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景呈现
冰雹(Hail)也叫“雹”,俗称雹子,“霸子”,有的地區叫“冷子”(如徐州,甘肃等地),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过饱和,于是就下雨了;如果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而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灾害之一。
二、原创题
冰雹是一种在强烈空气对流下形成的天气现象,是一定大小的冰粒降落在地面,具有历时短、破坏强的特点。结合我国冰雹的地区分布图和时间分布表格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冰雹出现次数最多的地区多发冰雹主要是因为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海拔高,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
C.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D.冰川分布广,冷却空气中的水汽
2.青藏高原的冰雹出现在中午,比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一天中的时间偏早,主要是因为
A.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
B.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有时差
C.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烈
D.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升起的时间更早
3.冰雹形成中从上向下分别会经过冰晶区和过冷水区,小的核心会分别在冰晶区吸附冰晶和在过冷水区吸附水逐渐变大,然后遇到下方的上升气流再次抬升,不断重复以上过程,直到上升气流承受不住冰晶的重量从空中落下形成冰雹。每经过一次上升就形成一个“年轮”,右图显示有4个“年轮”代表四次升降过程。假设每次上升都完全经过了冰晶层和过冷水层,推测下降速度最慢的是冰雹形成的第几次升降过程
A.第一次升降 B.第二次升降
C.第三次升降 D.第四次升降
4.在中国天气网上活跃着一个“追冰雹的人”团队,他们根据以往冰雹大数据来建立模型可以对冰雹的发生做出提前30分钟的预测。请问团队可能的数据来源最可能不包括
A.气象台观测数据 B.微博信息
C.遥感数据 D.微信信息
5.冰雹的发生具有历时短、危害大的特点,请问对以下冰雹防治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加固温室大棚棚面,防止冰雹破坏②多雹地带,种植牧草和树木,增加森林面积③地面发射催雨剂,减少雹云中的水分④冰雹发生时,迅速回家躲避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三、考点预测
自然灾害在选做题中已经取消2年,但是在综合题和选择题中的出现都呈现上升趋势。考察方向主要是给出情境和前提边界条件,学生提取边界条件信息后进行原理分析,并且和实际生活联系,进行灾害的预报和防灾,预测考察主要方向灾害的成因、预报和灾害的预防。
冰雹(Hail)也叫“雹”,俗称雹子,“霸子”,有的地區叫“冷子”(如徐州,甘肃等地),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过饱和,于是就下雨了;如果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而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灾害之一。
二、原创题
冰雹是一种在强烈空气对流下形成的天气现象,是一定大小的冰粒降落在地面,具有历时短、破坏强的特点。结合我国冰雹的地区分布图和时间分布表格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冰雹出现次数最多的地区多发冰雹主要是因为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海拔高,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
C.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D.冰川分布广,冷却空气中的水汽
2.青藏高原的冰雹出现在中午,比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一天中的时间偏早,主要是因为
A.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
B.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有时差
C.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烈
D.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升起的时间更早
3.冰雹形成中从上向下分别会经过冰晶区和过冷水区,小的核心会分别在冰晶区吸附冰晶和在过冷水区吸附水逐渐变大,然后遇到下方的上升气流再次抬升,不断重复以上过程,直到上升气流承受不住冰晶的重量从空中落下形成冰雹。每经过一次上升就形成一个“年轮”,右图显示有4个“年轮”代表四次升降过程。假设每次上升都完全经过了冰晶层和过冷水层,推测下降速度最慢的是冰雹形成的第几次升降过程
A.第一次升降 B.第二次升降
C.第三次升降 D.第四次升降
4.在中国天气网上活跃着一个“追冰雹的人”团队,他们根据以往冰雹大数据来建立模型可以对冰雹的发生做出提前30分钟的预测。请问团队可能的数据来源最可能不包括
A.气象台观测数据 B.微博信息
C.遥感数据 D.微信信息
5.冰雹的发生具有历时短、危害大的特点,请问对以下冰雹防治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加固温室大棚棚面,防止冰雹破坏②多雹地带,种植牧草和树木,增加森林面积③地面发射催雨剂,减少雹云中的水分④冰雹发生时,迅速回家躲避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三、考点预测
自然灾害在选做题中已经取消2年,但是在综合题和选择题中的出现都呈现上升趋势。考察方向主要是给出情境和前提边界条件,学生提取边界条件信息后进行原理分析,并且和实际生活联系,进行灾害的预报和防灾,预测考察主要方向灾害的成因、预报和灾害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