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致肺栓塞的防治

来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10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后,如血栓栓子脱落,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称为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栓塞远侧的组织缺血坏死者称为肺梗塞。PE多见于60岁以上女性,通常起病骤急,但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率低,误诊率和病死率高,已引起了广大临床医师重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与服务竞争的大潮中,每个行业都在寻找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挑战,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准确的判断能力,还要具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然而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社会评价不公平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相对落后的护理观念以及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进步带来的更高
期刊
目的评价下斜肌转位术对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偏斜的疗效。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22例(26只眼)行下斜肌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DVD)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前后33cm及5 m垂直斜视度变化、下斜肌功能减弱情况以及单双眼下斜肌转位术后发生抑制上转综合征(AES)的情况。结果(1)22例患者术
目的探讨I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压贴球镜矫正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46例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年龄6~1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人工晶状体植入组(A组)和压贴球镜组(B组),随访1年,观察视力变化及术眼情况。结果二组术后1年视力较术后1周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43.02,P<0.01,
目的探讨miR-204靶向调控Bcl-2家族的机制及其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实验研究。于2014年10~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收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标本36例为实验组,选取新鲜人眼透明晶状体前囊膜标本12例为对照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204可能调控的Bcl-2家族关键基因;应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