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子路篇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辞海》谓和睦相处,但不盲从苟同。和而不同,多元才能生生不息,曲径通幽,这也是太极中庸之道!孔子虽维护中正之德,但又同样承认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古老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工作实践中,“和而不同”更有着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