并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考虑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并预测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在设计思考题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例题,思考题要能启发学生归纳有关步骤,理解有关学习方法。
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不同课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初中课型可分为概念型、例题型、复习型等几种基本类型。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在“概念型”课中的应用。具体教学环节及要求是:
(1)揭示教学目标。注意点:目标要准确,语速要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听进去,都能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语言要简洁,要有激励性,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就会达到目标。
(2)自学前的指导。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出示自学提纲。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目的:通过自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记熟概念。步骤: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较难理解的概念进行合作探究。
(4)检查自学概念的效果并进行点拨。通过检查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先由学生自己解决,若学生讲对了,则教师就不讲,但要以表扬的形式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若学生讲错了,教师则应给予点拨纠正。
(5)达标练习:目的: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知道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概念,解决问题。
(6)当堂检测,拓展提高。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并适当拓展知识面,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在例题型课中的应用。
(1)揭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思考与例题类似题目的解法。
(3)合作探究。一般分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步,对解题思路、方法进行合作探究,一题多解,举一反三。
(4)教师点拨。对学生探究未果或有歧意的问题进行点拔、纠正,并适当给予拓展延伸。
(5)练习达标,拓展提高。通过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在完成目标的同时,通过一些拔高性的习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在复习型课中的应用。
(1)第一课时由学生自己将需要复习章节的知识点逐个过关,将不熟的概念随时记熟,不理解的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直到全部理解掌握为止;教师则根据所复习的知识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并适时加以点拨纠正。最后出示一些有拓展性的习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2)第二课时达标检测,要求考查的知识要全,即将需复习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都包括进去,难度要适中,既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经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的能力,但不能超过大纲要求。
(3)第三课时评讲试卷有针对性的训练。评讲的方式是先让学生自己订正由于粗习大意而出现的错误,再让学生对一些知识性的错误进行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答案,自己经过努力不能解决的,要通过先同桌后小组再全班的讨论方式进行讨论解决。最后教师结合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题,有重点地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长期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定会形成合作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的风气,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初中教学质量》[J];中学数学;1983年01期
[2] 沈贤康.《数学教师中师生“合作学习”的初步尝试》中学数学,1999,8
[3] 李妍红.《基于新课程目标的教师教学行为艺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