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要“胸有成竹”
   教师要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风趣的教学风格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俗语说:“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教師得有一桶水。”也就是说,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自己要对高中物理知识掌握得非常熟练,对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每个知识点都了然于胸,这样上课的时候才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如何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否则的话,教师在讲台上只顾着自己理顺授课的思路和知识脉络的梳理,怎顾得上学生的反应如何呢?虽然有人说,上课时教师不免会出现知识上的错误,这时教师如果敢于直面失误,勇于改正,他就一定会获得学生的钦佩与原谅。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教师在讲台上反复一直出错,这时候学生就不再是钦佩你勇于承认错误的真诚,而变成了对于知识浅薄的一个嘲讽了。这时候,如果教师再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便会失去作为一名教师的尊严。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把高深的物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是使得学生对物理课堂“兴趣盎然”。例如,有一次,我对学生讲:“当天花板上掉下来一根鸡毛时,你会下意识地躲避吗?”学生会心地一笑,摇了摇头;我接着讲:“有一名同学非常郁闷,想从课桌上跳下来自寻短见,你说他是自杀还是恶作剧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恶作剧,并抱以稀稀拉拉的笑声;我接着和大家举例:“不好,天花板上的电扇掉下来了。”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猛然一惊,全体抬头向上看,甚至有个别女生还“啊”了一声,并下意识地抱住了头,作势要跑。我接着说:“有同学迫于高考的压力,竟然在高考的前一天晚上爬上了教学楼的顶层,他要干什么。”同学们一脸凝重。接着我话锋一转,说这其实就是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势能。从以上几个实例充分可以看出,势能与事物本身的质量有关,同时它也和物体的相对高度有关,现在咱们看课文内容……
   三、注重对高中物理实验的开发
   物理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实验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多方面开发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物理,学习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验是物理课程之本,没有实验,就谈不上物理教学。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就一定要在物理实验上下足工夫,不仅要完成教材上要求的演示实验、动手实验的各项要求,而且还要根据教材知识的有关内容,注重发掘生活中的实验,这样更容易极其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讲大气的压强时,我拿着一只灌满水的大试管,把一只小试管压入大试管中,又进一步把他们倒了过来。这样学生们发现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慢慢地上升,这些类似一些小魔术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比比皆是,只要你用心发现,就一定会出奇制胜,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此外,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笔者以为还应当将其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社会、工厂、大自然等方方面面,譬如家里的废旧家电学生完全可以对其进行重新组装。在重新组装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对电学的有关知识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并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有趣。还有,假期里,教师和家长们习惯于给学生布置多少家庭作业,补多少课,上多少补习班,其实真实的社会生活就是对学生一个最好的补习课堂。走进工厂,走进社区,不但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更深刻,而且对情商的培养也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尝试。
   四、注重教学设计
   教师要对课堂的实验、活动、探究环节课前最好要进行一番巧妙的构思,新颖的实验或活动构思往往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由于高中生独特的年龄阶段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的心理本质在于求动、求新、求异、求知。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我们就要在备课的环节认真动一番脑筋,琢磨学生怎样才会在课堂上神气活现,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兴趣盎然”。
   “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这一节内容理论非常抽象,再加上理科教师一般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还有就是教材和教参上提到的实验活动并不是十分生动,使得这节课不好教。为了教好这节课,在备课时笔者联想到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情节,灵机一动,便在教案上设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课堂上,找一个外向活泼的女生丢一个自制的绣球,组织十几个男生去接。通过这个活动,教师引导同学们在课堂上现场分析,绣球只有在绣球和接绣球的人的连线的切线方向时,才可能有人接住绣球。这节课上得妙趣横生,热火朝天,教学效果出奇的好,连平时一直处于睡眠状态的差生都理解得非常透彻,很多年以后学生还反映对那样的一节课印象非常深刻。
   此外,迫于高考的压力,学生们日复一日地沉浸在各科教师的轮番轰炸之中,再加上物理知识的高深,所以部分学生对其没有兴趣便在所难免,这时教师的批评讽刺只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反感。在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个话题中,笔者以为其实课堂上引入一定的物理学历史故事也是对学生一个十分有力的激励。只要物理教师们用心发现,就一定会迎来自己物理教学的春天。
   (责编 闫祥)
其他文献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高质量的数学课,与教师设置的导语密切相关。作为一堂新课的导语,如果一堂课的导语能够设计巧妙,并且運用亲切自然、流利生动、新颖奇特的语言,不仅能为课堂教学增彩添色,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树立教师自身威信,加快师生的合作速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每上一堂新课,教师必须进行精心的导语设置。根据本人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就设置导语写几点看法
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受经济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为巩固政权,提高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苏联政府自建立伊始就强化了公民思想教育,在其以后的历届领导集体及政府都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工作。苏联人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在特定时期内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对众多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形成与完善  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带领俄国人民走
一、基本情况概况XLA低压密集型铝母线槽是以铝排为导体的一种低压电器产品,该母线是消化英国BARDUCT公司的XL铜排母线和德国SIEMENS公司的LX铜排母线技术,并根据国内外相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