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造富工厂背后的利益输送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3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第一批发行的创业板企业来看,某些上市公司带有强烈的行政主导与可疑的利益输送色彩。说白了,如果企业不入当地政府的法眼,在中国很难上得了市。
  
  “白露为霜秋草枯,风刀霜剑严相逼。”10月23日创业板举行启动仪式,之前有些不明就里的小散将开板跟上市混作一谈,纷纷传言这天将出现“霜降”。
  等到真正开市的10月30日,竟然走出了创业板与主板比翼齐飞之势。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发行价,“亿元俱乐部”已经新添了82位会员。而在临时停牌都止不住爆炒的新股不败神话下,又有41位新贵从第二梯队跻身超级邮轮,最耀眼的莫过于一众明星股东: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身家最高的依然是乐普医疗董事总经理兼技术总监蒲忠杰。按照30日该股收盘价63.4元计算,蒲忠杰持有该公司的股票市值高达38.32亿元,稳坐创业板头把交椅;最大的造富基地则从飞信外包供应商搬到了群星闪耀的华谊兄弟,那里批量出炉了14位亿万富翁。
  在这场梦幻般的资本盛宴中,既有能对我国古代青铜的锻造工艺和美学欣赏侃侃而谈的中科院专家学者,也有背景强大神秘的富二代;既有一个家族的“鸡犬升天”,又有“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夫妻店、父子兵、兄弟连……昨日身家翻番,今日又跌到地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而在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看来,“连马云都到华谊去插了一杠,只能说中国特色无法阻挡”。
  
  定价体系错误
  
  《新民周刊》:怎么看待中国创业板的创富效应?
  叶檀:创业板28家企业在上市之前已经有了多年的磨炼和等待,上市是其内在价值在社会上的兑现,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受到追捧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我们之所以质疑,是因为在这个分外耀眼的财富光环背后存在一些非市场化的东西,看起来并不那么阳光:一是定价体系错误造成的制度性溢价;二是存在一个PE式的利益输送链条;三是大股东名单频现蹊跷身影。如果要深入调查,这背后的利益关系非常复杂。
  《新民周刊》:您谈到的定价体系受到广泛的关注。我看过一家机构的统计,在当初“候场”的150家拟上市企业中,10年以上的企业高达99家,20年以上也有12家。像乐谱医疗一年净利高达2个亿,探路者和神州泰岳在1.1亿以上,红日药业在7000万以上,特瑞德电器、爱尔眼科和华谊兄弟都在6000万以上。这些公司离创业二字相距甚远,上中小板、主板都可以。而申银万国最近发布的报告更提示,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2008年除了青岛特锐德和安科生物,其余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均大幅放缓。
  叶檀:中国企业两三年是一个坎,能生存10年的基本就活下来了。这些企业几乎都垂垂老矣,还有多少高成长性可以期待?所以刚开始有人担心创业板有中小板的影子,还被说成是“乌鸦嘴”,现在看“第二中小板”的迹象已经很明确了。
  当初在讨论什么样的企业能上创业板时,内部有争论。有人认为应该是高风险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但中国事实上说白了很少有高科技企业脱颖而出,但凡有一点成长性的都跑到纳斯达克去了。所以后来有人提出为了确保创业板成功,应该上成熟企业,只要管理有创新、产品有创新、商业模式有创新……所以我觉得创业板的定价体系是错误的,给成熟企业戴了一顶创业板高成长、高风险的帽子,向美国纳斯达克高峰期的“市梦率”看齐。然后卡住供应量,人为提高门槛。这意味着只要挤进头一批的,都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高溢价。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实际上存在一个制度性溢价,所以它的超募现象才会那么严重。
  《新民周刊》:像江南春、马云、王中军这样的老面孔出现在创业板中,既可以奇怪他们怎么能代表创业板的新贵,也不得不承认,他们还真是有中国特色创业板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除了制度性原因,我还了解到有两家企业原本是在中小板排队,后来撤出转战创业板。您认为它们是奔着什么去的?
  叶檀:市梦率加上超募的规模,太肥了!现成的肥肉摆在那里,谁能不流口水?一家完全可以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挤入创业板,唯一的原因就是挤占资源,获取高额溢价。如此一来,那些真正的草根创业企业只好勒紧裤带过日子。
  
  “潘长江进去,姚明出来”
  
  《新民周刊》:周立波在清口中说出了股民的心声:“姚明进去,潘长江出来”,而创业板则上演了“潘长江进去,姚明出来”的神奇一幕,风投、券商半年内突击入股的现象涌现。
  叶檀:资本市场还没有全流通的时候,主要的盈利方法是坐庄而不是股权投资,当时的原始股权投资信用又不好,很多人在股权投资上是血本无归。前几年说创业板上市,其实是搞死了一批风投,有些人简直是穷得叮当响,那才是真正的“风险”投资。但我发现,一些创业板公司的风投是半年之内才进入的,而且有的是证券公司的直投,时间上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这哪里是风投,分明是“摘桃子”公司。
  据统计,在首批10家创业板企业中,以战略投资者或财务投资者身份进入的机构共有13家,其中境内企业11家,境外企业2家。对企业投资的基金最短才3个月,分别是青岛市崂山区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华夏瑞特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特锐德及汇金立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对神州泰岳的投资。以神州泰岳为例,今年5月18日给两家法人股东汇金利方和金石投资增资,后者是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持有神州泰岳210万股股份,占发行前总股本的2.2152%。
  那么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在即,为什么要付给别人一个高溢价的无风险利益呢?这背后值得深思。券商临时直投、自己直投、自己保荐,不排除带有利益输送的嫌疑。
  
  娃娃股东现象
  
  《新民周刊》:在火线突击入股的自然人股东中,我们还发现了“富二代”现象。一位年仅20岁的女大学生赵紫彤在今年3月19日以180万元的价格拿到了西安宝德180万股的股权,年纪最小的莱美药业的娃娃股东才15岁。而最雷人的莫过于与公司经营管理毫无瓜葛的80后万瀛女,2003年曾经成为第一个跨入巴黎的Crillon酒店举行的传统项目“名门千金成年舞会”门槛的中国女孩,在神州泰岳股权转让、分红之后,仅以22万现金便获得了IPO前的神州泰岳的88万股,平均每股成本仅为0.25元。以11月1日的收盘价93.6元计算,目前身家为8000多万,盈利374倍。
  叶檀:一些与公司没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为什么会成为大股东,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一直在说刘芳现象。刘芳其人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她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利益管道,成为某些人套现的工具,然后上面再撑一把伞把自己保护起来。
  《新民周刊》:在创业板首批申报通过的企业里面,大部分都是各地发改委金融办上市办推荐的,存在国有风险投资公司参股现象。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给传统制造企业编一个高科技的由头就报上来了。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叶檀:从第一批发行的创业板企业来看,某些上市公司带有强烈的行政主导与可疑的利益输送色彩。说白了,如果企业不入当地政府的法眼,在中国很难上得了市。
  创业板是各地创新热下的新政绩工程的标志,也是一个利益生成工具,各省市基本如此。
  据我所了解,一般是在政府中设置一个部门,专门推本地的中小企业或者创业企业上市,有些直接就叫上市促进委员会。风投一般是比较市场化的,但从市场上的风投来看,有些是地方政府的中小企业协会自己成立一个风投,由它来控股。虽然它自己的钱未必多,但它吸引一批民营资本。事实上,目前在许多城市,地方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基金、其他重点扶植的基金可以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深度介入从风险投资到推荐上市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在政府的掌控之中,利益绝不外流。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股权投资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创业板可以让资本市场向市场化迈进一步,也可以在市场化的幌子下向行政经济、诸侯经济迈进一大步。最可怕的前景是,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市场化之名行权贵化之实。如果主板成为大型垄断企业专板,中小板与创业板成为地方权势企业的专板,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悲哀。
  《新民周刊》:创业板上市第二天,便有20家公司股票跌停。一日之内王中军身家缩水超过3亿,据说黄晓明的损失也足够12辆保时捷。参照中小板的经验,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认为创业板开始阶段平均涨幅可能会在150%左右,然后再是一个估值回归的过程。这些富豪所持的股票都有1-3年的禁售期,等到解禁时会不会账面的财富只是一纸梦幻?
  叶檀:估值回归的风险是说得比较好听了。创业板的二级市场我是不看好,除非是他们自己拿出资金来内部炒。打新的虽然踊跃,真的要去创业板接盘的,我还没听到过。倒是有人说半年之后再去。要么尝头啖汤,要么等它凉一凉。现在太热了,大家都怕被烫着。我套用一句“文言”:这样的安全边际比较高。
  
  掠夺股民财富
  
  《新民周刊》:去年中小板新股发行和上市成为创业板上市开路的石头。侯宁曾预警,深交所当初欲将中小板打造成“诚信板”,没想到中小板被恶炒到了平均市盈率超过90倍的高度,几乎和全聚德一样都成了“飞天神鸭”,随之而来的便是高管集体套现,从炒作中大获其利。这些企业投机炒作掠夺股民财富的一幕,会不会在创业板重演?
  叶檀:当时中小板的创立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结果到后来跟主板边界相差也不大。创业板会走中小板的老路。狂炒新股,急拉之后急跌,中小板的坏毛病它都会有。说实话,中国的违规成本太低。很多中小板的企业都把上市公司当作套现的工具,把上市公司融来的资基本上全都转到自己的私人公司里去。这种的情况很多,所以股民还是挺惨的。
  《新民周刊》:对创业板的发展而言,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隐患是,当企业家从暴富神话中发现资本运作比实业经营来钱容易得多,他还有动力前行吗?
  叶檀:上市公司如此轻易造富,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创业家成为资本家。他们从上市公司拿到钱,赚到私人公司的钱袋里,然后再去做其他的股权投资,何乐而不为?虽然交易所有规定他们不能在二级市场炒股,但他们可以在一级市场投资、做房地产。他们为什么要在上市公司一棵树上吊死?去看看我们的上市公司有多少子公司,蟑螂是一连串的。
  《新民周刊》:在您看来,创业板对创业者有什么激励作用?
  叶檀:精神上的鼓励是有的。因为创业板开启后风投会非常起劲,撒胡椒面似的投资,说不定有哪家突然就上市了。但这也是短期的心理效应。时间长了,知道非一般的企业也上不了市,人家也就没什么劲了。我问过做动漫的,他们都说连拥有近年来国内最畅销卡通《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原创动力都上不了创业板,哪里轮得到我们。
  如果企业获得了国际一流的风投投资,自己的市场前景也比较好,它首先考虑的也许是在纳斯达克上市,获得一个高端包装,以后还能以更高的姿态转身回来,而不愿意在国内与农机企业为伍。虽然创业板是“两高六新”,但现实和理想存在差距。对中国的创业企业而言,如果有成长性的企业都选择国外上市,创业板或许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其他文献
这是中国乳企第一次站到了世界盛事的舞台上,展示中国的魅力。    当历史的钟摆摆进了2010年,这一年,注定以世博为名。  回望世博,百花齐放于上海,不同的国籍,相同的舞台,世博与东方文明古国在中国的上海滩碰撞出了最激情的火花。中国各行业中最具实力的企业,也怀揣各自的世博梦想,秉承“一起来精彩”的口号,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发展的中国企业“激情、活力、创新、挑战”的一面。  早在2005年,伊利即代表整
对待任何攸关民族、国家尊严的蔑称,从来就必须三思、慎言、戒言。    日前,出身日本华侨家庭、并于战后入籍日本的歌手胡美芳逝世。日本各报章讣告内容虽然稍有差异,但多突出胡美芳战后在日本翻唱《支那之夜》与《何日君再来》等(战时流行于日本本土与占领地的)歌曲,以及致力于“日中友好的音乐活动”的事迹。可能受上述评价影响,也有中文网站为该新闻添上“情系中国”的标题。  但是,翻遍中日关系近代史,再勉强也都
现阶段阿政府颁发“限航令”,只是个主权姿态,不见得军方真会兴兵动武,重燃战火。    “布莱尔首相,请把马尔维纳斯群岛归还给阿根廷!”在2006年2月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当着英国人的面替阿根廷“发声”。  1982年阿英爆发马岛战争,战争的后果是,阿根廷不仅再次丢失被英国人称为“福克兰群岛”的马岛,而且新政府还清算了开动战争武器的前政府,“法办”了战争的军方责任人,等于给自己人打上
暑假来了!你是不是开心得要飞起来?看!听到放假的消息,狗狗们也迫不及待地冲出门,去找小伙伴玩儿呢!  但动物们也有其他的选择哦,比如,小狮子就选择先美美睡上一觉,养足精神再说;小猫则待在家里,静静地享受独处的时间;小猴子好像對球充满了兴趣,自顾自地玩儿了起来。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度过这个漫长的暑假呢?
他选择了死磕,和自己死磕,和生活死磕,和这个社会死磕着。十年后他放弃了死磕,因为这种活法太没劲。    我忍不住想,1992年时如果贾宏声没有遇到大麻,再或者他没有去演话剧《蜘蛛女之吻》,我们是否会迎来中国的罗伯特·德尼罗。2010年《昨天》在威尼斯放映时,老外们问过,“这个中国演员到底用的是什么毒品,弄得和家里人这么水火不容?”在场的一位中国电影人现在回忆说,当得知不过是大麻以后,那些外国观众很
贵州农民曹大和,在被送回家乡的火车上,在被乘务员捆绑了一夜之后,死了。2009年1月13日上午,从广州开往遵义的1291次列车列车长捆绑致乘客曹大和死亡一案,在贵阳铁路运输法院一审开庭审理。    身着深蓝色夹克的犯罪嫌疑人、1291次列车列车长黄建成出现在庭审现场。案发后,这位列车长留给公众的只是一个沉默、负重的背影,这是他首度公开露面,此前一直被取保候审在家。  2008年9月25日,贵州省仁
我们已经过惯了高碳的生活,一定要养成自觉的低碳习惯,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你会发现,只要你有心,完全可以在保证原本生活品质的情况下实现低碳。    今年的两会,低碳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很多代表、委员的提案都涉及“低碳”,两会临近闭幕,围绕低碳的讨论仍在热烈展开。谈及低碳经济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低碳风”、“伪低碳”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表示,很多人对低碳的概念认知不清,甚至可以说比较糊涂
“严厉版”和“温柔版”限购令目前产生的调控效果已开始出现分化,深圳、南京成交量锐减,退房潮涌动,投资客几乎销声匿迹;而上海、杭州等地仍波澜不惊,偶有退房现象但未必成“潮”。    调控分化    10月18日晚,21世纪不动产上海某门店经理小朱的手机响了。他有些激动,因为自从10月7日上海颁布楼市细则(被简称为“沪十二条”)以来,自己的业务量就直线下降,白天在门店都没什么事做,更别说晚上有客户来电
私房业主与房管部门签订的是经租申请书,房屋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国家。社会主义改造实际对私有出租房屋改造的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私房业主收取的是20%-40%的房租而不是赎买金,真正的赎买手续并没有进行,产权证由房主自己保管。直到1966年“文革”无政府时期,产权证被迫上缴。直至现在,“经租房”房主没有经过任何法律手续将产权转移给任何人或国家房屋管理部门。    五粮液声称“国家对房屋的经租实际已包
老朋友,也就是通过情感记忆来锁定我们的过去。因为,老朋友似乎就是一段历史的明证,失去一个朋友,可能会伤害你的历史,并且使得你对自己的人生旅程产生怀疑。    从“新上海百多图”到“新点石斋画报”,再到现在的“新良友”项目,刘大鸿这个来自青岛的上海新移民,总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挑动上海的老记忆和新变化。用上海作家蒋丽萍的话来说,刘大鸿对上海有特别的敏感,是有别于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老上海们相对麻木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