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抱有信心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odsbsbsbs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过去几年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对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抱有信心。
  中国在过去几年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对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抱有信心。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年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但中国应对得非常成功。此后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在过去几年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世界经济不景气造成对外贸易不稳定因素增加。另外,中国自身正在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由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由拉动消费实现经济增长,这也可能造成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对中国而言具有相当大的挑战,原因是目前出口和投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较高,而消费的占比相对偏低,因此这种改变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但总体而言,我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抱有信心。
  中国经济年增速超过10%的高速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并且不太可能再现。这种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早期发展的一个阶段,不会出现在发展模式日趋成熟的现在。
  除了外贸下降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挑战外,中国目前还需解决的是为刺激投资造成的银行信贷问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是前车之鉴。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此问题,并着手解决。我认为有关部门能够抑制金融领域初露端倪的泡沫,防范金融危机爆发。
  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了解中国实际问题,对银行内部的问题有清楚了解,并且从西方的错误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
  人们经常谈起中国会发生经济硬着陆,但这却从未发生。但我个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去年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比较温和的硬着陆,汽车和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均放缓。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是否会发生、何时发生,现在仍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中国的地方政府依靠售卖不断上升的资产获利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房价应该维持在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地方政府应该兴建福利性住房,这不仅不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还会使财政支出增加。地方政府因此将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但不存在任何大规模的违约风险,中央政府可能会分担一部分地方政府负担,以规避风险。
  股市一般被看做一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在中国却并非如此。中国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企业的实际利润并不高,大多数利润都流入了投资和出口领域,股市普遍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收益,而不是产出的增长。在5至10年后,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成功转变,企业利润会增长,一些企业将成为股民投资的优良选择。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大问题,一些民众购入多套房产作为投资,造成大量房屋空置。如果现在入市投资将承担重大风险。征收房产税是解决房价高企的有效方法,但必须循序渐进,以免造成市场崩盘。
  中国政府希望加大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影响力。当中国国内市场足够成熟,国际市场更加稳定,人民币有可能成为新兴的世界货币。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建筑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我国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不仅不利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同时还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不
目前,民营制造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之一.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经营风险明显加大,企业的理财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在企业经营管理
品牌杂志成功的关键在于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的成功在于她一贯坚持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品牌个性就是她的人文主义色彩.在内容的选择上,杂志所秉承的平民化、可读性、中外兼收、雅
加强对新闻故事化写作价值、因素、误区以及写作技巧的全面了解,将会对新闻可读性和易读性的提高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及借鉴价值。 Enhanc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
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社会工作首先是在农村发展起来的。19世纪20、30年代的农村建设运动其实是中国最早的社区社会工作。这段宝贵的农村社会工作历史值得被今天的社会工作
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绿化环境、改善居住地小气候的最有效方式便是进行人工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而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的需求也在不停
行为成本是放松了公司财务理论中理性人假设后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公司管理者由于认知和心理因素造成的非理性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损失厌恶、过度自信、锚定效应等一系列
混凝土建筑产生裂缝原因很多,有些原因还有待探讨.本文深刻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希望广大建筑工作者,结合在实践中的了解,在具体施工中多观察、多比较,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
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