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学专业临床出科考核系统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usni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设计临床出科考核系统用于眼视光临床教学能力评价,进一步完善眼视光临床教学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将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50人,按照入学年份分为两组,每组各25人.其中,对照组为2015级学生,实习出科时进行常规出科考核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病例处理能力的考核;实验组2016级学生,实习出科采用临床考核系统.通过对临床教学过程、出科考核评价及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估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1)实验组理论成绩(82.8±1.6)分与对照组理论成绩(82.3±1.6)分;实验组操作成绩(85.0±0.8)分与对照组操作成绩(84.2±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病例处理成绩(86.9±1.3)分高于对照组成绩(77.2±2.0)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2)教学效果评价问卷结果:实验组学生都认可的临床出科考核系统,对学习主动性、临床学习薄弱环节、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较对照组教学均有明显优势.结论 通过临床出科考核系统的应用,对学生出科考核工作进行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而且强化了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责任,规范了临床操作技能.
其他文献
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与严重的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相关的主要病原体,它引发的感染类型主要包括肺炎、菌血症、中枢神经感染以及复杂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1].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是常用的治疗MRSA感染的药物,是MRSA感染防治专家共识推荐的抗MRSA感染的药物[2].本研究对比分析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期刊
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无创肿瘤治疗方法.与光动力疗法相比,SDT的优势主要是具备更深的组织穿透力和更高的聚焦能力.随着超声设备的不断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超声激发新技术和新型声敏剂的使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为SDT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介绍SDT的治疗机制、SDT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对新型声敏剂进行总结,以期为SDT的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痤疮是皮肤科高发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颜面部、胸背以及头部.其皮损为粉刺、丘疹、脓疱,严重者出现结节、囊肿甚至破溃,遗留瘢痕[1].较重的面部痤疮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瘢痕以及炎症后色素沉着,极大影响了患者面部的美观,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2].目前,临床上单纯的口服外用药物很难达到显著的疗效,化学换肤在治疗面部痤疮问题上已经获得了肯定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3].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笔者采用复合酸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轻中度痤疮,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