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国内东部沿海省份的大多数高中学校已全面普及信息化教学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推动学科教学的动态化、形象化,持续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兴趣。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寻信息技术对于高中化学学科的积极意义,重点探究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中化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121
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研究意识,各地教育主管单位正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工作。当前,教育界已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学科教育的积极意义;而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信息化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其能够切实感知化学学科的魅力。基于此,围绕高中化学信息教学进行深入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积极意义
1.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高中化学学科蕴含了诸多的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涉及较多的概念原理,拥有极多抽象性的理论知识。相比如初中化学更为抽象,既摸不到也看不着,不利于开展教学活动,这就导致多数学生很难理解相关概念。若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则很难形象化地阐述上述知识,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若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将化学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广泛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教学素材,向学生形象地展现出相关知识的特点,则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借助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其积极性,切实解决化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2.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相融合,教师可借助PPT课件或微课视频,向学生阐述重要的知识点。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以及学生的记录时间,能够将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解放出来,用于更有意义的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化学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可依托互联网技术,广泛收集教学资料,制作微课视频,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微课视频,切实增强教学效率,拓宽学生眼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能够有效掌握课堂教学节奏,营造特定的教学氛围,拓展课堂的教学容量,切实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3.有利于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建。
现阶段,高中化学学科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源自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应明确化学的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将自身所学的化学知识服务于生产生活。在此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时,应有机融合生活实际与化学知识;通过创建特定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进而增强化学教学效果。
二、初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网络模拟教学模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进程中,教师可依托网络功能创设模拟教学模式,借助CAI所具有的模拟功能,运用动画方式将具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实验以及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展示给学生。同时,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但能够放大微观的这些内容,也能够缩小宏观的理论知识,放慢变化较快的化学实验。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调动学生的感官,将动态化的信息呈现给学生,强化学生对于上述信息的感性认知,逐渐加深学生对于化学概念的认知。上述教学模式通过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微观的内容,可以切实增强化学教学效果。例如,在围绕比较抽象不好观察的知识点开展教学时,教师应意识到教材中的绝大多数理论知识无法被学生用肉眼观察到;化学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微观的理论知识,还可借助多媒体设备直接将具有一定危险的化学教学实验播放给学生。
2.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
在高中教学进程中,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多种教学媒体的联动,充分展现不同媒体的功能优势。简单而言,教师可依托信息技术,将文字、动画、图像、声音等教学素材融合起来,开展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可借助计算机设备直接为学生演示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针对具体的操作环节分析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而突破学生的思想限制,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此外,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引导其整理并收集信息,达到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目标,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而增强化学教学效果。
3.计算机辅导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依托部分计算机设备替代教师的传统工作,依照特定教学程序围绕不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该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结合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程序与学习内容。同时,信息化教学模式也能够自主地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判断并分析问题,进而强化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此外,该种教学模式还能够及时收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将其整理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个性化教学。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应明确学生所占有的主导地位,站在学生的立场分析学生的客观需求;依托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设备,开展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学习风格与学习特点,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切实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从多个维度强化化学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积极意义表现为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建;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师可引入网络模拟教学模式、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导教学模式,强化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水准,进而增强化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宗晓倩.信息化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8,16(26):147-148.
[2]赵孟春.浅析信息化资源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策略[J].中学生作文导,2019(08):47.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第三高级中学,山东 滨州251900)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中化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121
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研究意识,各地教育主管单位正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工作。当前,教育界已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学科教育的积极意义;而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信息化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其能够切实感知化学学科的魅力。基于此,围绕高中化学信息教学进行深入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积极意义
1.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高中化学学科蕴含了诸多的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涉及较多的概念原理,拥有极多抽象性的理论知识。相比如初中化学更为抽象,既摸不到也看不着,不利于开展教学活动,这就导致多数学生很难理解相关概念。若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则很难形象化地阐述上述知识,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若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将化学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广泛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教学素材,向学生形象地展现出相关知识的特点,则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借助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其积极性,切实解决化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2.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相融合,教师可借助PPT课件或微课视频,向学生阐述重要的知识点。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以及学生的记录时间,能够将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解放出来,用于更有意义的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化学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可依托互联网技术,广泛收集教学资料,制作微课视频,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微课视频,切实增强教学效率,拓宽学生眼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能够有效掌握课堂教学节奏,营造特定的教学氛围,拓展课堂的教学容量,切实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3.有利于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建。
现阶段,高中化学学科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源自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应明确化学的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将自身所学的化学知识服务于生产生活。在此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时,应有机融合生活实际与化学知识;通过创建特定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进而增强化学教学效果。
二、初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网络模拟教学模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进程中,教师可依托网络功能创设模拟教学模式,借助CAI所具有的模拟功能,运用动画方式将具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实验以及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展示给学生。同时,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但能够放大微观的这些内容,也能够缩小宏观的理论知识,放慢变化较快的化学实验。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调动学生的感官,将动态化的信息呈现给学生,强化学生对于上述信息的感性认知,逐渐加深学生对于化学概念的认知。上述教学模式通过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微观的内容,可以切实增强化学教学效果。例如,在围绕比较抽象不好观察的知识点开展教学时,教师应意识到教材中的绝大多数理论知识无法被学生用肉眼观察到;化学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微观的理论知识,还可借助多媒体设备直接将具有一定危险的化学教学实验播放给学生。
2.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
在高中教学进程中,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多种教学媒体的联动,充分展现不同媒体的功能优势。简单而言,教师可依托信息技术,将文字、动画、图像、声音等教学素材融合起来,开展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可借助计算机设备直接为学生演示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针对具体的操作环节分析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而突破学生的思想限制,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此外,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引导其整理并收集信息,达到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目标,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而增强化学教学效果。
3.计算机辅导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依托部分计算机设备替代教师的传统工作,依照特定教学程序围绕不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该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结合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程序与学习内容。同时,信息化教学模式也能够自主地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判断并分析问题,进而强化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此外,该种教学模式还能够及时收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将其整理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个性化教学。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应明确学生所占有的主导地位,站在学生的立场分析学生的客观需求;依托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设备,开展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学习风格与学习特点,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切实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从多个维度强化化学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积极意义表现为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建;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师可引入网络模拟教学模式、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导教学模式,强化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水准,进而增强化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宗晓倩.信息化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8,16(26):147-148.
[2]赵孟春.浅析信息化资源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策略[J].中学生作文导,2019(08):47.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第三高级中学,山东 滨州251900)