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在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中的作用

来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l9970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对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的作用.方法 选取15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数字盲选法随机分为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组(A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组(B组)、GnRH-a组(C组)、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组(D组)及对照组(E组),每组30例.比较五组疼痛评分、肿瘤指标、卵巢功能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A组、B组、C组、D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E组,肿瘤指标及卵巢功能均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为10.0%,B组为13.3%,C组为13.3%,D组为16.7%,E组为43.3%,A组、B组、C组、D组均明显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对改善其卵巢功能具有积极意义,有益于降低术后复发率,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TLDG)联合三角吻合术(DA)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5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7),对照组给予LADG+管状吻合(TA)术式,观察组给予TLDG+DA术式。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肠蠕动恢复、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胃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DCE-MRI、DWI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联合DWI在胃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入选的84例胃癌患者经病理结果证实,Ⅰ期11例,占13.10%;Ⅱ期28例,占33.33%;Ⅲ期31例,占36.90%;Ⅳ期14例,占16.67%。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DCE-MRI检查与病理结果具有理想的一致性(Kappa=0.6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spCR)与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ISINM)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伴ISINM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spCR对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DFS)的影响。结果186例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干预后获得spCR 98例(52.69%),出现转移或复发72例(38.71%);spCR是影响伴ISINM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且OR>1);获得spCR患者的中位DFS为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