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ao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范围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再是对知识内容简单的灌输,而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只有在高效引导之下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习惯与能力,才能使其更好地理解与内化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5-0148-01
  在传统教育思维与模式的束缚之下,学生沦为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下,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逐渐得到教育系统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更为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更为积极的探索。

1.设计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我们开展学习活动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限制,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思维能力较弱,更容易接受一些有趣而具体的事物。几乎所有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积极创建与教材中数学问题相关的故事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问题展开思考的兴趣与热情,继而使学生在融入情境的同时完成对数学问题的解析和学习。
  比如,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中,教师可以创设“八戒吃饼”的故事情境。唐僧师徒路过一户人家,大娘给师徒四人拿了一块饼,唐僧提议将饼平均切成四块,每人吃一块。这时八戒说:“师傅,一块饼太少了,俺老猪吃不饱,给我两块吧。”看着贪吃的八戒,唐僧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孙悟空说:“这样,我们把饼平均切成八块,给八戒吃两块吧。”唐僧和沙僧都笑了。学生们都被这个故事吸引了,这时教师便可提出问题:八戒多吃到饼了吗?学生纷纷投入思考与讨论,有的学生说多吃了,而有的学生说没有。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证明,有的学生利用折纸的方式证明,还有学生利用计算的方式进行验证。最终学生们得出结论1/4=2/8,八戒并没有多吃到饼。

2.问题创设合理而有效,促进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总结,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调整,对数学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应该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具备较强的思考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与探讨。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其实就来源于生活,但每一道题目都有其较深的含义,无法照抄照搬,继而让学生在面对每一道题的时候都能主动投入思考,在探索中实现进步。
  除此之外,所设计的问题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跟学生已有认知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也要高于其认知。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符合自己的认知,不至于太过枯燥、难度过大,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便能将其征服。
  比如,在“扇形统计图”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在超市购物相关的数学问题。老师去超市购物,总共消费300元,其中购买蔬菜花费36元,购买猪肉花费87元,购买玩具花费108元,购买零食花费69元,请大家先用我们之前学习的百分数知识计算出老师购买每类商品所花费的百分比,然后用扇形统计图对其进行表示。对于刚刚学习该知识的学生而言,这道题具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学生的思考与探讨,完全可以将这一问题解决,达到了对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效果。

3.给学生以足够思考时间,优化思考环境
  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要教会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法,在有效引导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要进行细致的讲解,而对于其他延伸类的知识,则可以不用讲得太细,给予学生一定思考的空间,避免学生形成依赖心理。
  比如,在“梯形的面积”一课中,如果教师直接将其面积公式展现给学生,讓学生进行识记,很难使学生对其形成理解,在应用时也会显得十分生硬,失去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机会。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怎样利用我们所学知识求出梯形的面积,在融合多种方法之后再进行探讨与总结。这样,在教师给出[(上底+下底)×高]÷2的公式之后,便会使学生形成更深的理解与记忆,对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形成能起到优质的效果。
  总而言之,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代数学教育活动开展的重点,对学生优质思维习惯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观察与总结,创建出更多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情境,实现有效引导,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更高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韦.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育浅析[J].内蒙古教育,2018(12):79-80
  [2]田爱娟.刍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2018(11):165-16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数学中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内容,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让学生改掉课堂走神和开小差等不好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打造合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够,对于很多事情没有全面的理解,所以在课堂中容易出现坐立不安,甚至偷吃零食的不良习惯,而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在
通过1:9系列不饱和钨锗杂多阴离子合成了H5GeW9Mo2NbO40·29H2O和K5GeW9Mo2NbO40·29H2O两个配合物。红外光谱表明,杂多配合物的振动频率随睛(或铌)原子数增加向低能方向移动,钾盐的vas(M-Od)振动频率比其母体酸的vas(m-Od)振动频率降
摘 要: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重要的主科课程,小学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下对小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及学习能力。本文主要浅析在核心素养下对小学语文进行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5-0150-01  小学生的学习能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的时代需求,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所以一定要创新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模式,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写作当中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以及讨论,不断的吸取新课改当中课堂模式的改革经验,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从而有
Going Global是由英国大使馆主办的大型国际性会议,自2006年举办以来,已经是第六届了。它是一个旨在共同探讨全球教育合作、国际化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活动。今年的会议为期3天,3月13-15日在英国伦敦召开,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1200多名代表参加,与会代表的来源极其丰富,有政府官员、学校机构、企业、行业、研究者、培训机构等多方面人士。会议期间的活动也多种多样,包括主会场活动3个、分会场活动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农村小学生的数学教育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农村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们列举了一些措施。同时,随着改革的更加深化,政策方面的因素將指起到宏观导向作用,而教师的一些教育措施在其中的作用将显得愈发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育措施;农村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