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音乐课堂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合适并合理的利用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师,学生是引导者,学生是观察者,学生更是思考者。
关键词:课题研究;合作意识;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2016年3月,本人利用音乐课堂开展了为期20天的课题研究,所谓的课题研究,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学生自选课题,并通过搜集、下载的方式,整理其所需资料,最终以播放PPT,边讲解边授课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是于一个月前的寒假期间布置的,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我的初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提供给学生锻炼的机会。
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较好的表达音乐作品所赋予的情感,也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客观的评价各类音乐作品,终其原因是由于每个人的评价标准、评价角度是不同的,而每一个学生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善于站在讲台前,滔滔不绝的讲述他所热爱的音乐人物,或是音乐文化,或是音乐电子软件;有的学生善于演唱,模仿各类明星;有的学生乐于制作极具挑战性的音乐MV;有的学生善于编辑资料以及制作精美的PPT;有的学生更擅长于诗朗诵的方式表达音乐内容的情绪。因此,我通过结合每个小组中各个学生的能力开展课题研究。
学生所选取的课题范围宽广,课题设计独具匠心,在众多课题中,比较集中的会出现华语乐坛两个较有影响力的人物,分别是周杰伦和陈奕迅,设计课题中,每个小组呈现的思考方向和审美角度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周杰伦和他的中国风》、《周杰伦的R&B曲风》、《周杰伦的巅峰作品》……光是周杰伦这个音乐人物,学生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他们的审美与关注的焦点,以及每个人对作品的客观评价态度,这是在以往的课程中未能体现出来的,这正是因为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选择,所以才极具高的评价态度,这不是高中课程标准改革后一直在寻找的方向吗?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呈现一些可供参考与不断改进的角度。
一、课件制作精美,图片选择合适
每一个课题组首先展示出的是制作的PPT,这是非常能体现每个小组个性差异的地方,有些学生选择清晰的、符合音乐人物个性的图片,比如周杰伦中国风系列作品中大胆的选用了一套青花瓷的背景,非常符合人物的音乐理念;而有的学生配色太重,文字并不能明显的看到,图片背景颜色太深,观众找不到焦点;当然也会有学生有着清楚的脉络呈现整个音乐发展过程,学生们的制作包罗万象,通过这些制作的例子,教师也能准确的感受到学生心中的美,不仅仅停留在音乐的那一瞬间,更多的是对学生整体的PPT制作中审美能力的感悟。
二、主讲考验应变,分析到位
主讲人是将课题组内容呈现的关键人物,每个组选择的主讲人往往都是组内比较能言善辩的,因此我在设置的时候要求主讲人需准确的陈述PPT内容以及回答课后学生提出的三个和课题相关的问题,从这方面能较好的判断主讲人对所选音乐内容是不是有着全方面的了解?是否有自我的认知?主讲人要明确地说出喜欢该类音乐内容的原因,因为每个人喜欢的原因完全不同的,所以要表述出自己的评价标准。主讲人中,有的或是风趣幽默,或是冷笑话,或是严谨,或是不苟言笑,学生的百态正反映出教师课堂中教态的真正领域以及需求,作为教师,可以从学生中学到不同凡响的一面。
三、课后提问形式,加强自主学习
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是和课题无关的内容,比如:PPT图片插件如何制作?音乐软件哪个能很好的表现课堂内容?视频如何下载?这些内容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光靠信息技术课程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包括音乐教师的需求,因此教师也急于从学生中获取更多优质的软件,比如有一位女学生,她非常喜欢阿卡贝拉演唱形式,但是一个人又不能完成合唱作品,因此她研究了GOLDWAVE录音软件,将自己的各个声部逐一录制之后,再进行编辑,通过课堂播放后同学们提议要学习这类软件,激发了学生主动的学习意识,这是音乐课题研究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四、筹办音乐讲座,学生成主角
学生通过第一次磨练,呈现出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此时更应该充分把握住机会,给这些优秀的学生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我校每年的12月艺术节大多是举办歌唱比赛、器乐比赛等,其中选拔的也是有着丰富经验的“音乐尖子生”,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有那么多更出色的音乐评论人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中,他们或许不会演奏一曲,或许并不能很完整的演唱一首歌曲,但是他们同样是那么耀眼,从五年前我校开展各类课题研讨后,结合我校艺术节设立了艺术讲堂,学生站在讲台前能够清晰的表述对音乐深入的理解与认知,对音乐的钟爱与情怀,同样是非常打动人心的。开设的艺术讲堂,正是留给那些出色的孩子们,让他们找到艺术评论家的感觉,那是完全不同的体会,我相信这个画面会永存每个人的心中。
每年的3月课题研究是我最期待、最喜欢的教学环节,从学生的身上我也能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音乐内容,我相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自己所钟爱的音乐一定是非常的热情,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怀的,这是在其他高中课程中你所看不到的一面。或许,我们更需要放下教师的姿态静静地倾听学生的演讲、观察学生的思维、欣赏学生的审美,其实他们对音乐的执着会超出我们的意料之外,因为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每天陪伴的这些有故事的音乐。
关键词:课题研究;合作意识;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2016年3月,本人利用音乐课堂开展了为期20天的课题研究,所谓的课题研究,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学生自选课题,并通过搜集、下载的方式,整理其所需资料,最终以播放PPT,边讲解边授课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是于一个月前的寒假期间布置的,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我的初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提供给学生锻炼的机会。
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较好的表达音乐作品所赋予的情感,也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客观的评价各类音乐作品,终其原因是由于每个人的评价标准、评价角度是不同的,而每一个学生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善于站在讲台前,滔滔不绝的讲述他所热爱的音乐人物,或是音乐文化,或是音乐电子软件;有的学生善于演唱,模仿各类明星;有的学生乐于制作极具挑战性的音乐MV;有的学生善于编辑资料以及制作精美的PPT;有的学生更擅长于诗朗诵的方式表达音乐内容的情绪。因此,我通过结合每个小组中各个学生的能力开展课题研究。
学生所选取的课题范围宽广,课题设计独具匠心,在众多课题中,比较集中的会出现华语乐坛两个较有影响力的人物,分别是周杰伦和陈奕迅,设计课题中,每个小组呈现的思考方向和审美角度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周杰伦和他的中国风》、《周杰伦的R&B曲风》、《周杰伦的巅峰作品》……光是周杰伦这个音乐人物,学生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他们的审美与关注的焦点,以及每个人对作品的客观评价态度,这是在以往的课程中未能体现出来的,这正是因为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选择,所以才极具高的评价态度,这不是高中课程标准改革后一直在寻找的方向吗?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呈现一些可供参考与不断改进的角度。
一、课件制作精美,图片选择合适
每一个课题组首先展示出的是制作的PPT,这是非常能体现每个小组个性差异的地方,有些学生选择清晰的、符合音乐人物个性的图片,比如周杰伦中国风系列作品中大胆的选用了一套青花瓷的背景,非常符合人物的音乐理念;而有的学生配色太重,文字并不能明显的看到,图片背景颜色太深,观众找不到焦点;当然也会有学生有着清楚的脉络呈现整个音乐发展过程,学生们的制作包罗万象,通过这些制作的例子,教师也能准确的感受到学生心中的美,不仅仅停留在音乐的那一瞬间,更多的是对学生整体的PPT制作中审美能力的感悟。
二、主讲考验应变,分析到位
主讲人是将课题组内容呈现的关键人物,每个组选择的主讲人往往都是组内比较能言善辩的,因此我在设置的时候要求主讲人需准确的陈述PPT内容以及回答课后学生提出的三个和课题相关的问题,从这方面能较好的判断主讲人对所选音乐内容是不是有着全方面的了解?是否有自我的认知?主讲人要明确地说出喜欢该类音乐内容的原因,因为每个人喜欢的原因完全不同的,所以要表述出自己的评价标准。主讲人中,有的或是风趣幽默,或是冷笑话,或是严谨,或是不苟言笑,学生的百态正反映出教师课堂中教态的真正领域以及需求,作为教师,可以从学生中学到不同凡响的一面。
三、课后提问形式,加强自主学习
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是和课题无关的内容,比如:PPT图片插件如何制作?音乐软件哪个能很好的表现课堂内容?视频如何下载?这些内容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光靠信息技术课程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包括音乐教师的需求,因此教师也急于从学生中获取更多优质的软件,比如有一位女学生,她非常喜欢阿卡贝拉演唱形式,但是一个人又不能完成合唱作品,因此她研究了GOLDWAVE录音软件,将自己的各个声部逐一录制之后,再进行编辑,通过课堂播放后同学们提议要学习这类软件,激发了学生主动的学习意识,这是音乐课题研究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四、筹办音乐讲座,学生成主角
学生通过第一次磨练,呈现出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此时更应该充分把握住机会,给这些优秀的学生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我校每年的12月艺术节大多是举办歌唱比赛、器乐比赛等,其中选拔的也是有着丰富经验的“音乐尖子生”,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有那么多更出色的音乐评论人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中,他们或许不会演奏一曲,或许并不能很完整的演唱一首歌曲,但是他们同样是那么耀眼,从五年前我校开展各类课题研讨后,结合我校艺术节设立了艺术讲堂,学生站在讲台前能够清晰的表述对音乐深入的理解与认知,对音乐的钟爱与情怀,同样是非常打动人心的。开设的艺术讲堂,正是留给那些出色的孩子们,让他们找到艺术评论家的感觉,那是完全不同的体会,我相信这个画面会永存每个人的心中。
每年的3月课题研究是我最期待、最喜欢的教学环节,从学生的身上我也能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音乐内容,我相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自己所钟爱的音乐一定是非常的热情,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怀的,这是在其他高中课程中你所看不到的一面。或许,我们更需要放下教师的姿态静静地倾听学生的演讲、观察学生的思维、欣赏学生的审美,其实他们对音乐的执着会超出我们的意料之外,因为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每天陪伴的这些有故事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