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推动教育服务供给变革:需求变化、转型方向与发展路径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与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命题,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需求.但这一需求在传统教育服务供给的境域下无法得到有效满足.随着我国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教育服务供给需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由此带来了教育公平、高质量教育以及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变化.“基于互联网”成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内生变量的新趋势,教育服务供给出现五大转型方向,包括:①供给主体的转型(由单一主体供给转向多元主体参与的供给);②供给形态的转型(由固定的自上而下供给形态转向动态的协同分工供给形态);③供给决策的转型(由“经验主义”的供给决策转向“数据驱动”的供给决策);④供给模式的转型(由统一模式的学校教育供给转向时空灵活、消费驱动、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供给模式);⑤供给监管的转型(由结果性供给监管转向基于数据的全流程供给监管).未来,教育服务供给要实现快速转型可从基础规律、环境方法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加以协同推进,即:运用新知识观与新本体论指导快速转变供给方式,利用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优化教育服务供给过程,以及创新与新时代的教育服务供给相匹配的制度设计.通过对互联网支持之下的教育服务供给变革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有利于推进我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美国能力本位教育已从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演变为一种适用于整体高等教育的学习方法,被认为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变革的方向.能力本位教育的最新变革集中表现在解构传统的以学时为基础的教育制度,根据学习者表现出的能力授予学习者学分、学历和学位.能力本位教育通过能力框架、模块化课程和能力评价三个核心要素,重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具有灵活性学习、高质量学习和透明化学习的优势特征.能力本位教育更契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需求,为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推进模块化课程改革、严把人才“出口”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