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国内外各种主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简单介绍比较,探索各个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模式应用前景。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简称PE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规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其承担的职责范围可以包括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项目实施到项目竣工验收和试运行各阶段的各项工作,在具体实施时PM公司的职责和服务内容非常广泛和灵活,主要是根据与业主的合同确定。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者根据业主的需要和期望,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围绕“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控制目标,通过安全(Safe)管理、质量(Quality)管理、进度(Delivery)管理、成本(Cost)管理、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管理、沟通(Communicate)管理、采购(Purchase)管理、风险(Risk)管理,利用项目管理工具及技术进行项目管理整合,最终达到项目成功。
2.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介绍
随着建设工程产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主要的项目管理模式有以下七种:设计-招标-建设(Design-Bid-Build)模式、建设-管理(Construction-Management)模式、设计-建造(Design-Build method)模式、建造-运营-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模式、设计-采购-建造(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合伙(Partering)模式。最常用的为以下三种模式:设计-招标-建造(DBB)模式、设计-建造(DB)模式和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2.1.1常用模式的特点
2.1.1.1设计-招标-建设(DBB)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比较通用。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的实施必须按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在施工阶段,设计专业人员担任监督角色,并且是业主与承包商沟通的桥梁。
DBB模式的特点:
①参与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承包单位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自己权利和履行义务。因此这种模式使三方的权、责、利分配明确,避免了行政部门的干扰。业主可以自由选择咨询设计机构和人员,对设计要求可进行控制。
②此模式按照线性顺序进行设计、招标、施工的管理,因此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容易失控,业主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由于建造商无法参与设计工作,设计的可施工性差,设计变更较频繁,导致设计与施工协调困难,可能发生争端,使业主利益受损。而且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较高,前期投入较高,变更容易引起较多索赔。
2.1.1.2设计-建造(DB)模式
这种模式是近年来在国际工程中常用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又被称为设计-施工、交钥匙工程,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并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DB模式对发包人的管理水平及协调能力要求极高,需要发包方人员具有极强的项目监督能力;同时要求承包企业经济技术力量雄厚、抗风险能力强。
DB模式的特点:
①单一责任制。业主只和设计-施工总承包商签订合同,使得工程事故责任明确。
②降低了整个项目的工期。业主可以比较早的进行招标,确定总承包商。承包商能够边设计边施工,项目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③减少业主多头管理的负担。
④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往往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有助于业主掌握工程总造价。
⑤总承包商在保证工程项目功能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降低工程成本,提供劳动生产率。
2.1.1.3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由业主通过招标的方式聘请一家有实力的项目承包商,对项目全过程进行集成化管理。这种模式下,PMC承包商与业主签合同,并与业主咨询顾问进行密切合作,对工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PMC承包商一般具有监理资质,如不具备监理资质,则需另行聘请监理单位。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下施工承包商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包括施工、设备采购以及对分包商的管理。
PMC模式的特点:
①可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承包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统一协调和管理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减少矛盾;
②如项目管理成本公司负责管理整个施工前阶段和施工阶段,更有利于减少设计变更和有利于缩短工期;
③业主与施工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因而控制施工难度较大;
④与传统模式相比,增加了一个管理层,增加了一笔管理费;
⑤项目管理承包公司与设计单位之间的目标差异可能影响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三、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根据各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业主自身考虑,对模式的选择也存在差异。
DBB模式在国际上比较通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和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的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该模式是我国建设领域沿袭应用的传统建设模式,中国内地近90%的工程采用该模式,相关的建设法律法规及市场格局大多为该模式服务,可以说,DBB模式是中国内地建设领域的主导模式。
由于DB模式能降低成本与缩短工期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技术建筑、办公楼、机场、桥梁、高速公路、公共交通设施及污水处理等项目,尤其在桥梁、高速公路等公共交通设施上应用的更广。
四、总结
工程项目管理的几个模式各有优势,各有不足。对于不同的工程,“质量、投资、进度”三大目标的侧重点不同,从而选择不同的模式。当然,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健全法制,完善市场竞争制度,规范项目各方的行为。这样,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简称PE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规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其承担的职责范围可以包括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项目实施到项目竣工验收和试运行各阶段的各项工作,在具体实施时PM公司的职责和服务内容非常广泛和灵活,主要是根据与业主的合同确定。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者根据业主的需要和期望,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围绕“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控制目标,通过安全(Safe)管理、质量(Quality)管理、进度(Delivery)管理、成本(Cost)管理、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管理、沟通(Communicate)管理、采购(Purchase)管理、风险(Risk)管理,利用项目管理工具及技术进行项目管理整合,最终达到项目成功。
2.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介绍
随着建设工程产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主要的项目管理模式有以下七种:设计-招标-建设(Design-Bid-Build)模式、建设-管理(Construction-Management)模式、设计-建造(Design-Build method)模式、建造-运营-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模式、设计-采购-建造(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合伙(Partering)模式。最常用的为以下三种模式:设计-招标-建造(DBB)模式、设计-建造(DB)模式和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2.1.1常用模式的特点
2.1.1.1设计-招标-建设(DBB)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比较通用。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的实施必须按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在施工阶段,设计专业人员担任监督角色,并且是业主与承包商沟通的桥梁。
DBB模式的特点:
①参与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承包单位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自己权利和履行义务。因此这种模式使三方的权、责、利分配明确,避免了行政部门的干扰。业主可以自由选择咨询设计机构和人员,对设计要求可进行控制。
②此模式按照线性顺序进行设计、招标、施工的管理,因此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容易失控,业主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由于建造商无法参与设计工作,设计的可施工性差,设计变更较频繁,导致设计与施工协调困难,可能发生争端,使业主利益受损。而且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较高,前期投入较高,变更容易引起较多索赔。
2.1.1.2设计-建造(DB)模式
这种模式是近年来在国际工程中常用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又被称为设计-施工、交钥匙工程,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并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DB模式对发包人的管理水平及协调能力要求极高,需要发包方人员具有极强的项目监督能力;同时要求承包企业经济技术力量雄厚、抗风险能力强。
DB模式的特点:
①单一责任制。业主只和设计-施工总承包商签订合同,使得工程事故责任明确。
②降低了整个项目的工期。业主可以比较早的进行招标,确定总承包商。承包商能够边设计边施工,项目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③减少业主多头管理的负担。
④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往往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有助于业主掌握工程总造价。
⑤总承包商在保证工程项目功能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降低工程成本,提供劳动生产率。
2.1.1.3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由业主通过招标的方式聘请一家有实力的项目承包商,对项目全过程进行集成化管理。这种模式下,PMC承包商与业主签合同,并与业主咨询顾问进行密切合作,对工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PMC承包商一般具有监理资质,如不具备监理资质,则需另行聘请监理单位。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下施工承包商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包括施工、设备采购以及对分包商的管理。
PMC模式的特点:
①可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承包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统一协调和管理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减少矛盾;
②如项目管理成本公司负责管理整个施工前阶段和施工阶段,更有利于减少设计变更和有利于缩短工期;
③业主与施工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因而控制施工难度较大;
④与传统模式相比,增加了一个管理层,增加了一笔管理费;
⑤项目管理承包公司与设计单位之间的目标差异可能影响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三、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根据各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业主自身考虑,对模式的选择也存在差异。
DBB模式在国际上比较通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和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的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该模式是我国建设领域沿袭应用的传统建设模式,中国内地近90%的工程采用该模式,相关的建设法律法规及市场格局大多为该模式服务,可以说,DBB模式是中国内地建设领域的主导模式。
由于DB模式能降低成本与缩短工期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技术建筑、办公楼、机场、桥梁、高速公路、公共交通设施及污水处理等项目,尤其在桥梁、高速公路等公共交通设施上应用的更广。
四、总结
工程项目管理的几个模式各有优势,各有不足。对于不同的工程,“质量、投资、进度”三大目标的侧重点不同,从而选择不同的模式。当然,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健全法制,完善市场竞争制度,规范项目各方的行为。这样,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