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物品第二次生命的人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段令人大跌眼镜的视频火爆网络。视频中,一只床头柜被烧出了一个黑乎乎的凹坑,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男青年拆开两包方便面,用锤子将方便面锤碎,填补到坑里,再锤实刮平,又在表面浇上几瓶502胶水,片刻后开始铲平、打磨、喷漆、绘制花纹……顷刻间,床头柜焕然一新。
  这段视频刚上传到网络,就获得网友的疯狂点赞,视频中的男青年汪伟也在一夜之间成为“网红”。十多年前,汪伟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离开家乡到大城市闯荡,在经历过当客服、在工厂流水线上班等枯燥的工作后,他想学门手艺,便去了浙江舟山学习家具维修。
  跟着师傅学了两个月后,汪伟很快便掌握了一整套流程,成了一名优秀的家具维修师傅。然而,因为对甲醛过敏,每次修家具时,汪伟都被材料中散发的刺鼻气味呛得眼泪直流。能不能用一种绿色环保的材料来修家具呢?汪伟一次又一次琢磨,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
  一天早上,汪伟正准备泡方便面时,一位顾客拉来一个被烧坏的床头柜,请他帮忙修复。看到床头柜被烧坏的地方和方便面饼差不多大小,汪伟突发奇想:这包方便面能不能修好床头柜?
  说干就干,汪伟找来一张椅子,凿出一个洞,再将方便面捏碎,按照平时的修复程序进行修复。然而打磨时,汪伟费了好大劲,破洞的表面还是凹凸不平,无法达到平时的效果。汪伟不甘心,又重新破坏一处,继续试验。一次,两次,三次……当他用擀面杖将方便面碾得粉碎后,他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椅子被修得看不出一丝痕迹。
  汪伟兴奋不已,准备用方便面修床头柜。没想到,客户不答应,说自己的床头柜价格昂贵,不能让汪伟胡闹。汪伟耐心解释:“方便面碾碎后是干燥的粉末,配合胶水使用,能达到传统材料一样的修复效果,而且更环保。”见客户仍半信半疑,自信的汪偉提出:“如果修坏了,我照价赔偿。”客户才答应了他。
  亲眼见汪伟用方便面修好床头柜后,客户惊呆了,连称“跟新的一模一样”,还当场将自己拍的维修视频发了朋友圈,没料到瞬间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点赞。受到启发后,汪伟融会贯通,饼干、牙膏、纸巾、洗衣粉等都变成了维修材料,并将更多的维修视频传到网络。出乎汪伟意料的是,一个月后,他的视频竟获得700万粉丝的关注,点赞次数超过4600万次,就连国外网友也对他的创意叹为观止。
  找汪伟修东西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客户都点名要求用方便面做维修材料。有一次,一位河北的女孩寄来一把破吉他,请汪伟修理。吉他整个面板破得七零八碎,汪伟建议女孩直接买新的。女孩却告诉他,自己从小怀揣音乐梦想,但家里条件不好,这把吉他是自己从垃圾堆捡来的,拜托他尽量维修。汪伟不忍拒绝,花了一天多的时间修好吉他,没要女孩一分钱。
  还有一次,一位老奶奶拿来一个破了的红木梳妆盒,她告诉汪伟,梳妆盒是年轻时老伴省吃俭用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老伴去世后,她不慎将梳妆盒摔坏了,希望汪伟能修好。汪伟被老人的爱情感动,用方便面将梳妆盒修得完好如初,老奶奶抱着它笑着流泪,高兴得像个孩子。
  网友们都称汪伟给了被修物品第二次生命。汪伟说,每一件要维修的物件背后都有一份不舍和期望,自己修复的不单单是一件东西,还是一种信念、一种回忆。
其他文献
不知从何时起,几家报纸的广告成了“朋友圈红人”——  “不懂体”广告发端于《深圳晚报》。某日,广西一家自媒体在其报头下赫然做了半版广告:“我不懂为什么,就是突然想打个广告——南宁圈”。这还不算,底下还刊有另一家自媒体广告:“我也不懂为什么,见楼上打了,我也打一个——熊猫自媒体联盟。”上面的那条广告说:“我和楼下那位没啥关系。”下面那条呼应:“我们和楼上也没啥关系。”  任性的广告占据着报纸头版位置
“闪电不会劈中一个地方两次。”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传说了。如果你去委内瑞拉卡塔通博河和马拉开波湖交汇处抑或是去刚果的kifuka山村等地区去看一下,你便会明白,同一个地方可能被闪电劈过数万次。  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沿海马拉开波低地的中心,湖北端经长35公里、宽3~12公里的水道与委内瑞拉湾相通,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由于地势较低且地形不规则,马拉开波湖局部地区经常是暖风和冷风交替进行,所以这
很多年前,我打开村上先生的短篇集,像是开启了万花筒这种神奇之物,我看到了他稀有的、关于年轻时期贫穷生活的描写:“我们年轻,新婚不久,阳光免费。” 这句匮乏时期不屈于经济苦难,和女友抱着猫到路轨上晒太阳,安静得像坐在湖底的浪漫意境,不知道还留在多少人的纪念日里。  而现在,打开绿色图标的社交软件,在任意分享区域,会看到更多标记时代特征且不切实际的“美好”。像从以生活为模具的烤箱里取出新鲜的奶酪蛋糕一
冰山,顾名思义,是由冰构成的山,它是从冰川或者冰盖上分裂而出的大块浮冰。地球上的冰山都来源于两极,其中北半球的冰山大多来自格陵兰岛,每年产生冰山20000座左右,总计约为2800亿立方米;而地球的另一端南极每年约产生冰山18000亿立方米。冰山的数量和全球气候密切相关,气候寒冷时冰山少,气候温暖时冰山多。也就是说,冰山可以被看作气候变化的晴雨表。  众所周知,冰的密度要比海水小,这就导致冰山露出海
人和猫的关系折射出的永远是人的变化,是人如何社会化的过程。  人和动物的关系,会呈现阶段性的不一样。小时候,我特别需要生活里有动物的陪伴,好像从来没有经历过不养活物的年纪。  我天然地喜欢它们,小鸡、小鸭、老鼠、狗、鸟,而开始养猫,那是在十一岁。那时,我和猫的感情是很深的,而且喜欢将猫拟人化。喜欢到什么程度?它是只公猫,没有牙齿,后来,它一半时间在家里,一半时间在外面,我就开始幻想它在外面的情感生
清晨时,我们开始了对平遥古城的拜访。  走出火车站时,刚好是早上六点,我们跟随导航走在平遥县城的街头。转眼到了西城门,眼前豁然开朗,穿过隧道——仿佛也是时光的隧道,迎着日出的光,一座古城出现,青砖灰瓦,依旧是明清时的大气与温婉。十月初,平遥的清晨有着几分寒意。东西走向的主街上似乎还有几分秋日的雾气笼罩,两旁是排列整齐通彻的逼仄巷弄。太阳渐起,雾气散尽,我们走向了街道的深处。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2017年年末,一位摄影师在野外拍摄素材时,发现在灌木丛中居然长着一朵冰做的花朵,他将此拍摄下来传到了脸书上,引發了很多网友的围观。经过考究,它叫冰花,英文名字为“Frost Flower”,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  冰花形状各异,有的像玫瑰,有的像百合,还有一些像摆在橱窗的艺术品,像打闹的小孩、背对背的小伙伴等,观赏性极强。  如此神奇的花朵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从土地长出来的,还是风吹过留下的痕迹
我,2014年入学,将于2018年毕业。  现在,请允许我对过去的自己说再见!  因为:  我不再是三年前吃饭、去厕所必须要人陪的姑娘;  我不再害怕孤独,不再害怕一个人;  我不再每天只想着买买买、吃吃吃;  我不再像当初那样理直气壮地伸手向父母要钱;  我再也不是那个又笨又丑、一无是处的女生了;  …………  一个人在外地,想家的时候坐在操场上看月亮,幻想着家人也在那边欣赏着月亮,等着我;遇到
六岁那年,奶奶为了哄我吃药,承诺只要我捏着小鼻子,一口气灌下那半碗黑褐色臭熏熏的药水,就可以奖励我几颗糖。我凭借多次生病吃药,所以攒了好多糖果,一直都舍不得吃,看它们亮晶晶的闪耀在透明玻璃罐子里,就已经足够开心,六岁孩子最富足的感受也不过如此。  积攒多了免不了带出去炫耀,塞在比玻璃罐子大不了多少的书包里,一臉幸福地到学校后,跟玩得要好的孩子一人分一两颗,“多乎哉?很多矣”。  隔壁班有一个小霸王
唐诗《春情》里写道:“暮雨朝云几日归,如丝如雾湿人衣。”滴滴落下的雨,一直是中国诗人喜爱的意象。可是,它为什么以这种形态降落人间呢?  雨形成时的形状是滴状,形成条件需要水蒸气过饱和云凝结核。一定条件下,高空中的过饱和蒸气围绕云凝结核发生凝结和凝华,是成云致雨的基础,我们管这种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叫云滴。我们通常所见到的云,实际上都是由千千万万的云滴组成的。云滴并不都是小水滴,一片云中的云滴,可能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