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现象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ing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景呈现
  冰雹(Hail)也叫“雹”,俗称雹子,“霸子”,有的地區叫“冷子”(如徐州,甘肃等地),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过饱和,于是就下雨了;如果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而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灾害之一。
  二、原创题
  冰雹是一种在强烈空气对流下形成的天气现象,是一定大小的冰粒降落在地面,具有历时短、破坏强的特点。结合我国冰雹的地区分布图和时间分布表格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冰雹出现次数最多的地区多发冰雹主要是因为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海拔高,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
  C.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D.冰川分布广,冷却空气中的水汽
  2.青藏高原的冰雹出现在中午,比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一天中的时间偏早,主要是因为
  A.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
  B.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有时差
  C.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烈
  D.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升起的时间更早
  3.冰雹形成中从上向下分别会经过冰晶区和过冷水区,小的核心会分别在冰晶区吸附冰晶和在过冷水区吸附水逐渐变大,然后遇到下方的上升气流再次抬升,不断重复以上过程,直到上升气流承受不住冰晶的重量从空中落下形成冰雹。每经过一次上升就形成一个“年轮”,右图显示有4个“年轮”代表四次升降过程。假设每次上升都完全经过了冰晶层和过冷水层,推测下降速度最慢的是冰雹形成的第几次升降过程
  A.第一次升降 B.第二次升降
  C.第三次升降 D.第四次升降
  4.在中国天气网上活跃着一个“追冰雹的人”团队,他们根据以往冰雹大数据来建立模型可以对冰雹的发生做出提前30分钟的预测。请问团队可能的数据来源最可能不包括
  A.气象台观测数据 B.微博信息
  C.遥感数据 D.微信信息
  5.冰雹的发生具有历时短、危害大的特点,请问对以下冰雹防治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加固温室大棚棚面,防止冰雹破坏②多雹地带,种植牧草和树木,增加森林面积③地面发射催雨剂,减少雹云中的水分④冰雹发生时,迅速回家躲避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三、考点预测
  自然灾害在选做题中已经取消2年,但是在综合题和选择题中的出现都呈现上升趋势。考察方向主要是给出情境和前提边界条件,学生提取边界条件信息后进行原理分析,并且和实际生活联系,进行灾害的预报和防灾,预测考察主要方向灾害的成因、预报和灾害的预防。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27日上午,首场“粤港澳同一堂课·走进大湾区”网络教研活动在珠海市文园中学举行,首次由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副院长李海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昶,珠海市教育局调研员陈智霖,澳门濠江中学校长尤端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现场活动中,珠海市文园中学教师程珊珊、澳门濠江中学教师廖富成分别执教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平方差公式》。两位老师将信息
本报综合报道 天山珠水情相映,民族团结爱同行。6月13日,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为44名2017届内地新疆中职班毕业生隆重举行以“感恩母校,回报社会;放飞梦想,助力成长”为主题的毕业典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孙琦、广州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街派出所副所长、学校法治副校长刘立宏,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党委书记黎城荣等出席。  毕业典礼分为“回望、感恩、祝
摘要:小学和中学是两个相连的学段,从小学到中学,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使不少初一新生很被动,从而产生不适应感,最终跟不上初中学习。本文从语文教学这一角度,尝试将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连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语文学习从小学平稳过渡到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小衔接  中小衔接是指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和过渡,也叫小升初衔接教育。然而,不少初
广州市黄埔区九龙第一小学地处发展中的中新知识城核心地带,是一所立足乡村、向城镇化发展的小学。学校历年来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着力于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时代变迁给孩子成长带来的新挑战,提升家长的育人水平,更好地发挥家校共同育人的作用。这些想法和做法,由于地域文化、家长受教育层次、学校工作方式等的限制,学校在家校合作尤其是家长教育方面的进展并不理想,家长不愿意到学校,学校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总是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优秀学生不一定永远优秀,后进学生也不可能始终落后。教师在看待学生时,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發现学生的闪光点,摒弃形而上学的观点,要用发展的眼光,充分相信和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  显微镜:放大后进学生的优点。  对于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可以适当地夸大,哪怕是只有“芝麻小”的亮点,教师也可以艺术地将之说成是“西瓜大”,并毫不吝惜地加以鼓励,以激发
【摘要】体能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学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广州市南沙区农村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进行调查,结合现状分析了广州市南沙区农村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分析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7号】文件关于《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
【摘要】依照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学校是当前主要任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从教,学校才能良性发展。  【关键词】学校法治建设;领导力;驱动力;生命力;辐射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全社会自觉开展法律知识的学习,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学校法治建设依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培育和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所以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必须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理解良好的品德形成是离不开生活的。那么,教师如何让《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生活化”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的做法是要掌握思想品德 “生活化”的含义,把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的非常突出,涉及的面也最为广泛。了解词汇层面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既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把所学词汇得体地运用于实际语言交流中,最终促成交流双方间的有效交流。本文作者通过研读大量有关资料,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几个不同之处,找出了目前国内文化教学的几个误区,提出了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一些方法,以此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传统的作业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初中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现代老师必须树立其正确的作业观,通过改变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及提倡差异的作业观等,从而真正的发挥家庭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增强家庭作业对学生知识的巩固,真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关键字】初中英语;家庭作业;有效性  在现代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巩固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最好办法就是做家庭作业。但是在布置作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