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生态位构建理论与双点位基因模型应用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7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种生态位构建与其进化关系的研究属于生态位理论的新进展.本文就生态位构建理论做出全面的介绍,分别论述了该理论中最基本的定义(什么是生态位构建),其进化意义(对双点位种群基因模型的分析结果)及生态位构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结果有:①物种的生态位构建机制,从进化尺度上具体描述了其通过新陈代谢、活动和选择来确定自身的生态位(包括部分的创建,毁灭);②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具有进化方向异向性,生态位构建可能导致进化惯量与进化动量不同的变化规律;③生态位构建能导致有害的等位基因的修复,能支持或消除稳定的多态现象,引起
其他文献
悬铃木越冬芽内可溶性蛋白、酚类含量、POD活性在 1 0月后逐渐升高 ,至翌年 1月达最高值 ,此后呈下降趋势 ;芽含水量、O- ·2 、GSH含量、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与 MDA、脂质过氧化产物等则相反 ,1 0月后逐渐下降 ,翌年 1月后又呈升高趋势 ;GSH含量、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等的下降幅度远较 O- ·2 含量的下降幅度低。这表明悬铃木越冬芽在冬季可能通过提高芽内可溶性蛋白、酚
利用圆形滤纸层析法和试管法,对采自中国西北地区锦鸡儿属10种植物茎部和叶部的有效成分类型进行了系统预试.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待测样品中均含有酯类、内酯、强心苷、黄酮及苷
以不同浓度的La3+及Cu2+分别加入到银杏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发现La3+浓度与细胞中黄酮含量呈负相关性; 而随着Cu2+浓度的提高, 细胞中黄酮含量也提高;加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