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化学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262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化学与生活、技术、社会紧密联系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创设有生命力的新型化学课堂。并在具体的案例中体现了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情感交流,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化学课堂;关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0-076-01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质疑是学生潜能开发的航标灯。正是许许多多的问题点亮了化学新课堂,学生好奇、好动、探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在闪烁。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们应及时予以指导、点拨。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
  在教学中,要想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心去关心学生的成长,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学生的思维,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关系协调一致,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唤醒、激发、鼓舞学生主动学习,使“学习为了成长”变为“学习也是成长”。教师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正是新课程实践的一个重要标志。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有效完成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学习的经验,以发展他们更高层次的认知、交流、调查、分析、合作的多种能力。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辩论、陈述、比赛等。例如:初中化学(鲁教版)第三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是实践性很强的课。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首先由学生通过课外查阅资料、走访调查、进行实验探究等形式完成相应的准备(周末完成),然后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展示同学们的成果,相互交流。在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全班同学编为六组:分别负责研究空气成分的发现史、空气的分离方法、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空气质量报告、空气质量级别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求组长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每人都有具体的任务,并且要有自己的报告和活动小结。
  新课程还倡导研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哈佛大学的名言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可见问题是探究的起点,而问题来源于什么?即教师如何巧妙地设问,如何培养学生提问。如:在初中化学(鲁教版)第八单元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教学中,学习淀粉时,我首先提出:“绿色植物好像是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然后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绿色植物已经制造出有机物呢?”有的学生说:“因为我们需要吃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营养,所以我们知道它肯定制造出有机物了。”也有的学生说:“做实验。”我取过一片面包放在表面皿中,滴上几滴碘水,面包上出现深蓝色,接着总结出淀粉的检验方法。”
  “淀粉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我们吃了淀粉后,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才使我们获得了能量呢?”从而层层设问,带着学生走进了探究知识的快乐殿堂。
  三、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培养学科能力
  要重视新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形成化学核心能力最重要的方法,要尽可能地变教师演示为学生动手,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尽可能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氛围和条件,以教材中的实验为载体,在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力求实验与思维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纪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交流评价”的探究过程。
  例如:在学习了金属、酸碱盐后我让学生来了解食品中的干燥剂通常是用什么物质做的呢?为什么不用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呢?食品中的干燥剂起什么作用呢?利用了怎样的化学原理呢?通过学生自己收集食品中的干燥剂并在我的指导下作出假设、设计并动手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食品中的干燥剂通常用的是生石灰或铁粉。最后交流评价:因为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具有强的腐蚀性,不适合做食品的干燥剂,而生石灰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且能生成腐蚀性较弱的固体熟石灰,不易渗漏,因此可以作为食品的干燥剂。而铁粉在水蒸气和氧气同时存在时可以发生缓慢氧化,即对食品进行干燥还能除去食品中残留的氧气,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
  四、化学与生活、技术、社会紧密联系
  加强化学与生活、技术、社会的联系,可以很好地体现化学学习的价值,以“有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渗透更扎实的物质观、自然观、发展观。
  教师在选择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时注意选取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特别关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化学问题。(燃烧与灭火及用火安全、能源问题、新材料、环境保护、化学物质与健康等。)
  教师还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与化学热点、前沿十分密切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提高。如:学习甲烷时联系经常发生的小型矿难事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原子时从日本核事故问题中提取素材;学习环境保护时从上海世博会主题谈起。
  
  [参考文献]
  [1]毕华林等.化学新教材开发与使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梁凝志,林海斌.化学原理的学习模型构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11).
  [3]王月芳.科学教学中的动态生成[J].教育科学研究,2004.
其他文献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rn初中毕业的那天,我在毕业典礼结束后又悄悄地回到了学校的礼堂,去做最后一次演讲.其实从门口走到主席台上也就几步
期刊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围术期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纳入对象均为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胆囊结石患者,1年时间共抽取10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
《聊斋志异》使得“人狐之恋”母题走向繁荣的巅峰,傲立于文坛数百年之久。然而在其多达40篇的“人狐之恋”故事中,狐男与凡间女子的恋情却意外地缺席了,这一方面源于“狐男作祟
教师读书才能不断超越小我,才能得到教育生命源头的滋养.笔者倡导读书叙事,不是传统的信息输入型阅读,而是转变型学习.主张教师的专业阅读要不断拓展边界,要指向自我,要积累
给出了块严格a一对角占优矩阵的等价表征,并得到了块H一矩阵的实用判据,作为应用给出了非奇异矩阵的判定方法。最后,数值例子说明了结果的有效性。
文化变革的目标并非人格的巨变,而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各主要方面、可延续下去的行为模式变革.其目的是要通过量变来实现质变,确保取得实效.
农村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事关农村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强对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至关重要。如何把当前的农村教育工作与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笔者谈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构筑促进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平台  1.打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优质学校的组织模式,一个真正重视教师发展与校本教研的学校必然是一个学习型学校。倡导自主学习、组织学习、团体学习和终身学习,并要求做到“三
目的:分析肠癌造瘘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对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肠癌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式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
当前,煤炭行业市场环境持续变化变革,煤炭企业如何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得以持续发展,这是煤炭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煤炭企业需要基于经济视域对其市场营销策略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行业的竞争也呈现越来越激烈的发展态势,在此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若想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