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2—2005年初审通过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和教育部于2012—2013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中的数学史内容通过列表对比得出小学数学关于数学史内容改革的趋势:内容方面,新版本更加注重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注重前后知识的关联性;编排方面,新版本对数学史知识的编排比旧版本更加提前,涉及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新课程;改革;数学史
【中图分类号】O12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再次凸显了数学史的地位和作用,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指出: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因此,本文对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2—2005年初审通过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和教育部于2012—2013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中的数学史内容进行对比,由此分析小学数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些趋势.
一、新旧版本教材数学史内容方面的变化
1.增加的内容
数量上老版本共涉及数学史知识33处,而新版本涉及39处,比旧版本增加6个数学史知识点,而事实上,新版本增加了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只介绍了除号,没有涉及“平均分”)、括号、小数名称、极限、割圆术、恩格尔系数、杨辉三角、圆柱容球、抽屉原理、七桥问题12个知识点.由此说明,与旧版本比较,新版本更加注重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删除的内容
与老版本对比,新版本删除了老版本三年级上册的符号“ ”,“-”,四年级下册高斯的故事,五年级下册分数的表示(与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表示”内容重复)、《九章算术》——分数四则运算法则、六年级下册斐波那契数列(数列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复杂,且与本章所学知识联系不大).由此说明,在数学史材料的选取上,新版本更贴近学生所学知识,也更注重前后知识的关联性.
3.改变的内容
有些内容新版本介绍的比老版本更加详细.例如,同样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的关于计算工具的介绍(如图),老版本将计算器的发展作为阅读资料进行介绍,但是新版本将其作为一节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进行设计,而将老版本关于“计算工具的认识”的内容增加为“算盘”,且随着计算工具的进步,新版本也与时俱进地改变了关于最新的计算工具的介绍.新教材的这一变化,既突出了对计算工具发展史的重视,也体现了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教师对于新版本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显然会比旧版本更加具体详细.
老版本
新版本
二、新旧版本教材数学史编排方面的变化
1.介绍数学史知识时间提前
老版本一、二年级仅在二年级上册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九九歌”,新版本在一、二年级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古代计时工具、七巧板、乘号的由来、“九九歌”、“÷”、记数,其中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记数为新版本新增内容,古代计时工具、七巧板、乘号的由来均为老版本三年级上册内容.由此说明,新版本将数学史知识的介绍时间大大提前,更加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同一内容编排时间提前
老版本在五年级上册以练习形式简单介绍了“鸡兔同笼”,之后到六年级上册才分别以数学广角和阅读资料的形式介绍解决这类问题的具体方法.新版本将“鸡兔同笼”问题提前到了四年级下册,同样以数学广角和阅读资料的形式进行介绍.这说明学习新版本教材的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了,而学习旧版本的学生则要到六年级上册才能系统解决这一问题.由此说明,在数学知识的编排方面新版本比旧版本时间更加提前,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也必然更加丰富.
3.编排形式发生改变
新版本在内容编排上越往高年级介绍的数学史知识越多,数学史知识的呈现方式也越偏重文字,且新版本增加的12个数学史知识点有7个是在六年级.由此说明,新版本更加注重对高年级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从增加的内容看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之,新版本小学数学教材在数学史方面与旧版本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说明新的小学数学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上)[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下)[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下)[M].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新课程;改革;数学史
【中图分类号】O12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再次凸显了数学史的地位和作用,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指出: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因此,本文对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2—2005年初审通过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和教育部于2012—2013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中的数学史内容进行对比,由此分析小学数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些趋势.
一、新旧版本教材数学史内容方面的变化
1.增加的内容
数量上老版本共涉及数学史知识33处,而新版本涉及39处,比旧版本增加6个数学史知识点,而事实上,新版本增加了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只介绍了除号,没有涉及“平均分”)、括号、小数名称、极限、割圆术、恩格尔系数、杨辉三角、圆柱容球、抽屉原理、七桥问题12个知识点.由此说明,与旧版本比较,新版本更加注重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删除的内容
与老版本对比,新版本删除了老版本三年级上册的符号“ ”,“-”,四年级下册高斯的故事,五年级下册分数的表示(与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表示”内容重复)、《九章算术》——分数四则运算法则、六年级下册斐波那契数列(数列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复杂,且与本章所学知识联系不大).由此说明,在数学史材料的选取上,新版本更贴近学生所学知识,也更注重前后知识的关联性.
3.改变的内容
有些内容新版本介绍的比老版本更加详细.例如,同样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的关于计算工具的介绍(如图),老版本将计算器的发展作为阅读资料进行介绍,但是新版本将其作为一节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进行设计,而将老版本关于“计算工具的认识”的内容增加为“算盘”,且随着计算工具的进步,新版本也与时俱进地改变了关于最新的计算工具的介绍.新教材的这一变化,既突出了对计算工具发展史的重视,也体现了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教师对于新版本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显然会比旧版本更加具体详细.
老版本
新版本
二、新旧版本教材数学史编排方面的变化
1.介绍数学史知识时间提前
老版本一、二年级仅在二年级上册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九九歌”,新版本在一、二年级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古代计时工具、七巧板、乘号的由来、“九九歌”、“÷”、记数,其中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记数为新版本新增内容,古代计时工具、七巧板、乘号的由来均为老版本三年级上册内容.由此说明,新版本将数学史知识的介绍时间大大提前,更加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同一内容编排时间提前
老版本在五年级上册以练习形式简单介绍了“鸡兔同笼”,之后到六年级上册才分别以数学广角和阅读资料的形式介绍解决这类问题的具体方法.新版本将“鸡兔同笼”问题提前到了四年级下册,同样以数学广角和阅读资料的形式进行介绍.这说明学习新版本教材的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了,而学习旧版本的学生则要到六年级上册才能系统解决这一问题.由此说明,在数学知识的编排方面新版本比旧版本时间更加提前,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也必然更加丰富.
3.编排形式发生改变
新版本在内容编排上越往高年级介绍的数学史知识越多,数学史知识的呈现方式也越偏重文字,且新版本增加的12个数学史知识点有7个是在六年级.由此说明,新版本更加注重对高年级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从增加的内容看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之,新版本小学数学教材在数学史方面与旧版本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说明新的小学数学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上)[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下)[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下)[M].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