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t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语文是社会文化传播工具,传承与发展人类文明的载体,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养成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和内在品质的重要途径,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本文试从正确的运用语文教学服务于学生发展窥探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中等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地位与作用
  中国分类号:G633.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教学承载着传承经典文学的重要使命,书籍如果是进步的阶梯,那么作为承载众多名著教学的语文教学无异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的缔造者。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符合现代中职语文教学科学模式,彰显职业教育特点。在教学任务中要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职业技能发展为本,积极地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富有自己特色的语文教学方法、技巧和手段,坚决贯彻落实教学大纲下发任务,以凸显新时代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以人为本,促进良好中职学习方法的树立
  现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多以追求技术领域的教学为主,而社会舆论中给予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定位无非也就是教育学生掌握一门手艺。然而,在全国乃至世界,仅仅拥有一门技术而缺乏思想的人是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因而,在中等职业教育者中着重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语文教学的地位就凸显的尤为关键。
  1.1语文教学沟通法,培养学生与老师沟通能力
  首先,培养一名出色的职业技术人员必须做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中贯彻师生交流互动的环节。师生交流简单说就是在课堂中为师生创造出一个适合彼此互相促进学习的平台。就本质而言,教与学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中,特别是要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时,我认为教师要把学生和自己的地位放平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学习的负担要适度,留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以提高素质为目的开展语文教学。
  1.2语文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在现下的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中,由于在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文学基础普遍较差,对于很具有深度语文文学名著仍存在着很大的学习障碍,经常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心里。而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中不能单纯的把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做为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化作生活的模式,不排斥语文知识的学习,在通过日常的积累循序渐进,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后,将语文导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善于用语文教学思路分析身边看到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久而久之,语文学习便有了质变的成长。
  1.3语文教学人性化,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最后,语文教学关注人性化教育,要求把学生视为每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自古便有“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要用辩证发展的目光教学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潜能,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个体;要认识到,任何人生在世界上都是有一定价值的。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二、以教师为本,树立丰厚教育观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面临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差,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教师不但有教学任务还有繁重管理与育人任务,教师的压力很大,他们不仅要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學的规律,还要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如何以师为本,树立正确教育观?
  2.1育人先育己
  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探索,努力促进专业发展建立教师自身终身学习观念,以读书学习促进专业发展。现代化的社会里,知识的更新可谓日新月异,教师满足于自身现状,不积极追赶社会发展的脚步,更新自身的知识定会被社会所抛弃,而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如何谈得上育人教人。学校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而教师无疑是这个组织的中坚力量。学校应当建立“以教师学习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只有博学的教师才能成就学生的快速成长。
  2.2紧跟时代潮流,完成自身的蜕变
  其次,教师要读经典名著,读生活百科,读人生小语,读报刊杂志,让教师的灵魂回归淡泊,使教师的生命经受洗礼。使书籍成为教师智力活动中的指路灯;教师在书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领悟,而不是成为一位平庸的跟风者。今天别人发表了篇教学改革论文,他读完就按例模仿,明天他发表了篇论文,又模仿他。这样的教师永远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不仅仅让自己沉沦,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上,“思”这个环节不单单是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思”,更重要的是在课外教师通过读书的“思”,促进学生对于学习的“思”,引导学生养成适合自己学习方式。
  三、总结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的品行的培养,是对学生生性的锻炼,如果片面的把语文教学当作是教学生认知,那永远不会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的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必定是在教会学生认知基础上,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个方面全面成长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至善编.叶圣陶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黄文贵.叶圣陶语文教育理论的人文观[J].江苏教育学院报
  [3]温小军.野生阅读教学思想对实施探究性阅读的启示[J]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试验的推行,高中生物课程也做出了调整和改变,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发展,课程文化作为焦点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并以课程文化作为切入点,探究了新生物课程标准背景下生物课程文化构建的方向,分析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高中生物的课程文化的重建。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课程文化  中国分类号:G633.91  0.引言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生物是
目的:观察54例心脏临时起搏器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心律失常的患者,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治疗,观察植入情况、并发症、临床
摘要:本论文主要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the input hypothesis model),提出了一些在英语教学课堂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效率。这个理论由五个相互连接的“假设”组成: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习得/学习假设(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监控假设(monitor hypoth
摘要: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是一种综合知识、生活趣味原理等多方面结合的运用模式,要紧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生活化场景的模拟教学手段,让学生形成解释、探究的心理需求,更好的将机电知识运用到教学中,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将从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生活化场景教学的运用现状出发,并从情境引导、活动设计、思维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生活化场景模拟教学在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效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深入分析了产生其就业诚信缺失的宏观社会背景和微观原因,并提出了重构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的措施,认为对毕业生进行诚信教育并辅之以信用评价体系,铲除就业诚信缺失存在的社会空间,是重构毕业生就业诚信的主要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诚信;原因;对策  本文是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的成果  项目编号是(JYB201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标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传输,学生接收到的只是零散的知识点,而如今的高中化学教学更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对高中化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构建;知识体系  中国分类
摘要:奥尔夫先生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单独存在,不同的歌不可能是同一个旋律,却可以是同一种节奏,应当说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并且同时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而我们教师如何针对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对其进行节奏练习的引导,成为了在奥尔夫音乐活动进行中的关键。据于这样的认识,我着重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