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l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偶发事件往往是没有前兆的,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在短时间内想出对策,巧妙地给以引导。正确运用教学机智,不仅能解决课堂中出现“突发事件”,还能“柳暗花明”,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
  关键词:课堂偶发事件;教学案例;随机应变
  不论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教坛宿将,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偶发事件往往是没有前兆的,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在短时间内想出对策,巧妙地给以引导。正确运用教学机智,不仅能解决课堂中出现“突发事件”,还能“柳暗花明”,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做到随机应变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以教学案例为例,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积极暗示,及时提醒
  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遇到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搞小动作等现象。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眼神的变化加以调控。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时教师可以边讲边用目光凝视他,当他意识到老师注意他时,老师轻轻地摇一摇头,学生会立刻明白老师的意思。又例,学生在课堂上打盹或搞小动作时,老师可采取巡回引导的方式,走到该同学身边轻敲一下桌子或轻抚一下他的头,均可起到提醒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出现消极的暗示,如用粉笔头投掷或嘲讽挖苦、厉言训斥等,这是不可取的。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会在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无形中拉近师生距离,为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二、抓住契机,因势利导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如学生出乎意料的一问,令人发笑的曲解回答,教师一时的失态,窗外突然传来怪声等,对此,教师既不要恼羞成怒,激动失态,也不要不闻不问,不理不睬,应运用教学机智,抓住契机,因势利导,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获取意外收获。例如,有一次,我在18级服装班讲服装形式美法则——节奏,学校围墙外的池塘里有一只鸭子不停地“嘎嘎”“嘎嘎”,与我的讲课声此起彼落,学生觉得好玩,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去。我灵机一动,马上脸露微笑地对学生说:“同学们,音乐也有明确的节奏,像鸭子的叫声也是一种节奏。”学生会心地笑了,注意力又回到课堂内容上了。
  教师面对突发情况,因势利导,方法灵活,只用那么两三分钟,便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课堂上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随机应变,深化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有课堂练习环节,而学生练习错误,也是常见的现象。针对学生的错误,灵活讲解,深化拓展课堂内容,才能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这就非常考验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次服装制版课上,同学们练习女风衣1:1制图,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个同学口袋位置画错了,之前进行1:5制图练习中,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当时我还利用课堂时间,针对性地讲解了上装制图中口袋的方法,然而李同学对我说:“老师,口袋位置相差几厘米,不会影响使用。”正思考着该如何反驳她,无意间我看到对面服装立体裁剪室的立裁用人台,我灵机一动,让她站到讲台上,用立裁的手法,把女风衣前片用立裁手针固定在李同学的身上,还用红色胶条标示出口袋位置,我让李同学做出把手插入口袋的动作,又让其他同学观察,很快,同学们发现问题了!该生自己也觉察到了,平时做这个动作随意而简单,此时却很别扭。从表面看,学生画错服装零部件位置是因为粗心,深层次原因是,学生习惯用平面的思维来看待服装制图,缺乏立体思维,没有把服装看成是适合人体的艺术,以至于反复画错。这次我利用人台原理,完成了平面到立体的转换,让同学认识到服装是为人服务的,比我单纯讲解更令学生印象深刻。此后,同学们完成1:1制图后,经常会在人体或人台上来检验制图的正确性,无形中树立了服装的立体观念,为后续学习服装设计奠定了基础。
  四、幽默应对,启智发慧
  在职校教学多年,总会遇到个别学生不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或者对教学安排提出质疑,如果教师简单强制性地对其进行压制,那样只会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还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这时巧用幽默语言来处理偶发事件,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短裤制作的工艺课上,覃同学草草地把裤片缝好了,由于缝份过窄并且针距过大,我检查其短裤后裆缝时,稍稍用力裤裆就破个洞,我环顾四周,认真地问周围的同学:“今天我们做的是开裆裤吗?” 同学们一看我手中的裤子,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覃同学也笑了,调皮道:“老师,我今天做的就是开裆裤。”我微笑着说:“你都多大了,還穿开裆裤?还是赶紧把裆缝上吧。”平时我让他返工,他总是发牢骚说我们是做服装设计的,又不是裁缝,没有必要把衣服做得多好。这次,他二话没说就去返工了。
  现在的课堂更为开放,突发情况更为频繁,这就需要教师善于随机应变,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要做到善于随机应变,教师必须勤于学习,丰富知识,多听不同专业、不同风格老师的授课,才能形成教学机智,做到左右逢源。
  (作者单位: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Survivi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参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1957年,姚雪垠开始构思小说《李自成》。写作此书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姚雪垠的办法是抄卡片。明清正史、野史、文献、诗文,乃至于地方志和各类历史书籍,姚雪垠都一一搜集来阅读。明代皇帝的诏书和大臣的奏章是怎样起草的?书信中的称谓和语言习惯该如何把控?诗词、歌曲的对仗和押韵有什么特点?带着问题,姚雪垠将知识点一一抄录在小卡片上。  一次,友人来访,姚雪垠正在抄寫读书卡片。卡片上的字迹秀丽、工整,且全
摘 要:语文阅读中,问题可以促进交流。分析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使他们融入文本中,提高认知的深度,并且引导他们积极且独立思考,完成探究阅读。本文以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经验出发,重点分析阅读中主问题设计,针对如何做好阅读主问题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活动;主问题;设计方法  小学三年级学生处于思维发展期,通过阅读教学促使其思考,提高其提炼与处理信息能力,增强阅读内容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